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 赴安徽泾县学习参观体会

时间:2018-05-25 10:20:16 来源:荣宝斋 作者:美术馆 胡康军   0
  2018年4月18日至4月21日,我参加了荣宝斋党委组织的“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赴安徽泾县等地的学习参观活动,受益匪浅。这次学习参观活动不仅丰富了业务知识,开阔了眼界,使我体会到自身工作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也让我受到了心灵洗礼,思想境界有了进一步提高。
  第一天,参观安徽泾县“红星宣纸厂”,荣宝斋销售的宣纸就是这家厂生产的,可以说荣宝斋与红星宣纸厂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工厂选址的时候得到当时的荣宝斋总经理侯老的支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让荣宝斋和红星宣纸厂亲如一家。

制纸的原材料和纸浆
制纸的原材料和纸浆
 
  宣纸源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属宣州管辖,据史籍记载,宣纸由宣州府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而得名。“宣纸”作为单独名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关于宣纸的制作,一千多年来依靠师徒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而红星宣纸厂生产的宣纸作为传统手工造纸的杰出代表,其宣纸的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红星宣纸以榆科落叶乔木青檀皮和精选沙田稻草为原料。青檀皮,就是生长三到四年的青檀树枝皮,其纤维规整性高,细胞壁内腔大,表面有皱褶,吸附性强。宣纸的另一种主要原料是当地产的沙田稻稻草,沙田稻草必须是生长在泾县及附近地区含沙量较高的稻田里的水稻秸秆,它与一般的泥田稻草比,高杆节少,灰分杂质少,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在宣纸制作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将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反复浸泡、清洗、蒸煮、摊晒、以日晒雨淋方式进行自然漂白,然后分别制作成皮料浆和草料浆。根据品种要求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浆,再经过捞纸、晒纸、剪纸等工序成纸。整个过程要108道工序才能制作出能够使用的宣纸。制作红星宣纸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必须用当地的山泉水。因此正宗宣纸产量不会太高,是典型的地理标志产品。过去我只知道中国书画作品能保存几百年甚至千年是因为宣纸有“千年寿纸”之誉,却不知道只有像红星牌这样用泾县青檀皮、制造出来的宣纸才能做到,因为它有吸附性强,不易变形,抗老化,防蛀虫,在书画创作时能达到浓淡多变的效果。刚生产出的宣纸放一段时间才好用,有点像陈年老酒,酒(高度白酒)越放越香,宣纸越放越好用,价值也越高。

捞纸 晒纸 剪纸

  
  我们参观了捞纸车间、焙纸车间、选纸车间和剪纸车间。宣纸的每一道制作工序其劳动强度都很大,工作环境艰苦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可以说,每一张宣纸都凝聚着造纸工人的汗水,更代表了传统工艺的代代相传的历史和文化。我已在荣宝斋工作近三十年,之前总感觉比一般人更了解宣纸,经过这次参观活动我感到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自己知道的还是太少。宣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它的纸寿千年,才有了名垂千古的唐代韩滉《五牛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试想如果没有宣纸,没有制纸工人的代代传承,我们可能就见不到那么多精美的书画作品了。正如郭沫若先生为其题词赞誉: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第二天我们参观泾县曹氏宣纸厂、小岭村宣纸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在宣纸技艺传承与发展中,泾县小岭曹氏一族的贡献很大,其传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虽然经历了朝代更替、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但他们不仅保持了宣纸传承的连续性,而且不断赋予宣纸技艺以新意,使宣纸技艺不断精细,品质不断提高。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是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的。皖南事变从历史书上学过,今天亲临其境,内心受到震撼。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9000余人,奉命自军部泾县云岭出发,拟绕道苏南北移,6日行至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多人包围袭击。新四军被迫自卫,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突围隐蔽中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顽固派精心策划了这次事变,杀害新四军战士千余人,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77年后的今天到此,内心的悲愤之情难以言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广场,更加激起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更让我坚定了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决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
 

古法采烟
 
墨模
 
制墨 修墨


  第三日我们参观良才墨业公司与胡开文墨厂。
  荣宝斋美术馆藏有胡开文墨厂一九一五年生产的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的《地球墨》,所以我对于胡开文墨厂一直十分向往,能亲眼看看这么精美的墨是怎么制出来的,真是一种享受。看他们如何点烟、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看他们专门为荣宝斋生产的墨,顿时有一种荣誉感犹然而生,我们作为专门经营“笔、墨、纸、砚”的百年老店,同行业的翘楚,必须做到始终质量第一。正是有了这样有着同样信念的合作伙伴,工匠精神才能得到传承,像荣宝斋这样的百年老店才能屹立不倒永放光芒。
  第四天,我们参观了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四天的参观学习让我感觉意犹未尽,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使我更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心,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学习使我增加了对荣宝斋这块金字招牌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胡康军


  1980年荣宝斋新记30周年时,赵朴初先生专门为荣宝斋写了一首《沁园春》词:“炳且煊兮,艺苑蜚声,试为纪之。溯清初创业,嘉名斗换;功昭大雅,誉重京畿。巧夺天工,神传笔妙,欲起风雷破壁飞。经纶手,剪千襄云锦,都化虹霓。峥嵘卅载崔嵬。与国运同新树赤旗。向工农兵学,激扬文采;欧非拉亚,传播风徽。远挹遐荒,高瞻寰宇,到处倾心众望归。征程邈,谨摛词献松,朱墨同挥。”
  “与国运同新树赤旗”!新的时代,荣宝斋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