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篆又称天书、天文、丹书、也叫赤字、玉字等。何绍基即有这样一幅对联“玉堂宝书茶烟禅榻,墨池云篆天风海涛”。何绍基其实没写过云篆,但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书法家是把云篆当成一种意象式的、情绪感很强甚至是一种美好书法的代名词。可见云篆在当时书家心中仍有极高的地位,本文节选龚鹏程在济南银座美术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龚鹏程为大家讲解展出作品
图1 图2 图3
日文平假名的形成就是草书的减省(图1),是把草书的结构拆解后将之符号化;它的片假名则是楷体减省后的符号化(图2),然后用他们重组成一种文字。这就提到了假名书法的问题,日本人有很多直接用假名写书法(图3)。我们知道日本的书法有汉字书法和假名书法两个系统,假名书法也是源远流长的。图4 图5
契丹文,有时候称为辽文,也是根据汉字的部件加以变化而形成。过去甚至用它来印出了辽文的大藏经(图4)。因存世辽文文字量大,所以现在也有书家从辽文里找灵感,写成契丹文的书法(图5)。
图6
图7 图8
那什么叫“复文”呢(图7)?就这是《太平经》的“复文”,道教从黄巾起事,造《太平经》出来后,就有这样的文字。这类文字在道教里非常常见,即使是全真教庙里的门联也常出现。还有“复文”书法(图8)是:“独坐云中神仙府,叉丫山上道人家”,边上是楷体诗文,中间都是“复文”,这是道家的书写方式。
图9
图10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2
另外是印章(图11),道士们最主要的法器就是手上的笔,其次是印。我们刚刚看过前面的汉印,主要是缪篆,字体比较方正,但你看道士印,就会发现印文往往带有云篆那种云气飘忽的感觉,跟一般的缪篆还不一样。它本身就是云篆发展下来的。像阳平治印(图12),是老张天师张道陵的。正一天师道是政教合一的,下分二十四治,他自己主管的叫阳平治,后世画天师符上面都要盖这个章。而这个章,就多是云篆的线条,可以看出跟云篆的关系。这是道家的印,字体虽还是平正的,但中间带了云篆的特征。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后代道士当然也传承着云篆(图13),手抄本(图14)中常见(图15)。还具有鸟虫书的特点,中间那些圆圈,其实是指北斗七星。甚至经幡(图16)。经幡其实是受佛教影响才有的,但道士把它做成云篆幡,就是模仿云篆来做幡,以跟佛教相区别。后世道士画云篆的也不少,可见云篆不是没有流传,道教中还有很多人在画,但是画出来就觉得不像艺术,是有线条,但是没美感,只是绞缭的一团乱麻,它早期那个云气飘渺的神仙高古之气消失了。
那怎样才能再把云篆真正的意蕴恢复起来?这事,我们恐怕不能仰赖现金的道士们,还是需要我们从事艺术的人有些新的创造才行。
图17 图18
这个则是《灵宝度人经》(图19)的拓片,这部经在道教中有几个特别的意义:
图19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因为它认为天地万物皆气化所生,而气在化生万物之际,云气撰集,就构成了“云篆”,形成三元八会之文、八龙云篆之章等,这些文与章,即天地人三才成立的开端。所以又称真文。宇宙正是依此真文而成就为天文、地文、人文。
展览现场
“上无复祖”是说上面没有上帝,“唯道为身”没有谁生出道来,万物呈现就叫做道。而道呢,五文开廓,五方灵文,普植神灵,一切神灵一切精灵都从这里出来。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这是他们基本的信念,这个信念表示道就是文,涵盖一切天文、地文、人文的一切规则。文是最基本的动力,天地化生,靠文发展出来的。
这是道教的宇宙观,最早由灵宝提倡,后来成为共同信念。把道生解释为气化自然生字,字又是宇宙一切的根本,所以它是在虚空自然之中生出万物的法则。所以这个文被他们看得非常之重,这也代表了他们对历史的一种解释,一种具有方法意识的解释,认为真正能够掌握宇宙创生力量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掌握文字。
(本文根据作者在济南银座美术馆讲座内容整理。)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7年04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