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法老•王 —古埃及文明与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巡礼(上)

时间:2017-06-21 14:55:20 来源:《艺术品》2016年10月刊 作者:陈 刚   0

  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由南京博物院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展览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隆重展出。作为南京博物院2016年度最为重要的特展之一,展览在文本确定、展品选择等层面从观众的角度进行了诸多考量。
  “法老•王”展览旨在讲述两个东西方古老文明背后的故事,因此,展览文案提出了关于两个文明的诸多问题:为什么追求不朽进入另一个天堂是古埃及人的普遍信仰?为什么汉帝国的诸侯王们普遍接受死后升仙而永生的思想?为什么诸侯王们不计工本制作玉棺、金缕玉衣来保证自我不朽?


 
  就古埃及文明而言,本次展览主要以饮食、饰品、妆容、信仰等不同专题,通过古埃及墓葬中出土的精美文物,描绘了古埃及法老与贵族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从而帮助观众从当时人的立场理解古埃及的日常生活。
  虽然古埃及文明早已远去,但是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可以从壁画雕饰中了解当时种植收获庄稼的方式;可以从墓葬随葬品中了解当时的家具、陶器、珠宝和织物等;可以从考古发掘资料中了解哪些物品是专门用于陪葬,哪些物品是当时实际使用等。
  就中国汉代文明而言,本次展览则以饮食、乐舞、饰品、妆容、养生保健等不同专题,通过西汉江都王陵、楚王陵、广陵王陵等高等级墓葬出土的精美文物,描绘出西汉王室贵族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从而帮助观众以当时人的立场全方位理解汉代日常生活。
  汉代距今两千年左右,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可以从炊器、食具、酒具等了解汉代饮食的日常状态;可以从舞蹈俑的曼妙身形领悟汉代乐舞的风尚;可以从墓葬中出土的项链、佩饰窥知贵族的时尚;还可以通过专门为墓主人陪葬而制作的物品中理解汉代丧葬习俗。
  为什么在汉代人们普遍追求不朽?为什么汉代的王室贵族们不计工本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追逐自我的不朽?与通过本次展览,这些问题都做了解答。与古埃及文明一样,现实世界丰富的物质享受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追逐是汉代人追求不朽的原始根本因素。
  以上是对展览内容与思路的简介,下面将重点介绍本次展览的部分精品,供各位读者赏析。

​彩绘人形棺盖板木头、石膏、油漆
彩绘人形棺盖板木头、石膏、油漆
  第三中间期
  第21王朝中期
  公元前1069—前1000年
  长16.4厘米、宽37厘米、深13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彩绘人形盖板,蓝色的假发分垂于胸前,额头上扎着发带。双手交叉抱于胸下,双手上方画着一只张开翅膀的圣甲虫,下方也是一只圣甲虫,只是左右各有一扬起翅膀的女神;再往下画着张开翅膀的女神努特。下半身的彩绘以字符条隔为两栏四行共八小块。第一行的两块各自描绘了一位身着拉美西斯时代服饰的女士在拜祭欧西里斯的场景,女士姓名和称号;第二行是两幅对称的画各自画着荷鲁斯戴着皇冠;第三行左边那块画着欧西里斯与伊西斯和奈芙蒂斯,右边画着阿拜多斯神左右各站着西方女神和伊西斯;第四行又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的左右两块画景中各自画着荷鲁斯的两个儿子,他们均面朝棺材外侧方向坐着,下部的左右两块则分别画着公牛形象的爱神哈索尔。

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
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
  木
  罗马帝国早期
  约公元1世纪
  高46厘米、宽28.2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本件木乃伊面罩面部鎏金,前额刘海儿呈卷曲状,头发饰有彩绘,颜料有轻微斑驳,顶部灰泥剥落。头戴的假发套形如秃鹫女神张开着翅膀覆盖在头部,从脸颊左右两边垂至胸前,上面分别画着伊西丝和奈芙蒂斯跪在金圣书上,各自对着面前的一具小木乃伊哀悼,再往下分别画着三位坐着的圣人。
  面罩背部绘有红色勾边的发带,发带的两端各自延伸出一条蛇,象征瓦吉特女神。发带下面绘着一具站立着的木乃伊。
  公元前2000年,彩绘木乃伊面罩非常常见(用石灰、亚麻、纸莎草),整具木乃伊都封在木乃伊棺内。但是到了公元前332—前30年,这种面罩又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其他身体部位都缝有相应的木乃伊面具。

豺狼形阿努比斯像
豺狼形阿努比斯像

 
  彩绘、木质
  舍易斯时期,可能是第26王朝,约公元前664—前525年
  高24厘米、长21厘米、宽8.5 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豺狼身形细长,却呈现阳刚之气。全身绘成黑色,颈部(有可能连同耳部)最初有金属片覆盖,耳朵尖端断裂,身体底部自胸部起有明显长条裂痕,尾巴独立成件。该神祇可能出自埃及南部的法尤姆。神龛形底座为现代修复时安装。
  相传,奈菲尔提斯把奥西里斯灌醉后生下阿努比斯,由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养大,奥西里斯被塞特杀害肢解后,他发明了用木乃伊的办法保存奥西里斯的身体,并帮助父亲奥西里斯复活,因此被称为木乃伊保护神。奥西里斯复活后成为冥王,阿努比斯则成为冥王的助手。阿努比斯有时直接以胡豺形象出现,有时被描绘成一位长着豺头的男性,竖着耳朵,手执生命之符安柯和权杖。阿努比斯最初是冥界之王,然而随着人们对奥西里斯的崇拜,他变成了引路者。阿努比斯的主要职责是死者在阴间的引路人,用死者的灵魂与玛阿特(真理、正义与法律的女神)的羽毛在天平上对比。如果灵魂与羽毛一样轻,阿努比斯就带他去见奥西里斯,否则将它喂给阿穆特(头是鳄鱼,上半身是狮子,下半身是河马)。 因为阿努比斯是处理尸体这一行的祖师爷,所以古代埃及制作木乃伊的师傅们工作时,必须配戴豺头面具,以求可以获得阿努比斯的庇荫。阿努比斯信仰很可能是由前王朝时期的胡狼崇拜发展而来。而豺崇拜或许和人们经常在坟地看到尸体被胡狼拖出有关,希望借由对豺的膜拜,使它转为尸体的保护神。

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 一组
卡诺匹斯罐(Canopic jar) 一组

 
  石灰岩
  后埃及时期
  公元前664—前332年
  高20.3 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后有来生和重生。因此人们也很用心地保护死者的重要器官,器官从身体内取出后小心地用泡碱(防腐者使用的一种天然防腐剂)处理,并放在被称为卡诺匹斯罐的容器里。从新王朝(公元前1550—公元前1069年)时期开始,卡诺匹斯罐的塞子做成了与荷鲁斯四个儿子相应的人或动物的形状,分别是狒狒头形的哈匹(Hapy),鹰头形的凯伯塞努夫(Qebehsenuef),人头形的伊姆塞特(Imsety),犬头形的杜瓦姆太夫(Duamutef),它们分别保护死者的肺、肠、肝脏和胃。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雕像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雕像

 
  花岗石
  托勒密时期
  高63.5厘米、宽33厘米、深26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本件真人尺寸黑色花岗岩半身女士像,被认为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七世雕像。女士头戴层层编成小辫的三股分假发,齐刘海儿,脸颊两边的发辫各自由三根发带扎成一束垂于胸前。额头上方扎着一条发带,发带以浮雕形式雕刻而成,正中部分刻着蛇形标志,已破损。女士头顶残留有一头冠的底托,但无法据此估计头冠类型。头像背部有一柱高至头顶,应为支撑头冠所用。面部较平,鼻子略见方。这种四方形下巴和稍稍下弯的嘴角被认为是公元前一世纪时的典型面部特征。双臂均残缺,胸部以下破损。
  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是古代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她在古代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

女吟唱者木乃伊
女吟唱者木乃伊

 
  残余干化的骨头、皮肤和亚麻
  第三中间期
  第21王朝末期、第22王朝初期
  约公元前1069—前945年
  长157.5厘米、宽38.1厘米、深25.4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经高分辨率CT扫描可知,该木乃伊主人为二十多岁成年女性。全身未见明显病灶,也无伤口痕迹。木乃伊棺木上的字样可知,该女性生前为一吟唱者。安大略博物馆的埃及学家盖尔•吉普森(Gayle Gibson)曾为其取名为贾丝婷(Justine),但后来吉普森在棺木上又发现极为隐蔽的“Nefer-Mut”字样,由此可知其真名为乃法尔-穆特。
  木乃伊中没有陪葬品,由十八层麻布包裹。逝者双臂松开,双手合于腹部,但手指并未相扣,而是微曲张开。在做成木乃伊时头部并未被取下,但其腹腔、胸腔、咽喉和口腔中的所有脏器均被摘除。四肢均被单独包裹。口中有四颗牙缺失,这四颗牙有的被放在外层包裹布中,有的在腹腔尾部。

猫木乃伊
猫木乃伊

 
  动物纤维、亚麻
  罗马帝国时期
  约公元前30—公元395年
  长51厘米、 宽13厘米、深13厘米
  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在整个古代埃及历史中,彩陶器和其衍生产品玻璃被广泛的作为石质珠子和坠饰的代替品。它既可以作为日常的装饰珠宝,也可以为死者佩戴。串珠宽领项圈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仪式重要性的埃及装饰。这种装饰通常用金和其他罕见的石头制成。它由蓝色、黄色、绿色、白色和红色的彩陶珠组成。四排彩陶珠子代表着果实,叶子和花。第一排是蓝色、黄色和红色的枣;第二排是蓝色的葡萄;第三排是绿色的叶子;第四排是黄色和白色的莲花花苞。两头是莲花彩陶。
  起初,项链由一根细绳串起一些相同或不同材料的珠子连接而成,并常常在下端垂吊护身符、珍珠、贝壳、环圈及筒形珠子等。后来,出现了把很多根串珠合并起来而构成的项圈,这些漂亮的项圈大体仿效花环、果环和叶环的样式。根据每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项链或项圈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地位显赫的人的项圈多是由金银制作。这种项圈象征着死后的复生和多子,希罗多德曾把最有名的莲花称为“埃及的露特丝”,意思是“埃及之花”。莲花象征着纯洁、节操和高尚的品格,成为忠贞与爱情的代名词,埃及人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还举办莲花节,赏莲花,买莲花,交流对莲花的感受,吟诵有关莲花的诗歌。青年男女还通过莲花来择偶,将莲花作为爱情的信物。此外,埃及的不少建筑都刻意建成莲花的造型。莲花每天花开花落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从此项圈的莲花装饰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那种今生与来世无尽延续的古老观念。

(本文作者为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
(期刊责编:杨元元)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6年10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
上一篇: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