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神秘之光:玛雅文明

时间:2016-12-01 17:01:57 来源:《艺术品》2015年2月刊 作者:佟春燕   0
  2014年11月13日,来自墨西哥的“玛雅:美的语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墨西哥总统培尼亚和夫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展览是墨西哥培尼亚总统来华国事访问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搭建了新的桥梁,为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古老的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
  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曾活跃于今天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地区,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三个阶段,并于公元3至9世纪达到鼎盛。近两千年的玛雅文明,玛雅人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庄严肃穆的城堡、宏伟壮丽的神庙与殿堂、高大巍峨的阶梯金字塔、精美独特的石雕艺术、工艺精湛的陶器和祭品,还留下了精确的数学与天文体系,以及艰深复杂的象形文字。在热带丛林的复杂生存环境中,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隔绝的情况下,玛雅人创造并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留下了无数绚烂多彩的瑰宝与未解之迷,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如一道绚烂的彩虹,美的震撼人心。
  “玛雅:美的语言”展览以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玛雅文明,汇集了墨西哥二十家博物馆的精品,展出的238件展品以建筑、日用品、冥器或祭祀用品为主,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展示了玛雅人的“身体之美”“服饰之美”“动物之美”和“神灵之美”,描述了玛雅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动物和神灵之间的奇妙关系,生动诠释了玛雅人的生命观和宇宙观。中国观众可以“叩问丛林”,欣赏到别样的玛雅文明之美,品味到玛雅人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玛雅:美的语言”展览内景
 


图1 石雕玛雅天使像
后古典期(公元900—1550年)
高76厘米,宽112厘米
墨西哥尤卡坦州奇琴伊察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奇琴伊察博物馆

  此雕像呈仰卧状,头微转,手肘撑地,双腿弯曲,手掌置于腹部,形成一个可以放置祭物的平面。在奇琴伊察地区,这类雕塑被命名为查克穆尔(玛雅语“红色爪子”之意)。

  1502年,哥伦布最后一次远航到达美洲,他被一件精美的陶盆吸引,卖主告诉他,这件陶盆来自“玛雅”,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听到这个神奇的名字。1511年,一艘西班牙船只在尤卡坦半岛东部失事,12名幸存船员在尤卡坦半岛偶遇玛雅人。其中5人被玛雅人当做祭品奉献给神灵,这是欧洲人与玛雅人的最早接触。(图1)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1521年墨西哥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62年7月,西班牙传教士迭戈•德•兰达在马尼城的中心广场下令焚毁数以千计的“偶像”和成千上万的玛雅象形文字书籍,声称里面充满了“迷信和魔鬼的谎言”。此次的马尼城焚烧事件使玛雅文明记载几乎完全失传,仅有三部手抄古籍的部分章节被保存了下来。这场文化浩劫,将璀璨的玛雅文明推入幽黑的历史深渊,也为后人探寻玛雅文明设置了重重障碍。虽文字记载基本缺失,但神秘的玛雅文化仍吸引了不少旅行者和学者的注意。从1550年开始,不断有人去探访玛雅遗迹,并记录下当时玛雅人的生活习俗。1839年至1842年,美国人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和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先后考察了科潘、帕伦克、玛雅潘、奇琴伊察等玛雅遗址,出版了《中美洲、恰帕斯和尤卡坦旅途见闻》及《尤卡坦旅行纪闻》,这两本书成为玛雅考察与研究史上的分水岭,也使人们对玛雅历史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更为深入的探索。随着考古学家对玛雅文明遗址的不断发掘和整理,玛雅文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陶塑、石雕等器物上留下了玛雅人点点滴滴的历史记录,玛雅人不再神秘,他们与其他民族一样,关注自身,关注生命历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图2 泥塑男子头像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32厘米,宽16.5厘米,厚17厘米
墨西哥尤卡坦州艾克巴拉姆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感通宫地区人类学博物馆

  男子佩戴头饰,脸部有划痕且头颅变形,这是因审美原因而进行的美容整形。古代玛雅人视扁平状头型为美丽的标志,为了使头部达到这种美,他们使用夹板工具来改变头部的形状,使头部变宽或变窄,变长或变高。玛雅人主要利用新生婴儿头骨的柔软性和弹性来对其进行塑形,这种做法并不会使头骨变小,在不影响大脑发育的情况下让头颅内部组织向没被挤压的地方转移。通常,玛雅人将刚出生四五天的婴儿平放在一张用稻草做的小床上,让他面朝下趴在床上,在前额和脑后分别放置一块夹板,用两块夹板夹住婴儿的头部,直到他的头部变成扁平状。


图3 陶女俑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23.8厘米,宽14.7厘米,厚7厘米
墨西哥坎佩切州海纳岛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坎佩切地区博物馆

  陶俑塑造了一位站立的贵族女性,她身穿长裙,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牙齿经过打磨。玛雅人普遍从15 岁开始就进行牙齿整形,其形式有打磨牙齿和对牙齿进行局部穿孔。他们使用石头、木头或其他坚硬的工具磨牙,通过添加水和石英粉等研磨物质不断摩擦牙齿表面来达到希望的效果。
  玛雅艺术作为古代美洲最成熟和美丽的艺术,被誉为“北美洲的古希腊艺术”。16世纪,西班牙人将古玛雅人的“手抄古籍”付之一炬,古玛雅文化与现代人沟通的媒介缺失了。时至今日,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将玛雅艺术品作为解读玛雅文明的语言,构建起一条新的媒介之路,让中国观众得以了解古玛雅人的世界。这些玛雅艺术品将成为一种表达玛雅人思想的符号系统,将逝去的玛雅文明鲜活地带回到现代。
  对玛雅文明,人们总是充满疑惑与猜想,它的兴盛、衰亡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有关玛雅文明的展览曾经在北京、上海、陕西等地举办过,多以精品展为主,关注点多为玛雅文明在天文、历法、文字、建筑等方面的成就。而此次“玛雅:美的语言”通过“身体之美”“服饰之美”“动物之美”和“神灵之美”四个方面着重讲述玛雅人的日常生活,伴随玛雅人左右并提供生存所需的各种动物,以及他们所信奉的诸多神灵。展览注重诠释玛雅人对于自身、自然、信仰等方面的认知,展示出玛雅人对自身、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信仰观念。玛雅人的信仰反映了其对自然环境威力的崇拜,他们对自然神灵的膜拜既是保佑现实中人,也是对来世的保佑。因为,对玛雅人而言,人、动物、神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循环系统,“玛雅:美的语言”就通过玛雅艺术品清楚地“讲述”这样一个关系。“玛雅艺术品”还展示出玛雅人独特的创造力,既表现出玛雅人对于自身形象的精致刻画,还展现了他们非凡的想象力,他们创造了拟人化的神灵、动物、植物和鬼怪生物,通过陶塑、石雕、玉雕等另一种“语言”,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身体之美
  人是社会中最基本的个体,自古至今,人们都予以自身足够的关注,玛雅人尤其对自己身体的装饰美学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在整个中美洲,尤其在玛雅人的世界里,美始终是备受关注的事情,玛雅人每天都要修饰发型,在身体上敷彩;在节庆之时,更是要精心装扮一番。玛雅人视自己的身体为一幅画卷,在这幅画卷上,通过改变头颅形状,使双眼内斜视,纹面,整牙,在耳、唇、鼻等处穿孔佩戴装饰品等方式,刻画着自己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通过运用外力和忍受巨大的痛苦才能形成的美是玛雅人的追求,展现了玛雅人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是玛雅人文化认同与社会属性的外在标志。一些展品上雕刻的人物形象可以清楚地看到玛雅人对这种风俗习惯的记载。在我们看来,整形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玛雅艺术品对此过程的描述,特别是陶俑所展示出的面部表情却是平静与超脱的,让我们忽略了过程的痛苦,享受到的是身体装饰之美与和谐之情。
  扁平状的头型是玛雅人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审美倾向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我们可以看到扁平的头型以及束到顶部的头发,犹如玉米穗一般,这与玛雅创世神话中玉米制人的记述相一致,这是玛雅的民族标志。也有些专家认为,玛雅贵族阶层进行头部整形的初衷是为了追求与美洲豹体貌的相似性,因为美洲豹象征着统治者与贵族。考古学家对玛雅遗址出土的头骨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90%的头骨都被人为的挤压成扁平状。玛雅人视头部为“身体的顶棚”,着力塑造这里,以便更好地与神灵沟通。(图2)
  玛雅人是人类最早“种植”牙齿的民族。在公元前500年的玛雅文明遗址中曾发现过用黑石头雕刻人造牙的颅骨,还发现过种植的贝壳牙。他们运用彩绘或打磨、局部穿孔后填充黄铁矿、赤铁矿、绿松石、翡翠等物质进行牙齿装饰。在没有麻醉、止疼等医疗条件的时代,这种手术无疑是疼痛无比的,但无论男女,玛雅人都会欣然接受,这反映出此传统装饰习俗和身份象征对玛雅人具有的重要意义。(图3)


图4 丧葬面具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16厘米,宽17.5厘米,厚7.5厘米
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罗维洛萨诺卡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金塔纳罗奥研究中心

  此面具由玉石、贝壳和黑曜石制成,人像的头颅有明显变形,双颊不对称,眼睛呈内斜视,佩戴硕大的耳环。内斜视俗称“对眼”。古典时期的玛雅人不仅认为内斜视是美的特征,还由此联想到太阳神的面容。根据记载,玛雅母亲们常把一个松脂球系在小孩头发上,使之垂于小孩双目间,然后让小孩去看,从而形成内斜视。
 

图5 陶男俑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22厘米,宽8厘米,厚10厘米
墨西哥坎佩切州海纳岛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坎佩切研究中心

 
  陶俑塑造了一位趺坐、面部有明显划痕的玛雅贵族男子形象。他戴着硕大的头饰、鼻饰、耳环和串珠项链,身束缠腰布,肩披遮住后背的小披肩。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头饰上的那道蔚蓝迄今依旧明艳。


图6 侏儒陶俑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11厘米,宽7.5厘米,厚6.2厘米
墨西哥坎佩切州海纳岛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坎佩切研究中心

  此像塑造了一位年迈的侏儒形象,其戴有美洲豹头饰、耳环和胸饰,身束缠腰布。在玛雅人的宇宙观中,侏儒具有重要地位,其形象常常出现在玛雅造型艺术中。玛雅人认为,侏儒与超自然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联系,进而与神灵之间也有着特殊联系。他们通常盛装打扮,陪伴在重要人物身旁,并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


图7 泥塑老者头像
古典期后期(公元600—900年)
高33厘米,宽23厘米,厚19厘米
墨西哥恰帕斯州托尼那出土
现藏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托尼那遗址博物馆

  此像塑造了一位满脸沧桑的老者面孔,生动展现了一个已完成生命周期的人所具有的智慧与沉着。他的鹰钩鼻、硕大的耳环、华丽的串珠项链和朴素的头饰都被刻画得颇为生动。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玛雅艺术家可以用泥土制作出逼真的人物表情,以此来传达人物的情绪、个性和人格……

  
(本文作者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期刊责编:周 宇)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02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