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金鸡报晓 福瑞呈祥 —中国绘画作品中的鸡形象

时间:2017-08-22 15:23:10 来源: 《荣宝斋》2017年02月刊 作者:刘冠缨   0

一 鸡与绘画

  自古以来鸡就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画家们笔下鸡的风采千姿百态。我们在绘画上常见的绘有鸡的种类多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类别下。如原鸡属的家鸡、乌骨鸡,锦鸡属的锦鸡,雉属的雉鸡(又称野鸡),竹鸡,等等。雌鸡与雄鸡外形上不同,雄性羽毛比雌性要艳丽,因而更受画家青睐。
  绘鸡背景通常为动物鸡日常生活的环境,如草地、野外、河边、峭石、树下,等等。时间上春、夏、秋、冬四季不限,通过绘画表现季节主要是其他动植物,如春季的杏花、梨花,夏季的海棠花、栀子花,秋季的菊花,冬季的茶花、梅花。冬天的雪景也是特别好的时间陪衬,雪中的雉鸡别有风采。绘鸡状态主要有静立,在草地,树下,山石之上,河岸之滨;啼鸣,主要是公鸡引颈长鸣,愤而有力;展翅飞翔,将飞的状态或飞翔的动态。绘画上的鸡有公鸡单独出现,有公母鸡成对出现,有公母鸡带一群小鸡,也有母鸡单独带着雏鸡们啄食。同鸡一同出现的其他动物,有鹌鹑、大雁、喜鹊、竹雀,等等。鹰与鸡本是天敌,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展现的是捉勒题材,飞鹰猎食,营造紧张的氛围,突出一捉一逃的绘画情节。

宋 李迪 枫鹰雉鸡图 210cm×189.4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李迪 枫鹰雉鸡图 210cm×189.4cm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出现在绘画作品上动物和植物都是生活中普遍存在,极为常见,但是在绘画作品中的动物与植物,在人们眼中,尤其是在文人画中已不是单纯的动物与植物,被赋予了各自不同的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鸡的身上被赋予了文、武、勇、仁、信的『五德』的寓意:『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而因为鸡冠中的『冠』与『官』谐音,因而画中鸡又有『加官进爵』之寓意;三只公鸡构成『官至三公』之寓意;公鸡引啼鸣叫,又多了『功成名就』『功名富贵』之寓意。

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与鸡组合出现的植物身上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寓意。梅花有五瓣,有『梅开五福』的吉祥说法,即象征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竹子『竹报三多』的寓意,即多子、多福、多寿,且被赞为有品有节,受文人墨客所偏爱,苏轼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后被赋予七德的品质:正直、奋进、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菊花代表高洁、脱俗、清高,又因其药物性滋润甘甜而被认为其有延年作用,与鸡组合有『吉祥长寿』之意。牡丹花富丽华贵,被拥戴为『花中之王』,刘禹锡曾作诗赞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与鸡组合有『富贵有期』之意。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被赞为『花之贵妃』,是万事吉祥的象征,陆游曾赞曰:『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与鸡组合有『吉棠富贵』之意。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与鸡组合,有『玉堂富贵』之意,与锦鸡组合,有『锦上添花』『繁花似锦』之意。松柏坚韧长青,是『岁寒三友』之一,与鸡组合有『吉祥长久』之意。

二 绘鸡画历史发展

  绘鸡书画的发展是同花鸟画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的,花鸟画起源要晚于人物画与山水画。至唐代,花鸟画已具备写生传神的特点,但现存真迹甚少。唐代晚期边鸾将花鸟画的对象从大体量动物转向折枝与灵动鸟禽,其折枝图式与画法经晚唐刁光胤、滕昌佑发扬传播至五代后蜀,成为花鸟画图式的主流。

宋 毛益 鸡 22.5cm×21.6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 毛益 鸡 22.5cm×21.6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代时期的黄筌与徐熙,开创画花鸟画创作两大派别,画史上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对后世绘画影响巨大。黄筌从晚唐刁光胤、滕昌佑传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将富贵题材,严谨明丽的皇家正统精神发展,花鸟画骨气丰满、富丽堂皇。《珍禽图》虽为黄筌绘制的学画范本,但从不同种类的十二只鸟、十二只草虫、两只龟可以看出其绘画的徐徐如生,绘画风格富丽工巧,色彩艳丽,双勾填彩,工笔细腻。虽无画鸡作品存世,但史书记载其画鸡技法之高超,精妙绝伦,『广政癸丑岁,尝画野雉于八卦殿,有五方使呈鹰于陛殿之下,误认雉为生,掣臂者数四,时蜀主孟昶嗟异之』。徐熙被称赞兼具黄荃与赵昌绘画优点于一身,『盖荃之画神而不妙,昌之画则妙而不神,兼二者一洗而空之其为熙欤』。徐熙花鸟画形骨清秀,平淡天真。画草木虫鱼,因常常在园子里细致观察,故而临摹的形态华美有生意。独创『落墨』画法,精妙无比,影响元代的水墨花鸟画。南唐翰林待诏梅行思,能画人物牛马,犹善画鸡,世号曰:『梅家鸡』。所画斗鸡最妙,栩栩如生。『其赴敌之状,昂然而来,竦然而待,磔毛怒瘿,莫不如生。至于饮啄闲暇,雌雄相将,众雏散漫,呼食助叫。态度有馀,曲尽赤帻之妙……』

宋 无款 翠竹翎毛图 109.5cm×185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无款 翠竹翎毛图 109.5cm×185cm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花鸟画被列为叙目中十门之一,『草木之华实,禽鸟之飞鸣,动植发生有不说之成理,行不言之四时,诗人取之为比兴讽喻』。宫廷画院空前繁荣,黄氏父子统领画院风格,引领两宋花鸟画基本格调。黄氏父子绘鸡图虽不得见,王凝的《子母鸡图》可见北宋画院的绘画技法。浓墨细线勾勒出片片羽毛,画面简约而工整精细,小笔精妙,物象传神,既雍容华贵又严谨精微,深得黄荃绘画之精要。北宋中后期至崔白时,宋神宗改革画院,一改黄家局限,兼融黄、徐画法,风格自然方逸。宋徽宗时期,北宋画院得到进一步发展,达到空前繁荣。赵佶本人的审美与绘画技法都很高超,《芙蓉锦鸡图》中一只锦鸡停立在附有弹性的芙蓉花枝上,羽毛和体态优美动,一朵怒放的秋菊在微风中晃动,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画幅右上角,两只彩蝶,翩翩起舞,追逐嬉戏,逗引得画枝上的锦鸡,回头观望,如醉如痴,从而使画面几只动物联为一个整体。采用双钩填色法画锦鸡和芙蓉花,花叶用没骨法。设色妍丽厚重,锦鸡丰润华丽和芙蓉花绚烂富贵的特微表现得很充分。《宣和画谱》中记载有绘鸡作品的作家十八位,作品一百五十三幅之多,足可见繁荣程度。但因年代久远与战争破坏,现存作品几乎不见。

宋 无款 锦鸡竹雀图 25.3cm×24.3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无款 锦鸡竹雀图 25.3cm×24.3cm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画院依旧繁盛,继承北宋画院绘画技法精要。李迪《鸡雏待饲图》,两只雏鸡一卧一立,毛茸茸的面朝同一方向,昂首鸣叫,仿佛急切的召唤母亲喂食。画面不设背景,以黑、白、黄三色细笔勾勒鸡雏细腻丰满的羽毛,神情十分可爱,承袭了黄氏一派,将雏鸡嗷嗷待哺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深厚的绘画功力。连后来乾隆皇帝看后,都不觉感慨于母鸡爱护鸡雏的感情,仿绘李迪此画,并望各省督抚『勿忘小民小民嗷嗷待哺之情』。李迪《枫鹰雉鸡图》是捉勒题材的典型代表,画中古木老干虬枝,枝叶茂盛,枯干上一只老鹰正侧身窥视草叶中惊慌逃跑的锦鸡,画面气氛紧张。老鹰与锦鸡采用没骨法,草叶淡色勾填,有徐熙花鸟画的风骨,又体现院体花鸟画的勾勒之妙。

宋 佚名 子母鸡 33cm×4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子母鸡 33cm×4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绘画风气一改宋时之风,汉族皇权旁落,不复存在,文人倾心避世隐居,水墨花鸟画成就突出,墨花墨禽形成元代独有风格。从『一味求工丽转向文人审美旨趣的率真典雅』更崇尚『意』,多了文人之气,以水墨画描绘花鸟之态。除去浮华艳丽,追求清新淡雅,不在将写实状物作为至高追求,而是希望通过绘画追求内心世界的意境表达,情感寄托。王渊的《桃竹锦鸡图》,湖石临溪,一对锦鸡,雄鸡栖于石上梳理,雌锦藏于石间,石旁桃花盛开,一雀昂首翘尾于桃枝上休息。锦鸡羽毛勾染点描并用,湖石连勾带皴,以淡墨渍染,花叶用没骨法。笔墨细腻工致,格调平淡清雅,兼工带写,粗细并用,是元代花鸟画由设色向墨笔过渡的代表性作品。王渊水墨花鸟画对明代花鸟画发展有较大影响,明清意笔花鸟画的兴盛,深受元画的影响。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53.6cm×81.5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53.6cm×81.5cm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宫廷花鸟画既弘扬五代两宋宫廷院体花鸟画精神,又一定程度上开启文人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新姿态,有所变化。边景昭师承南院画格,勾勒用笔,用色艳丽,画面热闹,表现传统贵详熙宁福瑞的思想。林良的禽鸟画以墨为主体,形成意笔画风,花鸟简练概括。尤喜秋景或雪景中的鸟禽形象。吕纪继承五代黄筌系统,精细工整见长,多有大幅巨制(纵超过一百八十厘米,如《雪梅集禽图》《梅竹山禽图》《山茶锦鸡图》等),豪放更具感染力,绘画多有表达天下太平,盛世吉瑞之意。《山茶锦鸡图》中梅树屈曲上扬,梅花绽放。一只锦鸡栖于梅干上回首理羽,一只在树下低头觅食,四周数只禽鸟与山茶花、水仙花点缀其间,色彩艳丽。花鸟用笔工致,花卉双钩填彩,有宋代宫廷画院风范。沈周进一步发展意笔画技法,开创写意禽鸟画。《雏鸡图页》构图简练,绘一只墨笔写意雏鸡,背部羽毛以湿润的墨色渲染,体形轮廓以简约的墨线勾勒,笔意内敛传神,并题诗:『茸茸毛色半含黄,何独啾啾去母旁。白日千年万年事,待渠催晓日应长』。陆治的《桃竹锦鸡图》春溪潺潺,桃竹一枝,翠竹一竿,与清波相映成趣。江岸上一只锦鸡翘着尾巴,回首眺望下垂的桃花。鸟的羽毛浓墨点,叶子双钩,小写意笔法,简淡洒脱。

元 王渊 桃鹊锦鸡图 133cm×162.5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 王渊 桃鹊锦鸡图 133cm×162.5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有文人画家继承明代水墨写意,如朱耷的《山水花鸟图》册页第二开中,墨笔绘制圆绒绒的雏鸡一只卧于画面中央,笔法简洁明了,眼神是朱耷的特色,半圆黑瞳上翻,孤高之气不减。也有宫廷画家师承黄荃,沈铨的《秋桐群鸡图》一只雄鸡立于山石之上俯视梧桐树下的母鸡与一群小鸡觅食,色彩富丽,有吕纪风范。扬州八怪的兴起,发挥了兼工带写的小写意笔法。华喦《锦鸡竹菊图》锦鸡尾羽高扬,昂首啼鸣,竹菊于上方挥写豪气,坡石皴染恣意纵放。清代中后期,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具有个性的禽鸟画家涌现,在原有画体基础上,画家可发现特点的选择也变得宽广多了,脱去旧有教条,选择创新型绘画手法,不落窠臼,对近代画家产生影响。清末西学东渐、师夷长技的变革思想冲击中国,变革的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文化绘画也不可避免的迎来变革思潮。中国画家受西学影响,创作题更加贴近世俗生活,具有时代生活的气息和雅俗共赏的情趣。海派绘画兴起,进一步发展以大笔艳彩为特点的大写意花鸟画,对现代花鸟画产生重要影响。任薰《花鸟图》四条屏为桃花山鸡,桃花鲜艳盛开,山鸡站立俯首,将觅食神态勾画活灵活现。任颐《花鸟图》六条屏之五为绘鸡图,此图的特点是在紫色绢底上用金色的浓淡代替墨色的深浅,公鸡立于山石之上昂首挺胸,眼睛有神,足下有力。山石峭立棱角与公鸡羽毛都十分鲜明。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 55.7cm×112cm 故宫博物院藏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 55.7cm×112cm 故宫博物院藏
 
  近现代以来,西方美术对中国绘画创作的影响变现为摆脱单一的创作模式,呈现出灵活多元的发展。近现代很多中国画家都曾求学于西方,西方绘画中新兴、大胆、创新、写实的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理念相结合,互相吸收融合。在谋求民族独立自主的时期,雄鸡高歌成为具有民族争强独立的象征意义。一九三七年徐悲鸿绘制的《风雨鸡鸣图》题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只冠红似火的雄鸡,不畏风雨艰苦,立于峭石之上,引颈长鸣。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下,希冀通过绘画吹响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号角。胜利之后的绘鸡图多为展现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或动或静,或卧或立,或独立或成群,有家鸡的啼鸣,雄鸡的昂首,锦鸡的华美,雏鸡的圆润可爱。齐白石的《母子群鸡图》十二只小鸡分散觅食,墨笔雏鸡圆茸可爱,一只母鸡位于画中央,半卧于地,尾羽向上张扬,寥寥数笔将母鸡带领雏鸡觅食的生活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三 结语

  绘鸡书画是同中国绘画发展,尤其是花鸟画历史发展一脉相承,但又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五代时期黄荃、徐熙奠定绘鸡画的两大派别。两宋时期,院体绘画得到空前发展,以宋徽宗赵佶为代表的宋代画家,将宫廷富贵的工笔绘鸡画发展繁荣,对明代院体绘画影响深远。元代绘鸡画一改两宋富贵艳丽的特点,开创墨花墨禽的风格,绘画材料不在是以绢为主,而多用纸。明代院体绘鸡画一方面继承五代两宋宫廷院体绘鸡画技法特点,另一方面将文人水墨写意绘鸡画发展,对清代绘鸡画有所影响。清代以来,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处处体现中西融合的特点,绘鸡画一改两宋、明代宫廷绘画局限,向着多元方向发展。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越来越多花鸟画画家的涌现,我们一定能在绘画作品中欣赏到更多精彩纷呈的绘鸡画。

(本文作者系旅顺博物馆馆员)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7年02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