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荣宝斋青岛分店主办、中国治竹艺术交易中心和美国纳威电影有限公司协办的《吴纯强山水画展》将于4月19日在秦岭路8号荣宝斋分店隆重推出。
画家吴纯强
吴纯强先生几十年来潜心探索中国山水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创作。他说,自己作为一名专职画家,创作与时俱进的作品是我的社会责任。二十年前,许多人热衷于争头衔、比名分的时候,他却不顾好友的劝阻,执意辞去了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的“官”职,为的是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创作中去。在浮躁的商品大潮中,他没有迷失方向,自甘寂寞、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曲曲折折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符号,走出了一条新路。他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在北京引起美术界的轰动,好评如潮。他的画在业界被公认为是独树一帜的。多年来他创新的方向没有改变,只是越来越深入地关注语言的丰富与纯粹,不仅使之更具艺术个性,而且使画面更具有视觉和心灵的感染力,形成了具有古典美与现代美融为一体的新意象彩墨山水画。
2009年,吴先生家乡蓬莱电视台记者特去北京采访了三位资深美术评论家,下面是他们的访谈节录: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古人说:“苟日新、日日新”。所以以创造为主导,才使中国的艺术有了一个崭新的面目,而又不能离开传统。纯强他是有传统基础的,他以创造为主导,是一个创造性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强化了几个因素:感情因素是现代的感情;造型是现代的造型、略有变化,不是古人的符号;色彩是强烈的色彩。从意境上来讲,他画的渔村、画的海岛,都是他青岛身边的景物,或是他家乡的景物,这种东西有一种强烈的视感,这种视感接近于我们今天人们对视文化、视知觉的一种追求,所以说它有一种现代感。这种现代感,在中国现代山水画中是很可贵的一面。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我感到吴先生通过实践、通过很多年的观察,他走出了一条新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自然景物的高度提炼,用类似又不完全是的几何体高度概括,另外是把水墨和重彩相结合。他的画既有墨韵的底子,让人一看,中国的元素很浓厚,然后,在水墨的基础上面敷重彩。他的重彩和传统的重彩又不是完全一样的,他不但从形的方面进行了概括,从颜色方面也进行了概括。吴先生在用重彩的时候,吸收了传统的方法,而把青岛的绿树、红屋又高度提炼出来,然后中间用墨色作为一种衔接也好、阻隔也好、媒介也好、联系也好等等,把它们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吴先生把自己放在这种比较窄的方面中去锻炼自己、逼迫自己、提高自己、升华自己。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丰富了当代中国画的表现力。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邵大箴(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中国画自明清以来,从技法上来讲分为工笔重彩画和写意画,一般的写意水墨很少用色彩。而中国画的发展,必然会遇到色彩的问题,在中国写意画中运用色彩,是中国画家一个世纪以来探索的一个课题。中国写意山水画,要保持中国写意画的体系、写意的特点、水墨的特点,同时要把色彩用进去,这两点融合是不容易的,容易造成比较不调合的现象。他的山水画有很强的写意性,又加了比较浓的色彩,我觉得吴纯强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各种努力,他在这方面结合的比较好,写意同时又有重彩,让它有装饰意义比较容易,而有文化意味就比较难。所谓文化意味,就是说要保持写意特点,还要有一种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个比较难。我认为吴纯强的画就比较实在、比较深沉,经得起看,经得起琢磨。经得起琢磨里面就有文化意味,让你思考,让你去追寻它里面的这种美感、这种力感。所以,我觉得他的这种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吴纯强的画是立足于中西融合基点上的艺术创新,但已经远离西画对客观物象“形”的描写,也与文人画以笔线的表现方法大不相同,他的艺术观念和技巧结合了中西两种绘画的长处,是具有鲜明个性面貌的新绘画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既有传统绘画的修养,又对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相当熟悉,敢于和善于取其元素为我所用。他的绘画作品既不是写实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从民族传统写意绘画中伸引出来的一种新的意象画体貌,在文化精神上与传统一脉相承。
吴纯强的绘画实践和杰出的创作成果,再一次证明中国画艺术有很大的包容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品欣赏
祭海141×142cm
栈桥远眺 71×72cm
欲晓 66.5×65cm
瑞雪迎客 181×96cm
瑞雪钟声 70×72cm
归帆 65×66cm
岛城一隅 71×72cm
晨煦 70.8×71cm
古城映雪 69×69cm
北国之春 71.5×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