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饮流斋说瓷之说窑

时间:2017-02-04 14:00:29 来源:《艺术品》2015年11月刊 作者:许之衡   0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

 
柴窑

  在河南郑州,即柴世宗所创也。相传当日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二语可以想见。《陶录》谓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然“薄如纸”一语乃指釉汁言,非指瓷胎言也。“青如天”一语亦不尽然,柴窑固以天青为主色,但据《博物要览》则尚有虾青、豆青、豆绿等色,不止天青一色也。釉中有细纹开片,见于豆绿色者较多。无釉之处悉呈黄土色,然滋润细媚为古来诸窑之冠。在明代已不易见,近筑路掘出陶器颇多,间有类此者,尝于某公座上见之,或者天壤奇宝不肯终秘人间耶?

汝窑

  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土细润如铜,体有厚薄,汁水莹润,厚若堆脂。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纹者,有棕眼隠若蟹爪纹者尤佳。豆青、虾青之色居多,亦有天青、茶末等色。无釉之处所呈之色类乎羊肝,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乃真物也。其色纯静深穆。余前云俨有三代鼎彝气象者,即感于此而言。

官窑

  宋大观、政和间在汴京所造。体薄色青、有带粉红色者,浓淡不一,有色带白而釉薄如纸者。大观中,尚月白、粉青、大绿三种。有蟹爪纹、紫口铁足,盖其胎本紫色也。然宋官窑有数种,南渡后卲成章于修内司烧造,曰内窑,亦名官窑。其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是宋时已有旧京、修内司、郊坛下三种。唐氏秉钧谓:旧京著时未久,当以修内司所造为上,新窑为下。当时已分差等矣。南宋余姚秘色瓷,后人亦目之为官窑,大抵皆仿汴京遗制,递衍递嬗也。

哥窑

  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性坚,其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纹,即开片也。釉以米色、豆绿二种居多,有紫口铁足。无釉之处所呈之色其红如瓦屑,其釉极厚润纯粹,历千年而莹泽如新。元末明初暨清唐英屡有仿制,然远不逮宋制之精矣。但近年以来不甚为时人所重,因之价值稍贬。

定窑

  在直隶定州所造者名曰北定,宋初所建设也;南渡后在景德镇制者名曰南定,以其釉似粉,故通称曰粉定。
  北定,其质极薄,其体极轻,有光素凸花、划花、印花、暗花诸种,大抵有花者多,无花者少。花多作牡丹、萱草、飞凤、盘麶等形,源出秦镜,其妍细处几疑非人间所有,乃古瓷中最精丽之品也。开片者,其开片皆系柳纹白骨,而加以釉水有如泪痕者亦为佳品。口底率漏胎,故其口往往有以铜镶之者。
  南定之胎质极细,色极白,其釉亦系白玻璃釉,唯澄清之处略闪豆绿色耳。釉中有鼓花者,有不鼓花者。其形式与北定相同,而胎釉微有小异。
  凡粉定之真者,其釉光而且润,与旧象牙同。釉中多有柳纹开片,与伪造之开片不同。伪者之釉或太混,或太干,或太透亮,或太暗淡,万难如旧者之润亮也。
  粉定种类不一,胎有厚薄,色以闪红者为贵,闪黄者次之,即牙色也。有开片,有不开片。明代成化仿者亦佳,乾隆以后遂无仿之者矣。

章龙泉窑

  宋龙泉人章生二所陶器名曰章龙泉窑,又名弟窑。前所述章生之哥窑,即其兄也。章窑与哥别者,哥有纹,弟无纹,以是为特异之点。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浅不一,足亦铁色。龙泉不自章始,古龙泉不易见,章所仿制大致同古而较精致耳。今人但称章制为龙泉,古制已为所掩矣。
  明仿龙泉,与宋无甚大异,唯其色略淡、其釉略薄耳。清唐英在景德镇所仿胎釉乃迥乎不同,大抵豆绿色有暗花者即唐英所仿也。
  龙泉豆绿者与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于相混。今为析之:汝胎粗而略糠,龙泉坚而且细;汝釉薄而清,龙泉釉厚而混;汝无釉之处色如羊肝,龙泉无釉之处色如瓦屑;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釉上无光滋润若玉;汝多有鱼子纹,少有蟹爪纹,龙泉间有蟹爪纹,绝无鱼子纹。其相异之点在此。

均(钧)窑

  宋初禹州所造,禹州昔号钧台,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纹。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初制者色纯无少变杂,后制有青紫相错如垂涎者,皆烧不足之故,而世人往往尊视此种。犹之佳砚本不宜有鹆鸲眼,而人反以鹆鸲眼为贵也。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平釉有紫斑者绝少也。
  均(钧)窑之底有一、二、三、四等数目字为识,或谓红色等器以一、三、五、七等单数为识,青色等器以二、四、六、八等双数为识,此说乃不尽然。唯六角花盆必如是耳,余器则不拘此例。
  均(钧)釉厚而且润,若蜡泪之成堆。唯纯色者混而且匀,釉中多有蟹爪纹,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酱色,乃真物也。伪者釉薄而不匀,其色非偏于蓝则偏于灰,与纯正天蓝色迥异,无釉漏胎之处亦不能呈羊肝色,纵有之,亦是先抹后烧者也。
  均(钧)窑与元瓷辄易相混,然实大有别也:均(钧)釉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钧)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钧)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纹,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均(钧)窑之天青色者,肆人呼为月白,盖仿柴之雨过天青也。紫釉而无蚯蚓走泥纹者,殆不如月白而能莹润,然人恒往往重紫而轻月白,所谓痼习者非耶?

平阳窑

  在山西平阳,宋时所建。其胎与釉皆白中闪黄,微具土色,而制皆仿北定居多,故又称曰土定。平阳真者,其胎之色纯似黄土,其质在半瓷半瓦之间,其釉光而且润,细而发黄,多有蛇文开片。伪者色稍闪红,而性略糠,其釉亦粗而且暗,干且发白也。

耀窑

  在西安耀州,亦宋时所建。初烧青器,仿汝而略逊,后烧白器较佳。初制者其釉透亮如玻璃,其色微黄,略似虾青色。后制者其釉略混,其色甚白,有似牛乳之白,有似粉油之白,有似熟菱米之白不等。
耀窑有一种细胎细釉者,胎极薄而带有暗花,釉极细而带有开片,不知者往往以定呼之,其实非也。盖其胎虽薄而仍比定略厚,其釉虽细而仍比定略粗,其色虽白而仍比定略闪黄也。而暗花、开片亦与定微有不同。

磁窑

  出磁州(昔属河南,今属直隶),宋时所建。磁石引针之磁石即产是州,取名炼陶,磁釉之名乃专指此,令人辄误,以磁与瓷混用矣。器有白釉,有黑釉,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但无泪痕,亦有划花、凸花者。白釉者俨同牛乳色,黑釉中多有铁绣花,黑花之色与贴残之膏药无异。
  在福建,初设于建安,后迁建阳,始自宋代。古制者质粗不润,釉汁干燥,又名乌泥窑。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因有紫建、乌泥建、白建三种,白者颇似定,唯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表里能映见指影焉,以白中闪红色者为贵。有凸花及雕字者,然花多不甚工细,比之粉定则小巫见大巫矣。故价值亦逊。至今闽省制器尚盛。

广窑

  宋南渡后所建,在广东肇庆阳江。胎质粗而色褐(即灰色),所制器多作天蓝色,唯不甚匀耳。釉厚之处或作靛蓝,釉薄之处或作灰蓝,无釉处所呈之色或如黄酱,或如麻酱。大致仿均,而无红斑与蟹爪纹,与均异也。
广窑又名泥均,盖以胎骨系以乌泥制成而仿宋青均之釉汁也。然多淡青带灰,于灰釉之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或如云斑霞片,颇呈异彩,视彼窑变泪痕者犹似胜之。或以泥、宜音相近,遂将宜兴所仿之均(钧)窑与广窑混合,其讹实甚。宜兴瓷胎与广窑瓷胎似同而实异,至釉汁虽形似而实不殊(详下欧窑一段),纵有彼此仿制者,不难一望而知,何至因音相近而混合耶!
  广窑在粤名曰石湾,盖南海县佛山镇之一村名也。自明时已迁于此,宋阳江旧窑今日早已消灭矣。清初,颇有良工数人,其仿均见称于世,自日本嗜之,谓其国人所授,价遂倏涨,然实无稽之谈也。至今日制器尚盛,实则胎质粗下,远不及潮阳,合浦(潮阳、合浦其瓷质甚白,类似醴陵,然名不出于省外,无良工故也),吾粤殊贱视之。徒以其历史甚古,曾出良工,省外遂颇重视,谚所谓“物离乡贵”者非欤?
  前所述诸窑:柴、汝、官、哥、定暨章窑、均(钧)窑,皆鼎鼎有名者也;若建、广二窑则别成系统,亦足自树一帜焉;平阳、耀窑、磁窑亦杂窑之有名者。此外尚有诸窑,统名杂窑,亦曰小窑,兹约举之:仿柴者曰东窑、宋建于东京,东者所由得名也;仿汝者曰唐邑、曰邓州、曰河北;仿官者曰余姚;仿龙泉者曰丽水,仿定者曰吉州、曰宿州、曰泗州。总之宋代杂窑不外取法诸大窑,辗转仿效,其佳者每致乱真,而胎质、釉汁之精粗,明眼人不难判别也。虽同一宋器,而价值则远逊矣。

元瓷

  元代制瓷亦有多窑,然其名不著,统称曰元瓷而已。近流行之元瓷,皆元时山西、河南一带所制者,若南省所制,纵有发现,大都以宋末目之,而元瓷之名始殆专属之仿均带紫之品矣。此制品多作天蓝色,兼带紫斑,以成鱼、蝶、蝠等形者为贵,不带紫者,常品也。河南制者系元代初年之物,胎、釉、色泽与宋均(钧)所差无几。潞安制者系元代中年之物,其胎系半瓷半瓦,釉比初年略觉透亮。蒲州制者亦元代中年之物,釉亦略透亮,唯红斑之中带有葡萄紫色耳。
  元瓷之天蓝色者与均(钧)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元瓷之釉厚而垂,均(钧)釉则厚而匀;元瓷之紫聚成物形,宋均(钧)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纹,浅处仍见水浪,宋均(钧)则浓淡深浅皆混然一律。此其所以异也。
  元瓷真者,无论瓷胎、瓦胎,其体皆重,其性极坚。瓦胎者,其色虽似瓦而仍带半瓷质。瓷质者,其质虽似瓷而仍略带瓦质。伪者之胎,则或纯乎瓷,或纯乎瓦,与真者迥不侔矣……


(本文作者为《饮流斋说瓷》作者,民国时期学者)
(期刊责编:王可苡)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11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