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木版水印

荣宝斋木版水印背后的故事(二)下

时间:2017-01-10 09:47:11 来源:木版水印工艺坊 作者:   0

(接上期《荣宝斋木版水印背后的故事(二)上》)

虢国夫人游春图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将新绢染旧只是第一步,这样的绢还不能用,因为不能着色,必须还要经过第二次处理—刷胶矾。然而,刷胶矾并非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如果温度太低胶矾水就会凝固,刷不开。因此,只能在三伏天进行。如果是印刷用的绢,还要再托裱,否则丝绢过于软薄,无法印刷。但是,刷过胶矾的绢经过托裱,常常会出现脱矾的现象,因此,托裱后,还要给脱矾的地方补矾。
  以上讲的是做旧诀窍。另外,在绢上作画,也有着相当的技巧,因为绢丝属有机物质,作画用的又是纯天然颜料,两者很不容易结合,因此,如何使画面着色以及如何让较大色块均匀着色就需要些技巧。记得冯忠莲先生在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时,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那些浑圆壮硕的马染匀,试验多次都不成功,急得冯先生像热锅上的蚂蚁。金先生此时出手相助,将双面染色的技法传授给了冯先生。

​木版水印 周昉《簪花仕女图》
木版水印 周昉《簪花仕女图》

 
  在印刷过程中,金先生也有贡献。当时,车间安排孙连旺技师负责印制《簪花仕女图》。用木版在绢上印制与画家在绢上绘画有着许多不同,这些不同,并不是预先能想到的,也没有任何有记录的古代经验,只有当实际印制时才知道。试印第一张时,当时也采用了画家临摹用的生丝绢,但是,无论如何也印不好。经反复研究发现,生丝绢只适用于绘画,而不能用于木版水印,原因是生丝绢比较板硬,对于画家来讲,可以利用毛笔的柔韧性,通过双面多次染色,达到着色牢固、均匀之效果。但是,在用木版印刷时,木板不具有毛笔的柔韧性,并且是单面着色,怎么也不能印出原画的效果。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金先生提出使用熟丝绢。因为,相对生丝来讲,熟丝比较软,容易与木版贴合,至于印刷时因印刷用丝绢背后有托裱的纸而无法使用双面染色方法问题,还是金先生将其“墩染法”传授给了孙连旺技师。

木版水印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木版水印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因为金先生先于他人开始临摹,所以,在其他画家开始临摹第一张画时,金先生早已完成了他的工作。随后,领导又安排他临摹《清明上河图》。这次,金先生并没有立即开始工作,而是向有关领导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要自己单独的房间,不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第二,房间内要配一张床;第三,不参加政治学习。对于他的三个条件,当时领导的答复是:第一,单独的房间是可以满足的;第二,房间内不能配床,可以配沙发,因为,在此之前,荣宝斋无此先例;第三,不参加政治学习,绝对不行,没有人可以有此特权。金振之得到此这样答复后,没有说不行,但却用行动表示了不满,他拖延着,没有开始工作。之后,当时无论荣宝斋的哪个领导找他谈都不能说服他。
  为此,荣宝斋请来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金振之的师兄弟吴一舸来作说服工作。但是,金振之仍坚持他提出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他说:“就是要配床,沙发不行,因为在沙发上不能培养情绪,情绪出不来我就画不好。说到政治,我每一笔都是政治,用不着参加学习。”在谈话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荣宝斋领导决定让他冷静一下。于是,安排他独自反省、写检查。几天后,他写了首打油诗以应对:“清明上河是非多,案头素绢未曾摹。如今何必争名利,且看祖国好山河。”最后,荣宝斋领导看实在没办法,决定让他离开荣宝斋。离开荣宝斋后,金先生的生活没有了保证,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很艰苦。“文革”结束后,有人替他到文化部反映情况,在上级领导的协调下,金先生才又归到荣宝斋名下,最终以荣宝斋职工身份退休。

按压颜色用的小墩子
按压颜色用的小墩子

 
  讲完金振之先生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之后,我忽然有了一点感慨。可以说,在各方支持和荣宝斋木版水印技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复制这些古代巨幅绢画的过程基本顺利,只有《清明上河图》却颇费周折。“清明上河是非多,案头素绢未曾摹。”金振之先生的那首打油诗似乎成了复制《清明上河图》过程的谶语。从一开始计划临摹《清明上河图》时,故宫博物院就不同意提供原作,后来经过努力,当故宫博物院终于同意荣宝斋的临摹请求时,金振之先生又未能及时开工,致使《清明上河图》开始临摹的时间大大晚于其他画,冯忠莲先生也是临摹完《虢国夫人游春图》后才开始临摹《清明上河图》,此时,距“文革”开始已很近了,当“文革”开始后,复制计划终止,冯先生就被下放到了“五七干校”,“文革”后期才被故宫博物院调回继续临摹,但是,摹本完成后却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荣宝斋在复制《清明上河图》时,再无缘该画的原作及临摹本,最终,我们依据两套照片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工作。

注释:
  ①可制作花青的树叶有很多,只要其中含有“蓝靛”即可用,如木蓝子、冬蓝、板蓝等的叶子都可用。将花青取走,剩下的“青黛”,有时也是画家的作画用的颜料,比如,齐白石先生以“青黛”代替石青,他在画蝴蝶兰、鹦鹉等就用“青黛”。由于“青黛”是植物颜料,比较容易被纸吸收,比石青的效果还好。
  ②古代绘画常用的白色颜料,是用蛤蚌化石研磨而成,因此染后有石质感,甚至会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纹。后来,现代化学颜料出现后,这种白色颜料基本被废弃了,只在仿古画时才用。因此,当时荣宝斋四处寻找蛤蚌化石,后来山东的一位同志给送来了一麻袋。
(摘自《荣宝斋》期刊,文/孙树梅口述 孙志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