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石涛款『赠刘石头山水图』诸问题考辨—存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八

时间:2017-01-04 15:04:26 来源:《荣宝斋》2015年12月刊 作者:朱良志   0

  在石涛研究中,有一个人常被提起,这就是一位名叫刘小山,号石头,被称为『刘石头』的友人。他或许是一位收藏家、艺术家,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具体的资料证明这一点。
  南京博物院藏有石涛《幽兰图》轴,仿郑思肖兰画构图,表现故国之情。所作时间在石涛定居扬州大涤堂后(一六九七年后)。石涛有题云:『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幽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大涤子济。』画上方有刘石头题跋,行书一诗:『几笔轻狂类草书,叶浅根露意生疏。莫嫌纸上香风少,比向真花反不如。』款『刘石头』,钤白文『小山』和朱文『刘郎』二印。刘石头题诗旁,又有八大山人之侄朱堪溥(字达士)题诗二首,其一云:『幽谷谁怜王者香,两枝情态各低昂。美人不至知何处,只洒同心墨数行。』其二云:『写出芳菲饱墨痕,携来入室不当门。无言湘上思公子,片纸凭招万古魂。』款:『览刘小山同学诗,复书二断句,堪溥大雪前三日耕心堂下。』石涛此兰作就是赠刘小山的。刘石头书法有较高水平,与石涛、朱堪溥等为诗友。
  汪绎辰,字陈也,江南新安歙(今属安徽)人,画家、诗人,擅花卉。其父泰来( 字陛交,号后山) 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进士,官广东潮州同知,擅花鸟画。泰来、绎辰父子收藏大量的石涛作品。绎辰所辑《大涤子题画诗跋》一卷,成书在雍正时期,是石涛身后第一部其题画诗文的辑录,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大涤子题画诗跋》自跋云:『《画语录》一书,立意既幽深窈渺,而造语又自成一家,画家不传之秘发泄于此,最可宝也。若玩其旨而扩其解,岂止为翰墨说哉!余少时随大夫宦游岭南,曾于刘小山家见此书,后求其本了不可得。』绎辰随其父至广东在一七一二年之后,其中所言刘小山当即石涛友人刘石头。
  《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涉及石涛赠刘小山作品二十多幅。《诗跋》能成书,可能与刘小山的石涛收藏有关。而这些作品至今大都存世,散见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这为我们了解石涛这位友人提供了一些线索。

一 流传石涛赠刘石头画作源流

  今存世的与刘小山有关的石涛款作品主要有四件: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石涛款《山水大册》十二开,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所藏《苦瓜妙谛册》十二开,香港北山堂所藏石涛款《山水册》四开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文物博物馆藏石涛《山水册》二开,共三十多图。这些作品有丰富的内容,涉及对绘画理论、笔墨技法等讨论,与《石涛画语录》思想有呼应之势,历来受到研究界注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和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所藏两套册页是海外流传石涛藏品中的重中之重。但这些作品是否为石涛真迹,数十年来,研究界虽偶有疑问,然并无具体讨论。

清 石涛 幽兰图 南京博物院藏
清 石涛 幽兰图 南京博物院藏

  根据其上收藏印,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山水大册》十二开似乎是一流传有序的作品。这十二开作品全部著录于汪绎辰《大涤子题画诗跋》,每页有『小山』收藏印①,说明它们本来可能是刘小山的收藏。乾隆年间藏于马曰琯小玲珑山馆(十二开均有『小珑玲馆书画印』朱文收藏印)。二十世纪初年为上海陈蝶野藏,并曾经珂罗版出版过。民国年间归张大千兄弟(上钤有张大千、张善孖之收藏印),张大千以此为石涛真迹而宝爱之。日本东京兴文社一九三五年出版之《南画大成》第十三卷影印此册,上有张大千兄弟鉴藏印。此画不知何时流入美国,是王季迁的重要收藏。最终归波士顿美术馆②,今存此册上每开有王季迁鉴藏印。
  此图曾由波士顿美术馆明清画帖中印出。一九六七年,密歇根大学举行『石涛大展』,此册与方闻教授收藏之《归棹册》成为本次展出的亮点。理查德•艾德沃斯(Richard Edwards)等编写了一本《感诚无可说,一字一徘徊:石涛绘画展览目录》,也于同年由密歇根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十二开山水册见该书第一六二至一六七页。

清 石涛(传) 山水大册(十二开)之第一、第九开31.8cm×47.8cm×2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清 石涛(传) 山水大册(十二开)之第一、第九开31.8cm×47.8cm×2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此册在中国大陆也有影印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七册第一二一页选录其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石涛书画全集》未及此册,该出版社二○一○年出版《石涛书画遗珍》全部收录了此十二开作品,列名《书画大册十四开》,但并未指出收藏地,并混入另外两开作品。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此十二开山水册,纸本,或墨笔,或设色,每开纵四十七点八厘米,横三十一点八厘米。其中有一开款作于一七○三年,图多写江南水乡风物,细致描写其地生活人情,表现画家的心灵境界。
  第一开,画清溪中一人独钓,近处怪石当立,远山逶迤,是石涛作品常有的构图。题识云:『山水有清音,得者寸心是。寒泉漱石根,冷冷豁心耳。何日我携家,耕钓深云里。念念心弥悲,春风吹月起。清湘大涤子耕心草堂呈小山先生博笑。』③有『清湘老人』(朱)、『膏肓子济』(白)二印。并有『小山』『井西』『小玲珑馆书画印』『大千』『王季迁』等鉴藏印。其中『井西』长方朱文小印,疑与刘小山有关。
  第二开,墨笔画河岸两边景致。对岸以写实手法画泊岸之舟,远山在望,颇有意韵。行书题云:『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大涤子。』款下钤『痴绝』朱文印。有『小山』『汪』『小珑玲馆书画印』『曾藏王季迁处』鉴藏印多方。
  第三开设色,暮色中,溪水湍急,小桥依然,几个打渔人扛着鱼叉,沿着碧草淹没的山径前行,绿树葱茏中一农家院落隐然可见。似有陶潜诗境。题云:『碧草没腰荒径,柴门半掩萝昏。江村月上犬吠,渔归把火烧痕。大涤子阿长。』钤『赞之十世孙阿长』印。有『小山』『小玲珑馆书画印』『季迁珍藏』等鉴赏印。张大千曾作有《江村碧草图》,所题正是此六言诗,大千常摹仿此境。
  第四开墨笔画山村之景,山体皴法似荷叶,山村中杂树瓦屋笔致简洁,题云:『寂寞苦寒岐径,也须眼底住思。怪煞俗山恶水,累他虎头大痴。小乘客阿长树下。』前有『痴绝』印起首,款下钤『清湘石涛』(朱)、『膏肓子济』(白)二印。并有『小玲珑馆书画印』『大千』『王季迁印』等收藏印。所题此诗,又见《望绿堂中作山水册》。
  第五开,笔墨纵逸老辣,画山川古松。大河斜行,一峰直上,丛林呈正立之态,而山体却有横笔扫出,近景又有一古松横逸而出,以见转折藏锋之态。以跌宕之笔势行书题云:『丘壑自然之理,笔墨遇景逢缘。以意藏锋转折,收来解趣无边。零丁老人。』有『大涤子』椭圆朱文印,此形与画面恰相符契。并有『小山』『汪』『小玲珑馆书画印』『王季迁』等收藏印。
  第六开水墨浅设色,画风庄净明澈,有北宋董源气象,又杂之以元人风味。题云:『古人虽善一家,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渊源?岂似今之学者,如枯骨死灰相。似知此,即为之书画中龙矣。大涤子。』有『元济』『苦瓜』连珠印。并有『小山』『小玲珑馆书画印』『善孖长寿』『王季迁珍藏之印』等收藏印。

清 石涛(传) 苦瓜妙谛册(十二开)之第二、第十一开 35.56cm×57.79cm×2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
清 石涛(传) 苦瓜妙谛册(十二开)之第二、第十一开 35.56cm×57.79cm×2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

  第七开,水墨浅设色,表现闲逸的风致。缅邈的江面,江边的纤夫,小船前行,远山迢递,近景绿树中有小屋数间,人眠黄鹤书堂,并不见人。题云:『笔底山香水香,点燃烟树苍茫。心住白云画里,人眠黄鹤书堂。瞎尊者。』款下钤『清湘老人』印。并有『小玲珑馆书画印』『汪』『双林书屋』等收藏印。
  第八开,人从小桥上过,居画之中。近岸的巨石和远方的丛林作卷云势态。题诗云:『种闲亭上花如字,种闲主人日多事。多事如花日渐多,如字之花太游戏。客来恰是种闲时,雨雪春寒花放迟。满空晴雪不经意,砌根朵朵谁为之。主人学书爱种花,花意知人字字嘉。我向花间敲一字,众花齐笑日西斜。』款『清湘陈人大涤子阿长』。钤『头白依然不识字』『清湘石涛』二印。下左右两侧有『小玲珑馆书画印』『大千好梦』『王季迁珍藏』等收藏印。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承训堂藏有石涛《楷书诗稿》扇面,金笺本,书有三诗,分别是《春日寄远人有作》《种闲亭梅花下赠石亭主人》和《访陈定九喜晤穆履庵诸旧好》。扇赠『芾老年兄』,即汪兆璋,字芾斯,居扬州之徽商,乃石涛晚年好友。扇面作于一七○○年之后,其中《种闲亭梅花下赠石亭主人》一诗与此画所题相同。
  第九开,也是此册最负盛名的一页,以浓重设色画诡谲山体、红屋,山路也被染为红色,颇有浪漫之韵。以正书题云:『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清湘大涤子阿长。』款下钤『前有龙眠济』『零丁老人』二印。在此二印之侧,有『小山』朱文小印。下有『井西』『小玲珑馆上画印』『张爰』『季迁』等鉴藏印。此题识之语在《画语录》中得到详细演绎。
  第十开,墨笔画如荷叶一样在空中展开的山峰,山腰为云雾遮蔽,一人携筇由山中走下,丛竹如花相迎。题诗云:『竹树丛丛黑暗,白云笼罩山巅。虎过腥风乍起,人家隔在溪边。』款『清湘陈人阿长』④。款下钤『清湘老人』『膏肓子济』,右下又有押角印『四百峰中箬笠翁图书』。并有『小山』『小玲珑馆书画印』等鉴藏印。
  第十一开,画一高楼与山峰比肩,中国画中多有高高亭,表现人脱略凡尘、高视阔目的境界,此亦有之。题云:『露地奇峰平到顶,听天楼阁受泉风,白云自是如情物,随我枯心飘渺中。大涤子。』钤『前有龙眠济』印。并有『小山』『井西』『小玲珑馆书画印』等鉴藏印。
  第十二开,墨笔画一人从崎岖山路中出。题云:『此道见地透脱,只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惊电奔云,屯屯自起。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赵耶,谁与安名!余常见诸诸名家动辙仿某家,法某派,书与画,天生自有一人执掌一代之事。从何处说起!大涤子举为小翁年台先生一笑,癸未二月青莲草阁。』钤『零丁老人』『前有龙眠济』『瞎尊者』三印。下有『井西』『小山』『小玲珑馆书画印』以及张大千、王季迁的收藏印多方。
  此段题识,与前十一开不同,或为册中总款,时在一七○三年早春。十二开诗文和图像相配,画即兴所感,由笔墨和图像的牵引来谈文人画的要则,并发而为人生命境界的体认。与以下所举《苦瓜妙谛册》一样,都系『谈玄之作』。所彰显的思想,多有与《画语录》相合者。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有石涛款《苦瓜妙谛册》十二开,纸本,水墨或设色,每开纵五十七点七九厘米,横三十五点五六厘米。这套册页比波士顿美术馆的《山水大册》尺寸大。
  册中每开均有『小山』之印,或为刘小山收藏。题识诗文均见汪绎辰《大涤子题画诗跋》。每开有『小玲珑馆书画印』。清末为大收藏家陆心源所藏。光绪十八年壬辰年(一八九二)成书之《穰梨馆过眼录》卷三十六载有《石涛赠石谿山水册》册页十二幅,与今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此作相合,所言赠石谿,乃是将刘石头误为画家石谿了。石谿约卒于一六七三年,石涛作此画时,石谿早已下世。此册中有『陆树声鉴赏章』之印,陆树声为心源三子。
  此后本册为清王室端方(一八六一—一九一一)收藏。端方为清末大臣,金石学家,字午桥,号匋斋。所著《壬寅销夏录》(成书于一九○二年)著录此册,今十二开内容俱见此书。二十世纪以来,《苦瓜妙谛册》曾为艺术家金城收藏,册上间有金城鉴藏印。后流入日本,为冈部长景收藏。一九三七年东京聚乐社出版《石涛名画谱》影印其中七开……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责编:范雨萌)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荣宝斋》2015年12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