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松竹斋与清代文人之何绍基

时间:2022-05-25 21:29:37 来源:荣宝斋美术馆 作者:   0
   松竹斋(荣宝斋的前身),始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开创者是一位姓张的浙江人。陈重远《文物话春秋》说:“自乾隆年代中经嘉庆、道光、成丰、同治直至光绪朝中期,六个朝代的科举试卷,皆由松竹斋承办。以承办科举试卷为主,经营南纸、文玩,还刻印刊出一些小的印刷品,供宫廷和官员们所需。”

   夏仁虎《旧京琐记》说:“南纸铺并集于琉璃厂,昔以松竹斋为巨擘,纸张及文玩古董········制造之工,染色雕花,精洁而雅致。至于官文款式,试卷之光洁,皆非外省所及。”由此可知,松竹斋最初主要卖书画用纸及文玩古董,是琉璃厂内最出名的南纸店,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享有盛誉。1894年,改名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

   松竹斋坐落在琉璃厂,地理位置优越,常年与官方做生意,商品优质,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有清一代诸多文人爱好逛琉璃厂,与松竹斋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何绍基就是其中之一。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6年)解元,翌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著有《东洲草堂诗钞》、《东洲草堂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何绍基居住在宣武门外一带,离琉璃厂很近。他有写日记的习惯,从现存的日记来看,逛“厂肆”(琉璃厂)多达三百次。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近墨堂法书丛刊·何绍基日记》,其日记用纸就是出自松竹斋,信笺的下方印有“松竹斋”字样,红格稿纸,尺寸为11.4cm×18.3cm。图一至图四,从内容上看,多次提到了“厂肆”,有时连续几日都来逛琉璃厂,频率之高,超乎想象。从书法风格来看,自由挥洒,雄浑飘逸,苍茫浑厚,粗细对比明显,轻重变化大,错落有致,汪洋恣肆,时常超出了格子,体现其潇洒简远,磊落豪雄的个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作品出之自然,没有一丝雕琢之意,堪为精品之作。这与松竹斋的好纸是分不开的。

   林昌彝《何绍基小传》说:“于六经、子、史皆有著述,尤精小学,旁及碑版文字,历朝掌故,无不了然于心。”曾国藩说:“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此三者余不甚精,不知浅深究竟何如。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诗亦远出时手之上,而能卓然成家。”何绍基博学多才,多有建树,尤其精于书法,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一人”、“晚清书坛第一人”。他经常逛琉璃厂,相当一部分日记所用的纸来自于松竹斋,可见,他与松竹斋渊源颇深。

   此外,何绍基的后代也与松竹斋往来密切,其儿子何庆涵(1821年—1892年)有一则日记就提到了松竹斋。

   三月初六日 晴,朱眉君(鉴成)忽来,询知去年新隽,为之喜慰,久压厌矮屋况味,乃无意得之,风采犹昔,不见又五年矣(廿七日到都,廿八日覆试,今日当搬小寓矣)。得总裁信,贾相国正考,宝佩蘅司农、谭竹崖少寇、桑百斋太老师副之,房考多不相识,止识杨茹香耳(菊人之弟,壬戌翰林,菊人新放榆林守,尚未得晤)。午间蒋菊生来话,薄暮蒋芋生来话。到松竹斋买格子纸、竹纸。竟日大暖,已脱皮袍。敬堂、佑堂又送场物,愧愧。

   这则日记书写的时间是同治四年(1865年)。何庆涵受父亲影响,善书法,书风近似乃父。对纸张非常讲究,专程来松竹斋买格子纸和竹纸。

   何绍基父子皆用松竹斋的纸张,这也反映出松竹斋商品的质量是上乘的,其拥有很高的威望也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