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荣宝斋美术馆|“江山如画”荣宝斋藏品展

时间:2023-01-12 22:27:30 来源:荣宝斋美术馆 作者:   0


荣宝斋美术馆
——“江山如画”荣宝斋藏品展


展览时间
2023年1月13日—2023年4月13日
9:00——16:30(周一闭馆)




前 言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美丽中国、文化自信等就成了未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我们特意从馆藏作品中精选出数十件精品,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生活方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革命的历史足迹与新中国建设新局面等四个方面,展现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美好,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我国历史悠久,很长时间都处于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历史进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本展所选作品,既有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场景的,也有古代文人们真实生活写照的,更有我国古代传统习俗情景再现的。明代周臣的《水村渔乐图》,描绘了古代水乡渔村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明代文嘉的《笼鹅图》,描绘了王羲之以书换鹅的经典故事,表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明代汪浩的《竹林雅集图》描绘了古代文人的闲情逸致,体现了贴近自然、深入自然的美好向往;陈少梅的《岁朝图》则真实体现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场景。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名山大川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对美丽江山和丰富物产的描绘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传统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对象,要么是真山真水的实景再现,要么是借实景以表现自己胸中的山和水,但不管是实景山水的再现,还是胸中山水的呈现,都是对祖国山川的歌颂。如何海霞的《华岳生辉图》、董寿平的《黄山群峰》、吴镜汀的《泰山南天门》等作品。中国传统花鸟画是对物产的描绘,除了对物产的歌颂外,更主要的是以物喻人、借物言志,是一种升华了的文人情怀。如八大山人的《莲塘翠禽图》、吴作人的《鹰击长空》、李苦禅的《竹禽图》等。

   中国革命道路崎岖,艰苦卓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让祖国山河焕发了新的生机。画家们深入生活,用画笔记录下了革命老区的新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大江南北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如宋文治的《茨坪新貌》《嘉陵江之晨》、钱松喦的《秦岭新城》、傅抱石的《桃花源里可耕田》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应该是中国艺术永远的主题。

荣宝斋美术馆
2023年1月13日



展品欣赏

何海霞  1908—1998
华岳生辉图 1980年
题识:云蒸霞蔚,华岳生辉。一九八零年元月,何海霞。
144cm×205cm



钱松喦  1899—1985
娄山关图
款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钱松喦制图。
58.2cm×42cm


吴作人  1908-1997
鹰击长空图
题识:鹰击长空。作人。
153cm×83.7cm


李可染 1907—1989
牧牛童戏图
题识:可染。
69.5cm×45.3cm


陈少梅 1909—1954
岁朝图  1942年
题识:此余壬午岁朝所作,距今十年矣。款识被割去,好事者属为补记。辛卯九月,陈少梅。
111cm×53.5cm


郑乃珖 1911—2005
富贵祯祥图  1980年
题识:八十年代第一春,璧寿翁作于砚云山馆庆善草堂。
富贵祯祥。此图以勾勒兼泼墨,工写合参,另辟蹊径,尚惬己意,可取趣也。郑乃珖又记。
136.5cm×67.7cm


关山月 1912—2000
初春图 20世纪60年代
题识:山月画。
44.4cm×63.3cm


宋文治 1919—1999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亭图 1965年
题识: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亭。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写于南京,文治。
41.5cm×31.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