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天书:云篆的书法当代性

时间:2017-09-26 14:01:59 来源:《艺术品》2017年04月刊 作者:龚鹏程   0

  云篆又称天书、天文、丹书、也叫赤字、玉字等。何绍基即有这样一幅对联“玉堂宝书茶烟禅榻,墨池云篆天风海涛”。何绍基其实没写过云篆,但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书法家是把云篆当成一种意象式的、情绪感很强甚至是一种美好书法的代名词。可见云篆在当时书家心中仍有极高的地位,本文节选龚鹏程在济南银座美术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龚鹏程为大家讲解展出作品

 
                 
                  图1         图2         图3
 
  日文平假名的形成就是草书的减省(图1),是把草书的结构拆解后将之符号化;它的片假名则是楷体减省后的符号化(图2),然后用他们重组成一种文字。这就提到了假名书法的问题,日本人有很多直接用假名写书法(图3)。我们知道日本的书法有汉字书法和假名书法两个系统,假名书法也是源远流长的。

               
                  图4               图5

  契丹文,有时候称为辽文,也是根据汉字的部件加以变化而形成。过去甚至用它来印出了辽文的大藏经(图4)。因存世辽文文字量大,所以现在也有书家从辽文里找灵感,写成契丹文的书法(图5)。


图6
 
  另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就是西夏文。西夏文也是根据汉字重造的一套文字,早期大家都看不懂,跟徐冰的天书一样,意义不明确,但是渐渐被破译了,我们现在已经看懂了不少,像这四个字叫“天道酬勤”(图6),是现在一般市面上最喜欢写的。他们的构字法都是组合型的,跟日文看起来相反,但实际上一样,因为你要组合先要拆解,对不对?把汉字拆开后再来编组。而这种处理文字的方法,我觉得都跟道教有点关系,是从道教的“合文”“复文”中取得灵感。

                      
                     图7           图8

  那什么叫“复文”呢(图7)?就这是《太平经》的“复文”,道教从黄巾起事,造《太平经》出来后,就有这样的文字。这类文字在道教里非常常见,即使是全真教庙里的门联也常出现。还有“复文”书法(图8)是:“独坐云中神仙府,叉丫山上道人家”,边上是楷体诗文,中间都是“复文”,这是道家的书写方式。

图9
图9
 
  我认为道家的这类文字,可以看出后世契丹文、西夏文乃至日文的渊源,而且日本还保留了古代道士画符的竹笔(图9)。我现在写的云篆,用的也是竹笔。现在一般人见都没见过,即使是造笔的厂家也不大会造,但民间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它是整根竹子的,不用兽豪。笔头部分的竹子被打散,但是和笔杆还是天然连在一起的。没用过的,笔尖用胶合起来,使用前再把它化开。竹笔是早期道士画符常用的笔,我们家早期画符就用这种。现在道士因为没见过这种笔,画的符跟古代的当然也就不一样,因为笔不同嘛。我还带来一种草笔,是草编扎起来的,现在几乎也要失传了。

图10
图10
 
  从画符的线索可以看到书法的另一个面貌,因为道教跟佛教不一样,佛教是种语言崇拜,所以主要是念咒语,所谓念动真言,像刚刚讲的空海,就是开创日本密教真言宗的大师,整个密教也称真言宗。可是道士不然,固然也保留了部分古代巫术里的咒语,但是道士最重要的是他手上这杆笔,用它来画符、上章、拜表,这是道士最大的特点,所以道教具有文字崇拜的特性,跟佛教的语音崇拜不一样。现在的电玩游戏界,比我们学术界更早发现了道教画符在后现代社会中作为游戏的魅力,有很多开发(图10)。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2

  另外是印章(图11),道士们最主要的法器就是手上的笔,其次是印。我们刚刚看过前面的汉印,主要是缪篆,字体比较方正,但你看道士印,就会发现印文往往带有云篆那种云气飘忽的感觉,跟一般的缪篆还不一样。它本身就是云篆发展下来的。像阳平治印(图12),是老张天师张道陵的。正一天师道是政教合一的,下分二十四治,他自己主管的叫阳平治,后世画天师符上面都要盖这个章。而这个章,就多是云篆的线条,可以看出跟云篆的关系。这是道家的印,字体虽还是平正的,但中间带了云篆的特征。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后代道士当然也传承着云篆(图13),手抄本(图14)中常见(图15)。还具有鸟虫书的特点,中间那些圆圈,其实是指北斗七星。甚至经幡(图16)。经幡其实是受佛教影响才有的,但道士把它做成云篆幡,就是模仿云篆来做幡,以跟佛教相区别。后世道士画云篆的也不少,可见云篆不是没有流传,道教中还有很多人在画,但是画出来就觉得不像艺术,是有线条,但是没美感,只是绞缭的一团乱麻,它早期那个云气飘渺的神仙高古之气消失了。
  那怎样才能再把云篆真正的意蕴恢复起来?这事,我们恐怕不能仰赖现金的道士们,还是需要我们从事艺术的人有些新的创造才行。

                   
                    图17                   图18
 
  天书真文最早是灵宝道的讲法。这个就是早期的符(图17),像印章一样,把很多字拼到里面,属于合文的符,这就是灵宝符。大家看一下这个字(图18),每一个字重新组合就形成了这样一道符,我这次展出的作品里也有两道符是跟这个类似的,是文字的组合,其中每一个图形都代表了一个意义,被重新组合起来。
  这个则是《灵宝度人经》(图19)的拓片,这部经在道教中有几个特别的意义:

图19
图19
 
  第一,道士修炼、吃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或者修炼呼吸吐纳,练成内丹,也可以长生不老,但这都属于自度型宗教,它不是普度的,不度化别人。灵宝这一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出了一个普度的观念。现在很多人认为普度是佛教思想,其实不,佛教没有超度亡魂这个观念,这是道教的。讲究普度,要普度一切天人,这是灵宝道特别提出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二,靠什么普度呢?靠文字!文字是创生天地时期就出现的,所以它代表宇宙最大的生机,只要掌握这个生机,就能够把宇宙的生机重新恢复,所以可普度一切天人,它的方法论就是文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三,我这次展品中有《灵飞经》的拓本跋,这是我故意拿来对照的。这经属于上清道,上清道是不能接触死尸、不能接触丧家的,所以它不做超度。灵宝道不然,灵宝有很多仪式,把这套文字运用到仪式中去进行各种超度。
  因为它认为天地万物皆气化所生,而气在化生万物之际,云气撰集,就构成了“云篆”,形成三元八会之文、八龙云篆之章等,这些文与章,即天地人三才成立的开端。所以又称真文。宇宙正是依此真文而成就为天文、地文、人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而由于真文天书是万物成立的根本,所以若能掌握这些隐文秘音,便能“辟逐一切精邪,清禳一切灾害,度脱一切生死,成就一切天人”。真文就是道,就是万物的本体,因为道显现出来就是文,道跟文是一体的,如果我们读《文心雕龙》就会明白,《文心雕龙•原道篇》最接近这个讲法,道就是文,文就是道。大道空洞,其显相即是文。   洞真部本文类《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曾说:“上无复祖,唯道为身。五文开廓,普植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即指此而言。故薛幽栖注曰:“真文之质,即道真之体为文。”成玄英注说得更明白:“真文之体,为诸天之根本。妙气自成,不复更有先祖也。”日月、天地、万物均由道体生成化度。道又称为文,是指其涵蕴了一切条理、纹理。
  “上无复祖”是说上面没有上帝,“唯道为身”没有谁生出道来,万物呈现就叫做道。而道呢,五文开廓,五方灵文,普植神灵,一切神灵一切精灵都从这里出来。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这是他们基本的信念,这个信念表示道就是文,涵盖一切天文、地文、人文的一切规则。文是最基本的动力,天地化生,靠文发展出来的。
  这是道教的宇宙观,最早由灵宝提倡,后来成为共同信念。把道生解释为气化自然生字,字又是宇宙一切的根本,所以它是在虚空自然之中生出万物的法则。所以这个文被他们看得非常之重,这也代表了他们对历史的一种解释,一种具有方法意识的解释,认为真正能够掌握宇宙创生力量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掌握文字。

(本文根据作者在济南银座美术馆讲座内容整理。)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7年04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塔克希拉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