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
Ctrl+D
进行添加
荣宝斋首页
新闻资讯
走进荣宝斋
主营业务
书画经营
/
文房用品
/
木版水印
/
装裱修复
/
书刊出版
/
美术教育
/
文化金融
/
文创产品
/
拍卖
/
分店
/
文化发展
/
电子商务
/
鉴定业务
荣宝精品
荣宝斋珍藏
艺术家
对外交流
荣宝大讲堂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荣宝斋出版社
新闻
书画
文房用品
首页
出版社简介
部门资讯
图书
综合美术
书法篆刻
新书推荐
重点图书
历年书目
期刊
《荣宝斋》期刊
《艺术品》期刊
出版社声明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荣宝斋出版社
>
期刊
>
海上名媛谢佩真艺事钩沉
海上名媛谢佩真艺事钩沉
时间:2019-07-17 09:50:11
来源:《荣宝斋》2018年04月刊
作者:梅 松
0
民国时期,海上名媛甚多,但随着时间推逝,很多人已经湮没无闻了,谢佩真便是其一。谢佩真(一八九八——一九七九),字蕴五,号瑶华女史,浙江南浔(今湖州)人。是浔商“七十二黄金狗”之一谢子楠(一八四三——一九二〇)的孙女,排行第五,故字蕴五。谢佩真多才多艺,朱宽《岁暮偶记》载:“(谢瑶华)为谢公泗亭之幼女,公子绳祖、仲和两兄之令妹,卒业于中西女塾,尝从西乐师学,精钢琴。绮年玉貌,而好学不倦,中西文造诣俱深。善吹笛,能度昆曲,清歌一折,有绕梁一日之概。又能作行书及擘窠大篆字,从老画师冯超然先生学国画,山水、人物、花卉均擅长。迩复延师于家,肆力诗词之学。余尝于潘女士(贞华)处,见其画,笔致清逸绝俗,跋以行书为之,亦珠圆玉润,迥异凡笔。”
此文虽为报纸所载,但作者的妻子为谢佩真闺蜜,故所述当属可信。由此可以得知谢佩真能书擅画,兼作诗词,通晓西文,又善吹笛、度曲,同时还精于钢琴演奏。其才艺的多端,自然是源于家中经济条件的优渥,可以广延名师,进行悉心栽培。她的国画老师便是“三吴一冯”之一的冯超然(一八八二——一九五四),而昆曲老师则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俞振飞(一九〇二——一九九三)。
谢佩真摹《调鹦图》
据陈巨来(一九〇四——一九八四)《安持人物琐记》中所云:“(冯超然)广收门人,尤多女弟子,凡收一女弟子,必为之更名,若孙琼华、谢瑶华(佩真)、毛琪华、张琰华(谢绳祖之妻也)达二三十人之多,无不以玉旁,华字辈。最后收一女弟子,唐华(冠玉,潘公展之妻也)。”于此可见谢氏姑嫂,均拜在冯超然门下,操觚染翰,乐此不疲。张琰华,原名张永芳,是从苏州补园里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其兄即苏州昆剧传习所创始人之一的张紫东(一八八一——一九五一)。谢佩真从冯超然学画的时间是一九二九年秋,见于谢佩真摹《调鹦图》冯超然的题跋:“戏拈红豆调鹦鹉,谁识丹青九月工。纵有含情天宝事,只须把酒祝东风。瑶华我棣,善歌曲,兼工八法,近年颇笃志于画。自去秋从余讲求绘事,甫三月曾临佛象一尊,观者咸疑其为断轮老手。历六月又临松雪本相马图,神气闲雅,不落时习。遂自约每阅三月须于画课中选择一本存之,为留证它日学艺之进退,固非敢好自矜宠也。于此亦足见其意旨之恳笃矣。今春又临是本,虽细谨而无纤弱之病,勾染点色,俱有神会,学才九月,已能造诣若此,直欲丑煞须眉。偶赋俚言,并为之记。庚午春三月既望,白鹤溪渔者冯超然识于嵩山草堂”。
嵩山草堂画集第一次雅集留影(一排右三为谢佩真)
从庚午年(一九三〇)三月上推九个月,则谢佩真学画的确切时间是一九二九年的七月,是年,谢氏已经三十二岁。而她的大嫂张琰华学画的时间可能要略早于谢氏,因为一九二九年四月十日至二十日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在上海新普育堂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中,由嵩山草堂送展的师生作品中就有张琰华的《人物图》。这里不得不纠正《冯超然年谱》中的一则疏误,由于编著者将此作冯超然的题跋时间误释为庚申,遂将此作缀于一九二〇年条下,并由此推断谢佩真从冯超然学画的时间为一九一九年秋,同时还将冯超然启用“嵩山草堂”斋号的上限时间系于是年,一误再误,是因为一环套一环的缘故。从冯超然的题跋中,还可以得知冯、谢师徒二人约定,每三月从作业中选择一幅作品交给冯氏保存,“为留证它日学艺之进退。”这幅作品就是谢佩真从师第九个月的作业。
谢佩真摹刘彦冲《送子观音图》
另外可以互为证明的还有谢佩真摹于庚午正月的一幅《送子观音图》,上亦是其师冯超然的题跋:“梁壑子缋大士法相藏梅影书屋,余曾假橅数过。是帧系佩真同研手临,妙相庄严,笔无媚俗,观者无不惊叹其艺之孟晋也。佩真学画甫半载,而于六法三昧已能悟入神境,足见笔墨一道,本从八识田中带来,若无宿慧业,终落第二乘禅。故昔人有句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今观佩真,益笃信其语之非虚矣。长夏无聊,喜为之记,并录明唐元竑赞于上。时庚午闰月望,晋陵冯超然。”
时冯超然与吴湖帆正对门而居,因此借摹梅景书屋藏品,也是非常方便的事。而估计在这半年之中,冯超然让谢佩真从临摹入手,口授心传。谢氏天资聪颖兼勤奋,进展自然神速。因此其师冯超然也是赞不绝口,引以为豪的。如一九二九年冬谢氏所临《寄傲林丘册》(十二开),冯超然题云:“佩真同砚从余讲求六法,甫及半载,已能临橅旧迹,人物布置各极其致,天分之高于此可见。他年功深识到,当不让清于江香专美于前,为赋两绝,以当息壤。庚午春三月,晋陵冯超然。”从这些作品的时间来看,谢佩真算得上是勤奋的。当然,谢氏以“甫及半载”光景,得如此造诣,想必在此之前也还是有所师承,据说其同宗余姚谢之光(一九〇〇——一九七六)便是其一。从谢佩真传世的作品来看,其题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而且以摹古为主,个人创作较为少见。谢佩真才艺出群,兰心蕙质,不但冯超然颇为钟爱,甚至连对门的吴湖帆也是另眼相待,谢佩真存世的作品中多有吴湖帆的题跋,可见一斑。
冯超然 江干七树图
一九三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冯超然五十岁寿诞,嵩山草堂弟子借王伯元(一八九三——一九七七)一贯轩举行雅集,为其师祝寿,并邀请吴湖帆出席,作为冯超然得意弟子的谢佩真自然也是躬逢其盛。据是日《申报》大雅所撰《嵩山草堂画集第一次雅集纪盛》一文报道:“武进冯超然先生名满宇内,为当今顾、陆,别署嵩山居士,颜其室曰嵩山草堂,门墙桃李、钗弁两行。近其弟子为联络交谊,磋磨学艺起见,组织嵩山草堂画集第一次雅集,于辛未四月浴佛日假沪西一贯轩主人王伯元府中举行,下午三时许,师生二十余人合摄一影,主人并出珍藏古今名迹以饷客,诸弟子于赏览之际,超然先生谆谆指示,洵一代良师也。晚间聚餐,诸弟子称觞为先生寿,先生顾而乐之,席间来宾穆藕初先生致奖词,主人演幻术以娱嘉宾。是日弟子到者:孙琼华、周淑娟、张琰华、郑琪华、毛璲华、沈琇华、席瑾华、谢瑶华、于瑛华、李德华、唐华诸女士,及邢鸣盛、张谷年、袁安圃、曹君健、张亚庸、郑慕康、陆俨少、程学光、吴迪刚诸君;来宾穆藕初、吴湖帆、谢绳祖、朱企亭、朱镜波、李尊庸先生。予亦超然先生私淑弟子,故得预嘉会,因纪一时之盛云。”
冯超然 山水
弟子、宾朋济济一堂,嵩山草堂的阵容可见一斑。是年六月五日下午,吴湖帆自苏州返回上海,即去冯超然处,恰好谢佩真也在座,吴湖帆嘱她“于管仲姬秀竹卷上题观款”,因为谢佩真与管道昇(一二六二——一三一九)都是“吴兴人也”。谢佩真的诗不多见,吴湖帆旧藏(传)赵孟《山水三段》卷末有谢佩真题云:“迢迢阁上碧纱笼,一卷应教眼界空。松墨染成秋浅淡,黛毫钩出玉玲珑。双修占尽人间福,千载犹传林下风。回首闲情天水阔,江乡诗味可相同。癸巳年(一九五三)中秋,吴兴谢佩真。”诗如其人,了无尘埃气。
一九三四年,中国女子书画会在上海成立,冯文凤(一九〇六——一九七一)任首任会长,会员有数十人之多,但根据朱人琰于一九三六年五月编名录中并无谢佩真、张琰华妯娌在内,不知何故?而嵩山草堂女弟子参与该会的却不乏其人,如唐冠玉(一八九四——一九七九)、陈小翠(一九〇七——一九六八)。其中唐冠玉还是菱湖(今湖州)潘公展(一八九四——一九七五)的妻子,与谢佩真、张琰华有着乡谊和同门的双重关系。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谢佩真曾以人物画一帧,送上海救济难民儿童教养院为募筹基金举办的书画展览会,这是《申报》中关于她仅有的一次参展活动报道。
冯超然 人物
谢佩真的长兄谢绳祖(一八九一——一九七〇),名兆基,留学美国,归国后任英国慎昌洋行华人经理。他虽然为新派人物,但平生却嗜好昆曲,师从俞粟庐(一八四七——一九三〇)学艺。一九二二年一月,在上海成立“粟社”之初,公推穆藕初(一八七六——一九四三)、谢绳祖为正、副社长。他还经常粉墨登场,彩串公演,如在《拜施》《分纱》中饰西施,《雷峰塔·断桥》中饰白娘子,由是驰誉昆坛。谢佩真在兄长的影响下,又兼有天赋,因此对昆曲的兴趣是有增无减,并跟随小她四岁的俞振飞学习,两人之间由此而衍出了一段颇为曲折、悲婉的爱情故事:“俞振飞自幼随父亲俞粟庐学习昆曲,深得俞氏昆曲正宗唱真谛。与俞振飞同样有着艺术天赋的则是俞粟庐的门生、上海慎昌洋行经理谢绳祖。俞老夫子对他俩一直寄于厚望,疼爱有加。俞振飞迁居上海后,谢绳祖的妹妹谢佩真(谢五小姐)随俞振飞学曲。没过多久,他们又共同拜在名画家冯超然门下,研习丹青。日久天长,耳鬓厮磨,俞、谢二人互生情愫。但两人的恋情却遭到谢母的竭力反对。因为谢家不愿让自家的千金小姐下嫁给一个‘唱戏的’。当时,冯超然的表妹范品珍尚待字闺中。于是,谢母便委托冯超然向俞粟庐提亲,让俞振飞彻底断了娶谢五小姐的念头。冯超然不愿回绝朋友之托,也从不曾有过看轻‘唱戏的’思想,便慨然应允。俞粟庐是老来得子,五十五岁才有了宝贝儿子,自然抱孙心切,再加上他与冯超然是多年好友,因此对俞振飞与范品珍婚事非常满意,当即定下良辰吉日。父命难违,痛苦万分的俞振飞只得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步入婚姻。婚后,范品珍一味沉迷于麻将,对昆曲根本毫无兴趣。俞振飞在绝望中只得离开苏州,回到上海,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昆曲事业中。”后来谢佩真迫于家庭的压力嫁给一名苏州富家公子哥,但不久旋即离异,自此独居终身。然而从谢佩真师从冯超然学画的年龄来看,故事中俞、谢二人在同在冯氏处学画,因而日久生情,则无疑是有悖于事实的小说家之言。还是冯超然的孙子冯天虬在《俞振飞不成功的婚姻轶事》中说得较为符合事实,他说谢佩真是在婚姻不如意之后,为了摆脱烦恼,才专心致志地跟随冯超然学画的。所以谢佩真迟至三十二岁,看来是事出有因的。曲家陆宏亮(一九二三——二〇一〇)便是谢佩真的弟子,他奉师若母,在追随她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深得俞家唱之衣钵:“一九五九年经南浔嘉业堂后人,著名曲家刘忻万先生举荐,正式拜曲家谢佩真先生为师,遂弃皮黄而入昆曲矣!谢太师佩真女史为著名曲家谢绳祖之胞妹,是俞振飞之最早弟子,因居停之便,并得江南曲王俞粟庐先生真传。谢太师且擅擫笛,技巧成熟,笛风飘逸大方,托腔尤契合入微。先师从谢门二十年之久,深得俞家唱之衣钵。习得《惊梦》《拾画》《亭会》《跪池》《扫花》等诸曲。先师性至孝,视谢师若母,‘文革’中尚悉心照顾,师徒之情,传于一时佳话。”
冯超然 花鸟
从沈雁的悼文中,可以得知谢佩真所擅长的曲目,以及她擫笛之技艺:“技巧成熟,笛风飘逸大方,托腔尤契合入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佩真绘事几于中辍,但对昆曲仍是一往情深,参加了赵景深(一九〇二——一九八五)创办的上海昆曲研习社,传播俞派昆曲。一九六二年秋,赵景深邀请吴新雷来社中演讲《论俞派唱法》的研究报告时,她曾参与讨论,是年九月二十日的《新民晚报》曾有报道。
(本文作者系浙江安吉文博馆员)
(期刊责编:杨公拓)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8年04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
分享到:
上一篇:
第一页
下一篇:
陈师曾教育经历考
期刊
《荣宝斋》 2018年第12期
《荣宝斋》 2018年第11期
《荣宝斋》 2018年第10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9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8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7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6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5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4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3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2期
《荣宝斋》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