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一九三四:胡适遇上晏少翔

时间:2017-06-28 09:33:18 来源:《荣宝斋》2016年10月刊 作者:初国卿   0
1981年5月11日至7月中旬为辽博临摹唐韩幹《神骏图》
1981年5月11日至7月中旬为辽博临摹唐韩幹《神骏图》
 
  一九三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下午,时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胡適到辅仁大学演讲,演讲前由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美术系主任溥雪斋等陪同,特地参观了辅仁大学美术系举办的毕业生画展。那一天,站在绿杨荫里的美术系毕业生晏少翔和同学们看着胡適在校长老师等的簇拥下走进二楼的展览厅,但他如何也想不到,大名鼎鼎的胡適之先生在展览厅里竟然看中了他的毕业作品《梧桐仕女图》。后来有老师向他解释说,你那梧桐树下的仕女很像胡博士早年喜欢的小表妹,因为过不了小脚夫人那一关,只好劳燕分飞,如今画中相见,自然异常喜欢了。但晏少翔还是有些想不通:怎么画中梧桐树下的仕女就成了小表妹,我的画真有那么好吗?



  晏少翔当然不会明白胡適的心思。这一年胡適四十三岁,晏少翔还只是二十岁。在当天的日记里,胡適这样写道:『四点到辅仁大学演讲。讲完后,与Dr.Fischer同到我家中小坐,谈怎样提倡德文事。』他在日记中没有写参观画展之事,更没有写《梧桐仕女图》的事,因为一向谨慎的胡適,可以在日记中埋下感情的草蛇灰线,但绝不会轻易吐露一丝玄机。而在晏少翔,直到二十世纪末,他也不清楚令胡適心仪的那位画中人到底是谁,尽管他与胡適的这位『小表妹』还在一个城市里生活了十三年。

1924年7月12日《北洋画报》刊发的晏少翔《梧桐仕女图》
1924年7月12日《北洋画报》刊发的晏少翔《梧桐仕女图》
 
  据晏少翔后来回忆,胡適参观画展的第二天,曾任辅仁大学校长秘书的台静农先生来到美术系,通过系主任溥雪斋先生,特意约见他。台静农对晏少翔很客气,让座端茶,然后以商量的口吻说:你知道,昨天適之先生来看你们毕业生画展了,他在你的《梧桐仕女图》前站立了好一会儿,很是喜欢这幅画。他有意收藏,不知您可否转让,给多少钱合适?
  听了台静农的话,晏少翔马上从沙发上站起来说:『不不,適之先生喜欢,我就送他了。这事请老师做主就是了。』在晏少翔看来,胡適能喜欢他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作品,那是很荣幸的一件事,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况且胡適还是辅仁大学的校董,自己不止一次听过他的课。胡適在课堂上说的『孙悟空有能耐就是因为他能变』的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让他觉得绘画也得变,不能一味死学古人,那才会有出息。听了晏少翔的话,台静农也很高兴,连说:我替胡先生谢谢您,也替陈校长谢谢您。
  台静农先生当时也只有三十一岁,但他早在二十一岁时即考取北京大学旁听生资格,与『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一起在北大旁听;二十三岁时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为研究生;二十四岁时在北京与鲁迅、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曹靖华等成立『未名社』,发行《未名》与《莽园》两种期刊,并与鲁迅成为密友;二十八岁时曾应陈垣之邀,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副教授兼校长秘书。胡適是他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一九三五年到厦门大学文学院任教授就是胡適推荐的。

晏少翔2002年再作《桐荫仕女图》
晏少翔2002年再作《桐荫仕女图》
 
  台静农治学严谨,在文学、艺术、经史等多种领域涉之甚深,并以人格耿介、文章书画高绝驰名。有《静农论文集》《静农书艺集》《台静农散文集》《台静农短篇小说集》等行世。他于一九四六年赴台湾,后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台期间与张大千、张学良、张群等交厚,一九九○年逝世。他逝世那年我曾问过晏公对台静农的印象。晏公说那人极好,温文尔雅,忠厚、正直、笃实。擅篆刻、绘画,尤其是书法,篆、隶、草、行、楷诸体皆精,让人称道。晏公说辅仁大学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台静农,后来打听,说他是一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抓到监狱里去了,经过蔡元培、许寿裳、马裕藻、沈兼士等知名人士费了好大劲才营救出来。
  那次与台静农相见,晏公想询问胡適之先生为什么会对《梧桐仕女图》如此偏爱,他的小表妹跟他又是什么关系?但一想这涉及到先生隐私,凡事分寸拿捏恰到好处的晏少翔最终还是将这个疑问留在了心里。
  经过台静农的手,胡適终于拿到了《梧桐仕女图》,以后的岁月,不知他在一个人的时候面对画中人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但他没有忘记辅仁大学那个美术系的毕业生,那个能画出梧桐树下他心中人气质神态的青年画家。


  
  胡適或许有所不知,在当时的北京画坛,晏少翔已非同一般。他虽然只有二十岁,却已在京城画坛崭露头角。十岁时入京兆国风小学,与张其翼为同班同学;十二岁时考入北京市五中,从赵梦朱学习花鸟画,并开始临摹梁楷《白描十六应真卷》,练习人物线描;十五岁时大量临摹《历代名贤》《历代功臣》《历代仕女》等图稿,苦练高古游丝法;十七岁参加金北楼先生创办的『湖社画会』;十八岁考入辅仁大学美术系,受教于赵万里、周作人、沈尹默、袁励准、溥雪斋、陈缘督等大家;在校期间,曾与溥雪斋一起作画,相互补景,毕业展览中就有他和溥雪斋一起创作的《兰石图》。同时牵头与季观之、钟质夫、金哲公、王心竞、金禹民、李珉等成立『雪庐画会』,定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扇展和画展。还在辅仁读书的时候,他画的扇面人物画就在隆福寺画店出售,每幅银元五块,比同店销售的齐白石草虫扇面还多卖一块钱。

晏少翔 摹宋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
晏少翔 摹宋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 局部
 
  台静农告诉胡適,《梧桐仕女图》是晏少翔相送的,这让胡適很感动。如何感谢这位青年画家,胡適想来想去,于是找出了十二年前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適文存》四卷四册,在每一册的扉页上都题了一段话,落了胡適之的名字,还郑重地钤上了印章。
  那是七月初的一个早晨,夏日的阳光早早地照射到北京东城区大佛寺东街附近的刚察胡同里,草树上的露珠还未晞落,太阳就已很晒人了。住在刚察胡同八号的晏少翔还没吃早饭,就听有人在敲门。他打开门一看,是一位胖胖的男人,身后还跟着一位苗条好看的女子。胖男人见了晏少翔,略略哈腰地说:『我叫傅斯年,胡適之先生给您捎来几本书。』说完将四册《胡適文存》递给了他。
  晏少翔听完有点不大相信,眼前这位捎书人竟是『傅斯年』。想当年,傅斯年的名字在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中如雷贯耳。他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早年与胡適一起提倡白话文,为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几年前受蔡元培校长之聘,组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专职研究员兼所长,学贯中西,耿直敢言,人送外号『傅大炮』,是一位在中国政坛与学界掀起过滔天巨浪的重量级人物。但眼前这位胖子确实就是傅斯年,他是胡適的学生和忠实的追随者,替胡適捎书自在情理之中。他还告诉晏少翔:我也住在刚察胡同,你是八号,我是二号。噢,原来他们还是邻居。一个月后,傅斯年结婚,晏少翔从报上得知,新娘是俞大维的妹妹俞大彩,正是那天早晨送书时傅斯年身后那个苗条的好看女子。那一年傅斯年三十八岁,俞大彩三十岁。

晏少翔 临唐韩幹《神骏图》 局部
晏少翔 临唐韩幹《神骏图》 局部
 
  正好大学毕业无事,四卷本的《胡適文存》让晏少翔一口气读完。直到七十多年后,晏少翔仍清晰记得书中的内容。卷一是『论文学的文』,卷二和卷三是『带点讲学性质的文章』,卷四则是『杂文』——杂散的文字。《胡適文存》是胡適学术研究中的精华,在当时曾一版再版。晏少翔说,那时候陈西滢在报纸上推选新文学十部杰作,《胡適文存》位列其首,郁达夫的《沉沦》、鲁迅的《呐喊》和郭沫若的《女神》都在后面。读完了《胡適文存》,晏少翔觉得自己一下长进了不少。他将那四册《胡適文存》恭敬地放在书柜正中,有同学来看了都羡慕不已。他私下还曾仿照当时的作家章衣萍创造的学界最流行的口吻向同学吹牛:『我的朋友胡適之。』
  

  
  自从读了『我的朋友胡適之』的《胡適文存》,晏少翔在学养积淀与创作境界上似乎有了一个质的提高,个人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一年的七月三日,有中国传媒界『北方巨擘』之称的隔日刊《北洋画报》第一一○九期刊发了溥雪斋与晏少翔合作的花卉,此作品为『灭蝗赈灾书画展览会出品』,所售款项交予灾区,作为赈灾之用。

晏少翔 羲之观鹅图
晏少翔 羲之观鹅图
 
  七月十二日,《北洋画报》第一一一三期刊发了晏少翔的《梧桐仕女图》,几乎占了一个版面。图下的作品说明写道:『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专科本届毕业生晏少翔作品(曾在远东中日联合会展览,现为胡適之所得)。』此图为绢本,四平尺左右。画面为梧桐树下,玉簪花前,疏竹掩映的灵璧石畔,立一高髻团脸的古典仕女,她低眉敛目,半是出神,半是幽怨,仪态旖旎,风姿绰约。其形其神,确与胡適绝世烟霞里的『心头人影』很相像,和他当年婚礼上的伴娘『小表妹』很神似。原作上有溥雪斋的题款,但在画报上已难以辨识。
  十月九日,《北洋画报》一一五一期又刊发了晏少翔所绘的《货郎图》。
  《北洋画报》为当年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画刊,能在此刊上连续发表美术作品,确为罕见。或许是晏少翔在《北洋画报》的影响,或许是胡適收藏其画的后续效应,从一九三四年下半年以后,晏少翔在北京画坛上风生水起,不仅在中山公园举办个人画展,还成为金北楼创办的京津画派最重要的组织『湖社画会』的评议。京门许多贵胄之家也纷纷请他上门为子女授课,傅经波的女儿傅铎若,詹天佑的孙女詹树仪,后来成为著名京剧名家的言慧珠,去台湾的著名画家李景兰都是那个时候拜晏少翔学习古典人物画的,人称『晏氏四大女弟子』,一时间成为京都画坛佳话。

晏少翔 临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晏少翔 临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第二年的五月,晏少翔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成为该院第一届研究生,授课老师是黄宾虹和张大千。他至今仍藏有一份当年黄宾虹记的学生名单,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萧建初、田世光、孙云生、陆鸿年、俞致贞等都是这一届的研究生。正是在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他与张大千结下深厚友谊,『七七事变』后,张大千南行,特地送他石鱼化石,后来他的画室名『石鱼居』即与此事相关。
  一九四八年,胡適经上海到美国,临走前与『小表妹』曹诚英话别。四年后,曹诚英从复旦大学调到沈阳农学院,又过四年,晏少翔从北京来到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他和当年的『画中人』曹诚英同城十三年,但是无缘相见。我总在想,如果他们两人有缘,晏少翔能为曹诚英造像,那当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一桩佳话。
  然而在沈阳,在那个人所共知的政治氛围里,晏少翔对他与胡適这段交往包括认识傅斯年、台静农等绝口不提,因为胡適和傅斯年曾是毛主席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新华社论里点名批判过的。包括那四册《胡適文存》,左藏右掖了十几年之后,也终于在『文革』中烧掉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晏少翔才知道胡適的『小表妹』是谁,于是他看了早在三十年前就去世的『小表妹』曹诚英教授的照片,又画了一幅《梧桐仕女图》。遗憾的是他已九十高龄,很难画出当年的韵味了。有人说画仕女美丽的开脸一般都是六十岁以前的事,看来大概不差。

晏少翔 《张立本女吟》诗意图
晏少翔 《张立本女吟》诗意图
 
  自从告别曹诚英,离开上海的胡適再也没有回到大陆来,一九六二年他逝世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据晏少翔的同龄好友,胡適的朋友和老乡,当年曾与张瑞芳演过《放下你的鞭子》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郑曾祜回大陆讲,胡適曾一直带着那幅《梧桐仕女图》,在美国时还向郑曾祜打听晏少翔的情况。
  二○○二年和二○一○年我曾两次到台湾探访胡適故居,故居中不见那幅《梧桐仕女图》。为此我曾询问『中研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胡適故居主任潘光哲先生,他说也没见过此图,看来此图下落将成谜案。二○一三年,晏少翔度过百岁生日,此时的晏公仍然能画工笔,还能上网,这在中国美术史上堪称奇迹。此时,胡適先生已逝世五十一年。我去看望晏公,闲谈间,他又说起了胡適。我告诉他,在二○一三年的沈阳甚至中国,你老人家最有资格讲那句最有名的话:『我的朋友胡適之。』
  二○一四年一月十六日,晏公仙逝。当天我曾作《哭晏公少翔先生八首》,其中一首写道:『南湖小院忆初逢,话古谈今韵致通。励准文章溥伒画,同赢胡適意千重。』最后一句就是指他与胡適之关系。如今,晏公已离开我们两年多,他的墓是我选定安排的,在蒲河源头的观陵山艺术园林,四围岚秀湖清,一如他笔下的青绿山水。

(本文作者系辽宁省散文学会会长、沈阳文史馆馆员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6年10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