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愿得千缗写尺楮 翰墨生涯本紊心——萧娴的书写表达

时间:2019-06-19 14:20:46 来源:《荣宝斋》2018年02月刊 作者:   0
  萧娴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的代表书家之一。研究她的文章有不少,多以剖析其书风成因以及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等为方向。由于策划展览之故,有机缘较为全面地了解萧娴先生的书法作品、书法理论等诸多方面。本文着意通过对萧娴先生“书写表达”的论述,尝试从其朴素的章法构成中解读一位书者的心声,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基于“表达”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理解其书写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由此梳理对当下书写实践的思考。


萧娴像

  萧娴先生本身为女子,而字迹又不像女子所写,何也?对于萧娴先生的最初认知源自于其号“蜕阁”。“蜕阁”为何意?萧娴先生曾自答:“蜕阁,就是退出闺阁的意思,人家说我的字不像女子写的,我就起了这个笔名。”因此,同时代乃至后来论书者多据此来探讨萧娴先生书作中具有的“伟丈夫气”。但仔细思量,此绝非字迹风格之别所能概括,其中包含的内容颇丰。从大的方面讲,她的书法蕴含能够反映当时世风环境和学书风气的方面;从小的方面讲,它能够为我们理解萧娴先生书法风格的成因提供多角度的参考。

一  适合的书写内容



创作中的萧娴

  在萧娴先生的书法作品中,书写对象常常包括如下内容:出现频率较多的单字有:风、大、高、重、万、千、百、举、天、地、长、古、恒、久、海等,多是具有宏大气质的字;出现频率较多的词语有:邦畿、百代、万年、千里、九州、风云、高风、大爱、大明、耿天、高文、举国、利天、大古、万壑、气节、天空、飞龙、天马、风流等,这些词语是在单字基础括而广之的。除了上述从字面上即可领略文意的字、词之外,还有许多中性字,通过文学阐述而形成博达、快意、自信、豪壮的气象。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来自萧娴先生的自作之文。譬如:“书中有我,眼底无它”和“雪消残腊处,春来早梅边”等。


吴为山 萧娴青铜像

  就这些文字本身来讲,可能只是通过文意来阐释书者的书写关注。但更为重要的是,从书者对书写内容的选择中可以窥探其内在气质,这种“气质”恰恰是体现书者“书心”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看,文意是书者的情绪、内涵等内在特质的展现。将特定的文字内容置于不同的语境中,其所蕴含的意义会生发触动情绪的作用,并在与书者的互通中得以实现。在萧娴先生的书作中,书写内容在其个性化的书风的形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萧娴 枕琴室 177cm×46cm 1953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从萧娴先生书作内容的选择上不难看出,无论是自作之文还是选录他文,皆文如其人当面。那其人何如?曾有学者这样评价她道:“萧娴青年时代好交游,善饮,有豪气,为人落拓不羁。”然而当把这些词语联系到一位女性身上时,在心理认知层面可能会有一些跨度。但性格不是性别的附属品,其个性心理特征在形成和塑造的过程中,体现出性格主体与社会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着对于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萧娴先生的书作即表现出与其心理特质的一致性,如她在《庖丁论书》中写到:“我爱榜书,因爱大物,诸如我爱长江,韵通天际,我爱长城,屏障万里。三年前还乡,雨中畅游黄果树,得观大瀑布,诚然悬河之势,纷披倾泻,畅游归来命笔,榜书总觉顺手。”


萧娴 录《雷锋日记》一则 35cm×135cm  1963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萧娴先生因何会“爱榜书”“爱大物”?是其性格使然吗?有论者曾对她的家庭环境、师承关系以及主要的社会活动等方面做过较为细致的研究,这些形成其性格特质的诸多因素,对其在书写内容的厘定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她在自作文《鬻字自例》中写道:“一枝笔走三千里,八口家馀四壁风。愿得千缗写尺楮,墨池便许放鹅笼。早年托迹在碑林,翰墨生涯本紊心。汉白元朱酬夙好,只须一字一千金。”《鬻字再自例》中又有言:“历劫归来寸物无,重安楮墨用功夫。呼儿将去街头卖,相对湖边酒一壶。鼎钟篆刻冲元气,老至孳孳感慨深。女界尚多敦古趣,只须一字十千金。”《登扫叶楼》一文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其性格特质的描述:“眼底风云遍九州,伤时怕上半叶楼。闲阶落叶何曾扫,胜国遗民谁与俦。一代才人犹未死,六朝陈迹总添愁。蒋家山色芳邻接,吟得新诗荐素秋。”透过这些自作文,可以映射出萧娴先生博大、豪壮的内心世界,“文心”与“书心”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萧娴 禽乐鱼游五言联 47cm×177cm×2  1973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然而,要建立与自己内在的性格特质相一致的书写面貌,做到“适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知时、知人、知己。“知时”是要领悟略所处的环境;“知人”是要懂得塑造自己特有的品格,不随人俯仰;“知己”就是要真诚地展现“真我”及修为。

二  朴素的表现形式

  “对联”是萧娴先生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清代,对联文学的发展达到极其繁盛的状况,与唐诗、宋词、元曲一样,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作为文学表现形式,对联的特色在于:首先,在词语使用上具有灵活性。虽然也有既定的行文规则,但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的灵活性更强。对联的字数也并无严格限制,少到两字即可成联,多到可长篇累牍。其次,对联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具有包容性。如贴近民俗的春联,即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纯真夙愿;又如表现题咏山川胜景、感叹风物岁时时抒发情怀和心志的对联等。此外,对联也是一种我们所普遍认可的书法的表现形式,与中堂、条幅、手卷、册页等同等重要。作为书写表现形式,对联的特色在于:其一,对联的字数少而凝练,更易于体现深远的意境;其二,对联在书体选择上以行书为多,而行书作为现代最为实用的书体,更容易被人们广泛接受;其三,对联的内容通常言简意赅,形式朴素,更加易于传播。



萧娴 荷风菊露四言联 34cm×133cm×2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对联”作为萧娴先生书写表达中的惯常形式,在其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多以四言、五言、七言对联为主。四言联如:“春秋雨露,南北风云”“大爱胜母,高风在天”。五言联如:“芳原留盛事,艺苑重高文”“黄山云似海,天姥日为丸”。七言联如:“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等。


萧娴 二月三更七言联 22cm×134cm×2 1979 中国美术馆藏

  清中期以后,随着对联文学的发展,对联的书写与传播也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同时,随着碑学的深入发展,对联“字数少”的特征在碑法用笔的实践中大行其道。简单、朴拙、雄强等用笔特征,在对联的书写上表现出有别于“帖法”的便利。这一时期,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涌现出一大批对联创作的代表人物。从理论层面上看,清代中期阮元、包世臣等人号召的“崇碑”学说,在康有为的推波助澜下,到清末得到普及;从实践层面上看,代表人物有赵之琛、何绍基、吴载熙、莫友芝、徐三庚、张裕钊、赵之谦、黄士陵等。从清末直至民国,“碑帖之争”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诉说着时风之变,也一并渐行出多元的书写格局:即习帖、习碑或碑帖结合等。萧娴先生在《庖丁论书》中讲:“碑帖之争,由来已久。我倾向于临碑而读帖”,即主张以“碑”为主,以“帖”辅之。


萧娴 左图模山八言联 1980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萧娴先生的书法行笔构字简单朴素,行文豁达干练。她的书法艺术创作中涉及的有关亲情、友谊、志趣、修养乃至家国情怀等广泛的书写内容,传达出一代书家通过书写来实现的对周围世界的关注与热情,也传达出她乐观、积极、平淡、随和的心态。萧娴先生之“蜕”,“蜕”的并非是“阁”,而是“蜕”而升华的生活信念。“蜕阁”深蕴着萧娴先生追求变化与升华的愿景,引领着观者体会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朴素而博大的人生情怀。

三 书写表达的“自由”



萧娴 录李白诗《望庐山瀑布》 1980 中国美术馆藏

  从中国书法史上看,能够进入“表达”层面的佳作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互为生发,皆因“表达”而将自然之理展现出来。譬如:王羲之《兰亭序》,为王羲之自作之文,语言清新,朴素自然,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文意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笔调随其情感而变化,极尽韵律之美。书意执中和之美,含自然多变之道。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有言:“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疡,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追祭侄子颜季明的草稿手迹,其情疾痛惨淡,哀思郁勃。书意情如潮涌,气势磅礴,如其文意一般英风烈气,悲愤激昂流于字里行间,书意与文意衷情互表。苏轼《黄州寒食诗》是其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作的两首五言诗。诗意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的惆怅孤独之态。书意于压抑、奔放中起伏跌宕,沉着而不荒率。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据明代书画家沈周考定,是其在绍圣年间(一〇九四——一〇九四)被贬黔中后所书,是其晚年草书的代表作品。乾隆御选《唐宋诗醇》有言:“……神气自畅。至于奇情胜致,使览者应接不暇,又其才之独擅者耳。”文意极富变化,又多具淋漓兴会之处,书意紧峭奇崛,气势雄健,与李白之文意的“纵逸”“浪漫”等气息相通。


萧娴 自作诗一首 34.5cm×138cm 1989 家属藏

  由此可见,书者的个性内涵渗透到书法创作之中去,才能使其内心与自然融于一体,达到真正的“自由表达”。萧娴先生的书法创作多以行书书体为主,行笔重拙而又不失飘逸之感,气势逼人,与其博大而宽广的内在性格特质贯通一致,如对联:“云龙博浪,天马行空”“园古逢秋好,楼空得月多”等。此外,其文心给人以真诚、豪壮之感,读之浩然,使人心怡气正。如:“汉书下酒,秦云耿天”“竹映山阴道,风流海外天”等。


萧娴 万壑 93cm×177cm 1990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纵观萧娴先生几近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习书之路,在承继康有为倡导的碑学传统的基础上深入实践与探索。斯人已逝,其志长存,萧娴先生留于后人的“志”,是借书写来展现的人生之“志”。人类生于自然、关注自然,并努力理解自然。书写诚为“小道”,通过书写的传播来实现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的理解,最终达到回归自然的目的。


萧娴 书城学海四言联 67cm×257cm×2 中国美术馆藏


萧娴 云龙天马四言联 34cm×137cm×2 1992 中国美术馆藏


萧娴 书王维诗句 27cm×121cm×2 1992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萧娴 可与所以五言联 34cm×133cm×2 南京萧娴纪念馆藏


(本文作者供职于中国美术馆)
(期刊责编:李文婷)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8年02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