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未落年款的齐白石写意画(下) —鉴定与断代

时间:2017-03-29 09:08:31 来源:《荣宝斋》2016年05月刊 作者:杜 锋   0

  在前文中,笔者采用对比法,以有记年款的齐白石作品款书的笔性为主要标准,对不同时期白石记年款的题写特征鉴定归类。本文将运用以上方法,并结合绘画特征等其他因素,从大量未落具体年款的齐白石写意画中筛选几十张经典作品,对其进行较为科学的断代。例举分析白石画的年代特征,对研究白石绘画艺术的演变与发展及实际鉴定与收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对部分落齐体楷书未写年款写意画的断代

  齐白石使用齐体楷书题款的写意画不算太多,其中也有无年款的,白石的齐体楷书从他四十多岁到七十岁,书写变化不太大,所以对白石没有年款用齐体楷书题款写意画的断代,就不能完全以题款的书法为主要依据,必须结合白石写意画风格的演变来断代。

图1 齐白石 罗汉北京画院藏
图1 齐白石 罗汉北京画院藏

图2 齐白石 罗汉 北京画院藏
图2 齐白石 罗汉 北京画院藏


图3 齐白石 罗汉 北京画院
图3 齐白石 罗汉 北京画院藏
 
  北京画院收藏有三张白石源于相同底稿的《罗汉图》(图一—图三),图一(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一二年』)用齐体楷书落款为:『齐璜用我家本恭绘第一回。』图二(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二五年』)用齐体楷书落款为:『齐璜恭绘。』图三(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三○年』)落常见的行书款:『齐璜造像存我家本。』笔者以此行书款比对白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书款,发现与齐白石一九二七—一九三九年行书款(见上文)中一九三三年行书款的笔性最接近,罗汉衣纹的勾勒用笔也是刚中见柔、轻重对比强烈、带有木雕味,故图三大约画于一九三三年;那么图一和图二画于何时呢?有一张白石《菩提罗汉图》(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二十年代中期』),其中的罗汉与以上三幅罗汉造型相似,落行书款:『无我如来座,休问弥勒龛,解寻寂寥境,到眼即云昙。心出家僧齐璜制此供奉。』白石在这里自命『心出家僧』,表达了对金农的崇敬和对佛教的向往。根据白石题款的书风判断此画应画于二十年代,仔细比对发现与齐白石一九一九—一九二六年行书款中一九二○年的行书款的笔性最为接近,故此《菩提罗汉图》大约画于一九二○年。此图比对图一,发现两画在笔性上更接近,故笔者推断图一应该画于一九一九—一九二○年间,早于《菩提罗汉图》。而比对图二与图三,发现二者衣纹勾勒的笔法最接近,用笔的柔和度要高于图一,故笔者推断图二应画于三十年代早中期。

二 对部分齐白石落行书款但未写年代写意画真迹的断代

图4 齐白石 山水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
图4 齐白石 山水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

图5 齐白石 四季山水之秋景 1919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图5 齐白石 四季山水之秋景 1919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⒈《山水》(图四),某出版物将此定为『约一九二二年』。此画构图别致巧妙,平远中带有雄伟险绝,近山的画法用小披麻皴、细笔勾勒的水波纹,用笔都如细刀雕木,具有强烈的木雕质感。水波纹画得自然生动,疏密与留白都恰到好处,使观者感到了粼粼波光和大江大湖的宽广浩淼,一片笔直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构成了近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有白石一九一九年记年款《四季山水》,图五为其中之《秋景》,此画中左右两边矗立的山峰画法,用的虽然是折带皴,但用笔的力度与笔性和图四中的披麻皴最为接近。再比对白石一九一九年的题款(齐白石一九一九—一九二六年行书款),发现二者题款的笔性书风最为接近。从图四题款内容看,当时白石又回到北京,他的画『陈师曾外不识其中之三昧』,也符合白石一九一九年在京的境遇。综上所述,图四定于一九一九年画最为合适。另外,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一幅白石早年无记年用齐体楷书落款的《清风明月图》①,构图、画法、笔性都与图五相近,此画也应画于一九一九年。

图6 齐白石 竹鸟 1920北京画院藏
图6 齐白石 竹鸟 1920北京画院藏

图7 齐白石 墨竹图 1920中国美术馆藏
图7 齐白石 墨竹图 1920中国美术馆藏
 
  ⒉《竹鸟》(图六),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二二年』,比对中国美术馆藏白石一九二○年记年款的《墨竹图》(图七),就会发现两画中弯竹节的画法一致,《墨竹图》中的齐体楷书款应写于一九二○年,其他行书款应书写于楷书款之后、一九二○年稍晚之时。《竹鸟》款的写法也与二十年代初白石用笔的笔性相符。故图六约画于一九二○年。

图8 齐白石 墨梅北京画院藏
图8 齐白石 墨梅北京画院藏
 
  ⒊《墨梅》(图八)在某出版物中被标注为『约一九一七年』,此画落款的书法写得细劲、光滑、峻拔,无一笔柔弱与犹豫,与白石一九二一年的款书(齐白石一九一九—一九二六年行书款)用笔力度最为接近,故笔者推断此画大约画于一九二一年。

图9 齐白石 茨菰北京画院藏
图9 齐白石 茨菰北京画院藏
 
  《茨菰》(图九),此画也被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一七年』,比对落款的书法,更接近于上幅《墨梅》,也大约画于一九二一年。

图10 齐白石 白菜北京画院藏
图10 齐白石 白菜北京画院藏

图11 齐白石 白菜蘑菇竹笋 1921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图11 齐白石 白菜蘑菇竹笋 1921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白菜》(图十),此画在某出版物中标注为『约一九二○年』,但比对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白石一九二一年记年款的《白菜蘑菇竹笋》(图十一),发现这两张画无论从落款的书法还是画的造型、笔墨,都极其相似,只不过一个是设色,另一个是水墨,故图十应画于一九二一年。

图12 齐白石 红梅 北京画院藏
图12 齐白石 红梅 北京画院藏

图13 齐白石 寿桃 北京画院藏
图13 齐白石 寿桃 北京画院藏

图14 齐白石 瓜果 北京画院藏
图14 齐白石 瓜果 北京画院藏


图15 齐白石 牡丹双蝶图 1922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图15 齐白石 牡丹双蝶图 1922 湖南省博物馆藏
 
  ⒋北京画院藏有三幅齐白石仿赵之谦画的扇面,分别为:《红梅》《寿桃》和《瓜果》(图十二—图十四)。图十二被某出版物标为『二十年代』,图十三、十四被某出版物标为『约一九二九年』,三幅扇面都是白石仿海派大家赵之谦,画于二十年代。很多研究者认为齐白石受海派另一大家吴昌硕影响很大,却忽视了赵之谦的影响。其实,白石在画法上受赵之谦的影响要多于吴昌硕,白石用色的清纯就是源于赵之谦,而有别于吴昌硕的浑浊。图十二—图十四这三幅扇面,无论画面的笔墨设色还是题款的笔性,都非常一致,应画于同一时期。笔者的第一感觉是二十年代初,经比对发现其画法和落款的书法,与白石一九二二年画的《牡丹双蝶图》(图十五)最接近,和齐白石一九一九—一九二六年行书款中一九二二年落款的笔性也很接近,且图十五的画法、设色也是受到了赵之谦的影响很深。故此三幅扇面大约画于一九二二年。

图16 齐白石 豇豆丝瓜图 北京画院藏
图16 齐白石 豇豆丝瓜图 北京画院藏
 
  ⒌带有赵之谦画法风格的还有私人收藏的《鸡冠花》,某出版物标注为『三十年代』,落款:『白石山翁制』;《豇豆丝瓜图》(图十六),某出版物标注为『约一九二九年』,落款的内容和笔性都相同。经比对,两图落款的书风最接近白石一九二三年款(齐白石一九一九年—一九二六年行书款),故此两幅图大约画于一九二三年左右……

(本文作者系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期刊责编:李 腾)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荣宝斋》2016年05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