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墨花墨禽——竹卷》
返回列表
作者:赵少俨
版号:ISBN 978-7-5003-1767-8
分类:艺术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印张:14
版次:2015年3月第1版
印次:2015年3月第1次
定价:¥128.00
出 版 社 : 荣宝斋出版社
详情介绍:
一、图书简介
  《墨花墨禽-梅卷》《墨花墨禽-菊卷》《墨花墨禽-竹卷》和《墨花墨禽-兰卷》技法丛书,每卷内容有历代大师名作欣赏、著名画论、梅兰竹菊照片、画家写生步骤、创作示范等。该丛书遴选了中国历代国画大师的梅兰竹菊精品数百幅,并以高清形式呈现给读者。画论则是经过精心选择与图片相关的经典著作,学术性、研究性很强。梅兰竹菊照片是画家经过数年精心收集,内容丰富,有代表性。竹子和兰花的写生示范步骤清晰易懂,循序渐进,操作性强。画家的创作示范作品画风细腻,水墨酣畅,线条劲挺,传统功力深厚,使观者赏心悦目,具有较高的学习、欣赏、学术交流的价值。
  
二、作者简介
 
  赵少俨,1975年生于山东青州,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荣宝斋画院,霍春阳荣宝斋工作室助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三、内文欣赏
 
  古来便有诸多文人墨客倾心于“竹学”,学习竹的气节,领悟竹的秉性。早在晋朝时便有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唐代有竹溪六逸,连诗仙李白都在其中,写出了“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和“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这样美好的诗句。正是因为竹的清丽素雅,朴实无华,虚心有节。才让无数文人骚客如此爱竹赏竹。让这些先贤名家们无不偏爱那一丛柔清秀丽的竹林风姿。据说“赏竹品墨笑煮酒,抚琴醉意写千秋”已然成为了那些时代的一种时尚,文人们争相效仿。在我看来,与其说爱竹是一种时尚,倒不如说是一种道,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真正的写意,是一种纯粹创作的境界和对人生的至高追求。
 

《竹枝图》卷 元 倪瓒 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除去上面提到的竹林七贤和竹溪六逸以爱竹闻名天下。在咏竹的文学作品方面,更是灿若繁星。杜甫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就写道“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白居易的《养竹记》里也有:“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贞节,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的描写。这些耳熟能详的美文诗句,已然将竹的形意提高到一个新的人文境界。
 
《雪竹图》轴
五代 徐熙( 传)
绢本水墨
151.1cm×99.2cm
款识:倒写篆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
上海博物馆藏

  丝丝青竹不但惹无数文人墨客注目,也让许许多多的丹青大师为之不吝颜墨。唐有王维,(僧)梦休。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徐熙的《雪竹图》更是冠绝古今。画作描写了雪后严寒中,寒竹数尾,苍劲古虬,奇石几尊,情趣盎然。技艺上以落墨法见长,细笔勾竹,晕染托石。整幅画作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可谓大巧不工。难怪宋代沈括提及徐熙画作,“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除了《雪竹图》名闻天下外,徐熙大师还有《鹤竹图》,亦是不凡。
 
《古枝竹石图》卷(《元人集锦卷》之一段)
元 赵孟頫
纸本水墨
25.9cm×69.2cm
款识:子昂为成之作。
乾隆题:作石无非飞白法,作竹兼能金错刀。
松雪斋中偶弄墨,如不经意神常超。
瞻彼淇澳兴遐想,刻画求媚真儿曹。
钤印:赵氏子昂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后蜀的黄筌《雪竹文禽图》巧夺天工,北宋时期赵昌的《竹虫图轴》生机盎然,妙趣生动。元朝也有管道升、柯九思等大家。更有籀分隶真行草用笔无不登峰造极的赵孟頫的《兰竹图》,以书入画,令人叹为观止。
 
《墨竹图》轴 北宋 文同 绢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诸多竹画名作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文同先生的《墨竹图》,从意境技法来说,可谓与徐熙的《雪竹图》不分伯仲,画作中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落笔间巧妙运用行、草书法,不同于大多数画竹作品的笔直刚劲,文同先生的《墨竹图》抛开“竹本以直为上”的传统思想,用一种曲线的柔美绘出一干古朴大气的墨竹,枝干虽柔,但在干节的过渡与竹叶的落笔上,仍透出苍劲坚挺的味道。用笔浑然天成,构图立意深刻。用曲竹的柔与竹本身的苍劲对比,来宣泄自我的情感,抒发胸怀。正如他对好友苏轼所说的那样,“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
 
《竹石图》卷 局部 北宋 苏轼(传) 绢本水墨 中国美术馆藏
 
  北宋时期,才子辈出。文同的挚友苏东坡,也是一位热爱竹子的画竹大师。提到苏轼,想必很多人立刻想到的便是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那朗朗上口的“千古风流人物”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令人感慨颇深。文如其人,通过苏轼的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是一个胸襟 旷达,刚直不阿的人,苏东坡一生虽历经三次沉浮,但仍醉心于诗歌丹青,诗词画作之间,无不散发出一种超然的潇洒与淡定。所谓文人状物,总关乎情,说的正是这种境界。“画竹必先成竹于胸”的苏轼,画竹时不但倾注了自己全神贯注的“神”,也更赋予了笔下墨竹以“气”,通过苏轼的《竹石图》等作,我们不难看出,苏轼一贯的洒脱与开阔的胸襟,他的画作如同他的辞赋,潇洒自然,不拘一格,百折不挠,仙风道骨的不染一丝尘火。黄庭坚就曾评论苏轼画竹“无一点俗气,是其所长”。
 

画竹谱 元 柯九思
 
  元代时,蒙古人一统河山,文人治国、平天下的雄韬伟略在这个时代大多难以施展。也正因如此,他们转而精于诗、书、画方面的艺术造诣。多通过歌咏、描绘有高尚气节的事物来传达其隐逸情怀,梅兰竹菊成为文人画中的常见题材。其中,精于墨竹者颇多,赵孟頫、柯九思、吴镇、李息斋等画家皆擅画墨竹。赵孟頫的书法功力体现在笔墨技巧的同时,更多的追求形象之外的意趣,所以赵孟頫的作品总是孕育着一种典雅的气息。这完全是他个人浓厚的常识、修养凝练而成的杰作。
 

《红心青影图》轴 元 赵雍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古木竹石图》卷 (元人集绘卷之)元 吴瓘 故宫博物院藏
 

《竹石图》明 徐渭 纸本水墨 广东省博物馆藏
 
  可以说,竹子在华夏文明千百年的源远流长中,早已经成为国人艺术的代言与精神的象征。
  “以文会友,荣名为宝。”愿这本《墨花墨禽?竹卷》能成为广大书画艺术从业者与爱好者们在艺术求索之路上的重要参考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