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
Ctrl+D
进行添加
荣宝斋首页
新闻资讯
走进荣宝斋
主营业务
书画经营
/
文房用品
/
木版水印
/
装裱修复
/
书刊出版
/
美术教育
/
文创产品
/
拍卖
/
分店
/
文化发展
/
电子商务
/
鉴定业务
荣宝精品
荣宝斋珍藏
艺术家
对外交流
荣宝大讲堂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荣宝斋出版社
新闻
书画
文房用品
首页
荣宝斋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社简介
部门资讯
新书推荐
重点图书
历年书目
期刊
出版社声明
联系我们吧
出版社简介
部门资讯
新书推荐
重点图书
历年书目
期刊
《荣宝斋》期刊
《艺术品》期刊
出版社声明
联系我们吧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营业务
>
书刊出版
>
荣宝斋出版社
>
部门资讯
> >
荣宝斋出版社|新书推荐——《百年荣宝斋记忆》
荣宝斋出版社|新书推荐——《百年荣宝斋记忆》
时间:2019-03-06 10:38:36
来源:
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
0
《百年荣宝斋记忆》
《百年荣宝斋记忆》:一扇了解百年荣宝斋历史的窗户
出版: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郑茂达
责任编辑:王祥北 侯文佳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定价:148元
编辑推荐(一)
荣宝斋,一个有着三百四十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企业,曾经有几多神奇,几多奥秘,她吸引过不少有责任感、有好奇心的人,从各个角度进行回忆和探索,试图解开那些秘密。《百年荣宝斋记忆》就是这样一本书。此书是荣宝斋老员工郑茂达先生几十年来所收集、研究、以及亲身经历所积累下来的,关于荣宝斋一些历史、掌故的图书。
记得2017年秋天,时任荣宝斋出版社社长的唐辉先生对我说,郑茂达先生有一部关于荣宝斋的书稿值得出版,让我去郑先生家里看看,与他接触一下,了解一下情况,顺便把书稿带回来。我立即就和郑茂达先生联系好,很快就约好了时间。郑先生家住在北四环外的安慧北里,离我们出版社比较远,我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赶到了他家。他见到我时非常高兴,浓重的岭南口音里充满了热情。简单的寒暄后,他颤颤巍巍地打开了放在书桌上的包,拿出来了一叠叠的书稿。我当时有点蒙圈,按照我的习惯,他应该是打开电脑让我看书稿的,但是他却是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将书稿呈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大概看出了我的困惑,就解释说自己因为年纪大了的原因,没有学会使用电脑,所有的文稿一直都是用手写的。接着,郑先生把书稿一页页打开,跟我聊起了写这本书的缘起和过程,他说,他感到有一种责任,要把荣宝斋的历史讲给大家听,让那些很快就会从我们眼前消失的点点滴滴重新让我们记起,并一直传承下去。他说,这些基础的工作,我们作为荣宝斋人不来做,那还会等谁来做呢?
郑茂达先生是一个85岁的精神矍铄的老人,退休前在荣宝斋美术馆的前身——荣宝斋资料室工作,从荣宝斋资料室所收藏的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或者被人遗忘了的珍贵史料,他用数十年的时间,与它们打交道,把他的所见、所思、所考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成了这本书,为我们开启了了解百年荣宝斋历史的一扇窗户。此书对荣宝斋的历史沿革、国家对荣宝斋的重视与关心、荣宝斋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的贡献、以及几代荣宝斋人在工作中的担当与作为,逐一进行了记录与描述。
此书文笔轻松,可读性强,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
(王祥北)
编辑推荐(二
)
一部荣宝斋的百年记忆
荣宝斋是一个美术馆、一个艺术博物馆,更是一处文化圣地。这家历经三个世纪的老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荣辱兴衰的历史缩影,对于某些个人而言,是他们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宝贵回忆。郑茂达先生,便是对荣宝斋深怀感情的其中一位学者。他认为:荣宝斋的资料如此丰富、如此珍贵,而现存关于荣宝斋历史的文字记载太少了,应该有人及早地整理出来,呈现给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光辉永放光芒。他在资料室里一扎就是30多年。他对荣宝斋的一笔一墨、一纸一砚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不管外面世界多么精彩,多么吸引人,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埋头在浩瀚的资料库中,把荣宝斋那些不被人知晓的峥嵘历史和文化瑰宝一字一句地整理出来,成就了这部《百年荣宝斋记忆》。
至今记得郑茂达先生提着几十摞手写书稿往返出版社的情景,每一次的行程都是步行、公交、地铁轮番折腾的四个多小时,当郑先生放下书稿,抽出眼镜的一刻,手已经不听使唤地颤颤巍巍了。在这近20万字厚厚的手写书稿里,有些纸张甚至有些发黄、残破了,但是都被整整齐齐装订好,并且每一篇都已逐字逐句更正修订。这些文字记录了郑茂达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撰写、发表的关于荣宝斋的点点滴滴,每张纸上都浸润着一份学者的执着,寄托着一份视荣宝斋为家的深情。内容有对荣宝斋历史的澄清,其中一个是荣宝斋与松竹斋之间的关系,以往资料说荣宝斋在松竹斋倒闭后才建立的。郑茂达先生在此特别加以说明:过去相传是松竹斋倒闭了,然后才有荣宝斋。事实上,不是这样,而是荣宝斋与松竹斋是有段并立存在的时间。有对世纪之交荣宝斋经营策略的梳理,比如荣宝斋为什么在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能够生存、发展,其主要原因是,荣宝斋有自己一套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还有更多的是珍藏于荣宝斋的轶事和趣闻,而围绕这些奇闻趣事的则是无数和荣宝斋相关的人和他们的事迹。有肩负重任的荣宝斋管理者和领军人物、有像郑茂达先生一样耕耘于此的专家、学者,还有与荣宝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政坛及文化名人,他们每一位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有努力和付出,有困惑和遗憾,但是他们都将伴随荣宝斋成为这里永远的佳话故事和经典记忆。
手捧《百年荣宝斋记忆》,我感觉这份记忆的沉重和深邃。这无关于知识,无关乎风月,而关于为人、关乎做事。作为一名荣宝斋青年人,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我将留给荣宝斋怎样的回忆呢?
(侯文佳)
作者简介
郑茂达 1935年生于广东揭阳,1956年应征服兵役,1964年——1971年在中国作家协会做政工和文秘工作,1971年调至荣宝斋,先后任政工组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等职,1988年到资料室做文物管理和研究工作,2007年年底退休。先后发表《老荣宝斋成功的秘诀》《关于荣宝斋历史的几个问题》《老店新辉——记传统文化老店荣宝斋》《荣宝斋的木版水印艺术》《一桩血染的文物捐献案——荣宝斋收购《苕溪诗卷》等国宝的前前后后》《管鲍之交——荣宝斋与齐白石》《魂之所系——荣宝斋与邓拓》等文章。2012年出版《荣宝斋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系——制笺艺术》一书。
图书版权页
目录
分享到:
上一篇:
精彩导读 | 《艺术品》期刊2019年第02期(总第86期)
下一篇:
精彩导读 | 《荣宝斋》期刊2019年第02期(总第17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暨荣宝斋画...
08-05
荣宝斋(桂林)拍卖 | 2019秋拍首登西...
01-02
启功《书法》
10-13
物候与乡心——2020·荣宝斋《艺术品》...
06-09
黄永玉《月下来迟》
10-13
【精品欣赏】清末民初文人书法对联欣赏...
07-27
荣宝斋 · 文房丨宝箑清风——清凉一夏
08-10
《荣宝斋》 2018年第04期
07-17
相关
推荐
结夏|《艺术品》...
精彩导读 | 荣宝...
物候与乡心——202...
@馨 珏 荣宝斋官...
热度
排行
1
荣宝斋面向公众开放鉴定业务
2
荣宝斋领导班子成员莅临画院指导...
3
展讯 | 范曾迎新画展
4
镇店重宝——田黄王
5
北京荣宝2017年秋拍总成交额以8....
6
荣宝斋·文房 | 石章篇·田黄
7
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流程
8
征稿启事 | 荣宝斋首届全国青...
9
荣宝斋(南京)拍卖|2016秋拍中...
10
2020新年文化春礼——五帝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