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 赵世骏

时间:2018-07-11 11:01:07 来源:《艺术品》2017年10月刊 作者: 邹典飞   0
 

赵世骏 行楷七言联
 
  赵世骏(1863—1927),字声伯,号山木、山木斋主人, 江西南丰人,晚清帝师陈宝琛弟子,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 后任江西省袁州府萍乡县训导,光绪十八年(1892)任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复设教谕,后任内阁额外中书舍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升为汉票签中书舍人。辛亥年间,避难于嘉兴。民国以后,曾在醇亲王府任教(为溥仪之弟溥杰老师),后进入清史馆任校勘兼协修,参与编修《清史稿》。晚年将所藏书画碑帖出售,购宅于京城什刹海官房胡同,自此闭门谢客。其人性格内向,不流于俗,精于书法,长年以鬻书为生,亦善画花卉。1927 年4 月16 日,《申报》发布了《中国名书家赵声伯逝世》的讣告:“中国著名书家赵声伯,名世骏,江西南丰人,前清内阁中书、生平长于文学,尤精书法,字书褚河南,海内书家莫不推许,前年日本人礼聘东游,为其国改善字学,以年老辞不往,赵君性情,在通介之间,然立身制行,丝毫不苟,穷乏时惟以卖字自给,本月九日得京电,倏于日前逝世。海内灵光, 又少一人,文学艺术界人士,皆同深惋惜云。”
 



赵世骏书徐夫人墓志 局部
 
  赵世骏生于清末,一生科举不利,仕途受阻,备尝艰辛。1905 年科举废除,1911 年清帝逊位,此时赵世骏已近知天命之年,失去了昔日名利之心。赵早年怀才不遇,但深得陈宝琛推重,陈宝琛曾撰《石鼓山中送赵声伯归江西应举》 诗,第一句即为“赵生倜傥才,制行复有畔” 。《光宣诗坛点将录》将赵世骏列为“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可见赵世骏是有真才实学的。赵世骏在晚清民国寓居北京很久,虽官位不高,但其诗词、书法、收藏颇为时人称道。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件由中国书店宋荔秋先生捐赠的赵世骏《旧京史稿》手札,此手札原为王越千所藏,王先生好赵世骏墨迹,尤喜临其书法,曾藏赵氏真迹百余件,1932 年王越千病逝后归宋荔秋。此卷是赵世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写给叶适庵的书信,共计五千三百余字, 书信后附有冯汝玠、高友唐、肖方骏、张伯英、杨钟羲、周肇祥、冯恕、彭一卣、瞿宣颖、石荣暲、朱鼎荣、陆和九、陶北溟、邵章、罗惇 、高毓浵、商承祚、徐森玉、宋荔秋、陈邦怀、启功、常任侠、周惠民等题跋二十三通,还有柯绍忞之子金石家柯昌泗题字。题跋者均为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旧京的名流学者,且有些人与赵世骏曾有接触。从题跋内容可知此书札的价值,同时也是赵世骏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见证。赵世骏信札记录了庚子年五月十八日与友分别后至闰八月十八日近四个月北京城内的情况,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史料。题跋中有一些名流对赵世骏其人和其书的评价,如徐森玉记“民初,余在东华史馆,屡闻声伯先生谈论碑版,并及义和团事,令人神王(往)”、周肇祥记“札字纤秀,疑出女子手写,正误处似声伯笔也”, 等等。
 

《隋龙藏寺碑》中的赵世骏、张效彬题跋
 
  赵世骏在前清官位不著,难与诸多遗老等埒。但在民国以后,周旋于遗老遗民之中,深得他们的推重。赵世骏精鉴藏, 工书法,因此“四方求书碑铭者踵接”“书肆所印珂罗版古碑帖, 恒以得其评鉴为重,一时金石名家声誉与清钱嘉间翁方纲相埒” “其鉴别碑帖,至为精当,海内赏鉴家颇推重之。盖以声伯所藏之唐《麓山寺碑》《云麾碑》《李思训碑》数拓,初为他人所不经意者,及经声伯审定,赏鉴家乃知其所藏实为海内第一之品。” 从中可知,赵世骏在清末民初以精鉴名重一时。笔者在首都博物馆工作期间曾见很多碑帖存有赵世骏的题跋, 如首博藏张效彬旧藏《隋龙藏寺碑精拓旧本》即有赵世骏题跋: “右龙藏寺碑,今在正定龙兴寺,俗所称大佛寺是也,碑自宋元以来椎拓既多,剥落日甚,至于近世拓本,所存字数几于岁岁不同,其存者则刻画深陷,字迹纤瘦,无复本来面目,余所见此碑以王莲生祭酒所藏两本为最佳,其第一本为明拓,然张公礼三字已经开凿,不复成字。都氏为嘉靖间人,知此碑之经开凿,固已久矣。第二本不过国初时拓,张公礼三字又加剥损矣,此本为王君华甫所藏,以字数及纸墨考之,约为乾隆初年所拓,然氊腊精妙,神采焕发,虽不及祭酒之明拓本,较其国初本殆犹过之,华甫其宝藏勿坠,永为艺林留此奇珍,数十百年后当与祭酒本鼎足而立,并烜恭于海内也。癸卯七月十一日南丰赵世骏声伯记。”从题跋中可知赵世骏对于《隋龙藏寺碑》碑石和流传情况颇为谙熟,并精于鉴定。而通过碑帖收藏家张效彬一些题跋可知,赵世骏和旧京碑帖收藏诸家及琉璃厂碑贾均有交往,碑贾手中的一些碑帖也请赵世骏题跋,以增其声价。上引赵世骏题跋为小楷写成,颇类王羲之黄庭经,看得出赵世骏的楷书功力。
 

《房梁公碑》中的赵世骏题跋
 
  清末民国时期,赵世骏在旧京世人眼中的身份为收藏家、鉴赏家、书法家,其书法有其过人之处。他于1912 年赴上海, 同年8 月上海《申报》曾八次刊出其鬻书润例(介绍书家赵声伯先生),“南丰赵声伯先生夙擅八法,尤精褚体。其书以雁塔、同州两《圣教》暨《房梁公碑》为宗,旁参以《孟法师》《伊阙佛龛》两碑,于中令之书可谓具体而微,薛少保后所未有也。小楷则出入于《稧序》《黄庭》《曹娥》《十三行》之间, 余体亦具有渊源。向在京师,群推第一。今游沪上,闲居无事, 同人怂恿,以作书为消遣。□先生许之。印有山木盦书润表, 胪列一切,时报馆、民报社及各笺扇纸张店均可接洽。世有爱先生书者,幸勿交臂失之。介绍人: 何维朴、程祖福、狄葆贤、陈三立、玉梅花盦道士清、梅光远、陈廷勋、刘镐同启”, 从润例中可知,诸多名流评赵世骏书“向在京师,群推第一”, 可见赵世骏在旧京书坛的地位。而罗振玉评其书云“楷法精善, 由登善(褚遂良)上溯右军,并世无匹”,孙荫亭见其书谓“睹此君书,几疑褚河南尚在人间”,庄严记“专攻褚书,行书亦学”“二王”,其书颇得褚登善不胜罗绮的神髓”,通过以上评价,可从不同的侧面反应出赵世骏书法的真实面貌……
  

 
(本文作者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任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期刊责编:王可苡)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艺术品》2017年10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