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 | 栖游物外——徐光聚山水画作品展

时间:2019-11-26 09:47:45 来源: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 作者:   0


栖游物外——徐光聚山水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19年11月23日—11月29日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23日下午2:30

展览地址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园东路108号

主办单位
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

学术指导单位
荣宝斋画院

协办单位
团中央光华基金 、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
炎黄艺术馆 、黄胄美术基金会、恒山三元宫
庐山仙人洞、杏坛美术馆、诚一斋美术馆
砚山画馆、珏澜文化、雁庐美术馆
《睿士》杂志社、上和拍卖、品逸文化、隐艺汇
大美墨韵美术馆

赞助单位
沙恩国际酒庄

 

 
徐光聚简历


 
  徐光聚 1974年生于南阳,自幼随舅父彭茂先习画,1997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炎黄艺术馆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荣宝斋画院第四教学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1999年 于炎黄艺术馆开设中国画临摹画室
2000年 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北京)
2000年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北京)
2002年 参加“水墨状态 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2002年 参加“庄园水墨”中国画邀请展(北京)
2003年 参加中国美协“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大展”(北京)
2003年 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北京)
2003年 参加“当代名家16人邀请展”(北京)
2003年 参加并策划“走近七十年代—传承与开拓二十人联展”(北京)
2004年 参加“第二届高山流水邀请展”及参加“水墨心象当代名家邀请展”(上海)
2004年“道心”水墨四人展(北京)
2004年 参加“水墨本味”邀请展(北京)
2005年 参加“启航·水墨新锐提名展”(北京)
2006年“新改良.学术邀请展”(广州)
2006年 参加“风景式山水画展”(北京)
2006年 韩国大田举办“徐光聚山水画作品展”(韩国)
2006年 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林泉高致—徐光聚山水画作品展”(北京)
2006年 “妙造自然”李勇、徐光聚山水画展(山东)
2006年 参加美国纽约“新中国艺术”邀请展(美国)
2007年参加“重庆立场.中国当代艺术大展”(重庆)
2007年参加北京画院“北京风韵”邀请展(北京)
2007年 参加“破格”山水风景对画展(北京)
2007年 郑州“林泉高致·徐光聚山水作品展”(河南)
2007年 参加“盛世丹青联通12家山水画作品展”(山东)
2007年 兰州“林泉高致·徐光聚山水作品展”(甘肃)
2008年 参加中国美协“风韵流村”山水写生展(北京)
2008年“北京风韵”邀请展(北京)
2008年 江苏常州“山色上衣青·徐光聚山水作品展”(江苏)
2009年 参加“2170中国山水画展览”(南京)
2009年策划及参加“翰墨天香”当代中国画名家六十人牡丹专题精品展(洛阳)
2009年 参加“09回眸:神州风韵——首届华人书画艺术年展艺术家名录”(北京)
2010年 “水墨品质”2010当代名家邀请展(山东)
2010年“自然.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南京)
2012年 “2170中国画邀请展”(南京)
2012年 “东渡墨象”传承与蜕变:中国当代水墨展(日本)
2012年参加“闻道--中国书画名家六人邀请展”(北京)
2013年 参加品逸创刊5周年作品邀请展(北京)
2013年“观乎人文.百名书画家邀请展”(北京)
2013年“品逸--心隐”70’当代中国画家邀请展(北京)
2013年 “山水清音,甲午迎新--马刚,徐光聚新年雅集”作品展(北京)
2013年“点墨开玄”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北京)   
2013年 “对像”徐光聚赵丽娜伉俪展(山东)
2014年 “水墨上和”个展(山东)
2014年“笔下乾坤”中国当代具有影响力国画名家作品展(北京)
2014年参加2013年最受山东书画市场欢迎与关注的中国画名家颁奖盛典(山东)
2014年 首届70后水墨大展(南京)
2014年线相—中国画名家全国巡回展第一站(北京)
2014年线相—中国画名家全国巡回展第二站(天津)
2014年 “红色七月--北京首都机场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4年 参加“仁山智水”常朝晖 石寒 徐光聚精品观摩展(山东)
2014年“观道.中国画邀请展”(北京)
2014年线相—中国画名家全国巡回展第三站(厦门)
2018年闲云作伴-徐光聚山水画精品展(北京中信国安美术馆)
2018年闲云作伴-徐光聚山水画精品展(山东潍坊)
2019年玉林丹泉——光耀雁庐学术邀请展(杭州)
2019年"水墨品质"邀请展(山东济南)
2019年隐秀四家-成扇展(北京恭王府)
2019年道心-徐光聚山水画作品展(青岛)


出  版
《逸品十家.徐光聚卷》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
《徐光聚山水画精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徐光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建国六十年特辑.徐光聚卷》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美术之友.徐光聚专辑》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机构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画院、北京画院、炎黄艺术馆、黄胄美术基会、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


徐光聚的山水画
文 /李国华

  山水画在中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它已经成为传统艺术中一座最具代表的艺术山峰。然而也正因为它的历史悠久,领域内的名家众多,不断涌现的新山水画家们想要取得成绩或者突破也变得艰难。不过,每个时代还是在山水画领域涌现出了自身的代表。而山水画发展到了当代,开始呈现更为多元的变化。一部分山水画家开始吸收现当代艺术形式,另一部分则继续在传统文化领域内寻求更高的精神表达与形式创新。显然,徐光聚是一位坚持在传统艺术领域内追求自己高度、并以此为基础追求与当下生活融合的艺术家。
  我们初看徐光聚的绘画,仿佛置身于一个空灵的山谷或者一个幽静的画苑,这里山青水秀、阳光明媚、纯净清新,人置身于于其中,似乎隔绝了现实的嘈杂与不安。无疑是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当下最好的印证。而这种感觉的形成,源于艺术家本人深厚的文化修养,源于他对传统的学习,也源于艺术家对时代躁动的反抗。作为一名生活在当代的画家,消费主义社会的影响正如轰隆隆挖掘机不断从门口路过,艺术家显然不可能听不到。只是,对传统的学习,让他选择了将自己的艺术表达定位于更为宁静深厚的意境营造之中。他将传统作为自己艺术的出发点,在自己的绘画中大量地借鉴了古人的资源。他临摹了大量宋、元时期的作品,并且通过这种基础性的临摹,使得他对不同绘画中山石的质感、不同地域的山水特征以及古人绘画中的各种技法手段谙熟于心。
  “尝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知性之贵于率。故儒曰:“存心养性。”佛说:“明心见性。”道讲:“修心炼性。”
  草木万物皆有性灵。人秉阴阳五行而生,为万物之首;可以行天地之全功,更可载天地之大道。
  无极天地之始,鸿蒙未判,阴阳未分;天地之根。混沌开而万物生,万物生即成太极;一阴一阳生太极。天地之道即阴阳刚柔,阴阳即性命。明天地之阴阳,感万物之灵性,知自然之规律。凝神遐想,妙悟自然,得其道理。”徐光聚在学习创作中所感悟。



楚山春晓 139x34cm 纸本设色 2014年

  也通过这些学习,他知道了古人是如何思考自己与天地、自然之间关系的。不过,在自己后来的创作中,他最多只是借用了古人画面中的某一块石头、某一个山头,而对于画面的整体处理,则完全出于自我的创造。他更多地将自己观察自然山水时的体悟,与在此期间形成的心灵关照,以及自己的精神追求融为一体,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山水,最终形成了今天这些在形式上精美,在精神上宁静深厚的作品。不得不说,徐光聚这样的观察与描绘是睿智的。也正因为这样的安排让他的创作逃避了今天嘈杂的现实,从而形成了他与众人不同的绘画风格。所以当我们仔细观看他的画,似乎能使我们与古代经典绘画进行交流神交,这是因为学习总结了古人的思考与文化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够体悟到作为一个当下的画家,那份有别于时代的宁静。
  也正是这种安静,让我们在面对他的绘画时,引起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思考,引起我们对古人在描绘自然山川时精神状态的再考察。虽然笔墨是有限的,而自然的变化是无穷尽的,但古人形成的这套与自然之间关系思考的经验仍然是有价值的。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可以战胜自然、战胜一切,不过我们也正因为这种战胜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古人的思考中,人应当是融入自然的,应当是顺应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地、人”的和谐。这样的思考显然是对今天有所裨益的。也正是这样的思考,使得徐光聚的艺术之思才能源源不断:他非常注重写生在绘画中的作用,但他的写生所描绘并不是自然山川的自然属性,而是展现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与融合后的领悟与体验。所以,徐光聚的画清澈简静,颇为灵性。
  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相比传统文化精妙之处的同时,徐光聚个人的主动性对于他当下画面的形成更为重要。他以传统为师,并不是学习其形式与表面,而是深入其中研究其文化运转的体系,并将传统的文化养料通过自身的思考与体悟进行转换,转换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用画笔进行表达。这也是为什么在观看徐光聚的绘画时我们既能够感受到他对传统山水精妙的总结,又能够看到一种独属于艺术家自己本人的性灵。这种性灵,既蕴着了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位现代文化人内心的成熟思考。他在洞达了古人的体验了同时,又不断以自己对人与自然乃至宇宙关系的思考,重新审视当下、审视自我。从而让他走出了与古人不同,又逃脱了当下普遍躁动不安的宁静、幽谧的艺术气息。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