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创建于1941年3月,时称“四川博物馆”,馆址在原成都市皇城内明远楼。1950年更名“川西博物馆”,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1952年定名“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迁至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号。2009年,新馆易名为“四川博物院”。该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展示、研究、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位于杜甫草堂与浣花公园旁边,占地面积586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32026平方米,共14个展厅,其中4个展厅为临时展厅,可承办各类大型展览,总面积12000平方米。
四川博物院建院70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广泛征集和接受个人捐赠,系统收藏了大量反映古代巴蜀、四川近现代和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在考古发掘、陈列展览、文物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四川博物院现有藏品约26万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7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412件,巴蜀青铜器、汉画像砖与陶塑艺术、万佛寺石刻造像、张大千早期书画与临摹敦煌壁画等是最具特色的藏品。此外,书画碑帖、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文物等在国内博物馆界也较突出,藏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是巴蜀地区灿烂文化的见证。无论是文物藏品等级,还是藏品数量,四川博物院在全国同级博物馆中均名列前茅。
西周 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
高74厘米 口径22.4厘米 1980年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
此罍有盖,直口,方唇,双耳,圈足。盔形盖,饰四鸟形突棱,中饰夔龙,突棱恰成夔鼻。肩部饰立体长鼻象双耳,双耳间各铸一立体象首。下腹部饰一兽形小耳。自颈部至圈足以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腹部为卷耳大眼之夔龙;下段饰匐牛纹,两两相望。通体以云雷纹为地。该罍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为生动。扉棱是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一般为凸出的条状,将器物上连续的图案分割开来,但它实际上是范铸痕迹。
1980年四川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的罍均成对,且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罍。列罍应与中原地区的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能够拥有高规格列罍的人,应为蜀国的君王。
(文/李媛)
汉 摇钱树
通高135厘米 陶座高45.3厘米 1972年四川成都市彭山县双江乡崖墓出土
此摇钱树由陶座和铜树组成,陶座为泥质褐陶,模制,上小下大,呈圆锥体状,中间凸起一空心圆柱(供插铜钱树用)。陶座上浮雕两只神兽,呈叠蹲状。近圈足处饰绶带钱纹。铜树共分六层,满饰方孔圆钱。树干由六小节套在一起,装饰方孔圆钱和仙鹿。六层树叶插入树干的套管内。树顶立一凤鸟口含虾蟆丸,旁边一人做喂食状。凤鸟正前方饰羲和高举圆月,月中饰蟾蜍。树顶之下有五层树枝,上四层图案内容相同,其内容是: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上,两边分别为两人牵着一只仙鹿和两只对立而站的仙鹿。龙虎座下有两骑鹿人抬头仰望西王母,高举双手,似在乞求仙药。下面有两只鹿正在往上攀登。以树枝分开的另一边上面饰俞 伯牙和锺子期,下面饰牛郎和织女。图案右边还有一人正在努力往上攀登。第五层图案正中为西王母,西王母两边分别饰持臼捣药的玉兔、手执灵芝的仙人、三青鸟,还有表演乐舞百戏的人。
(文/张琴)
唐 观音菩萨头像
高41厘米 1954年出土于万佛寺遗址
万佛寺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西,从清光绪八年(1882)以来,先后五次出土大批石刻造像,约200余件,其中有两次出土的造像大多为四川博物院收藏,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佛头像、菩萨头像、伎乐像和各种建筑构件等,其中大量精美的唐代菩萨像的出现,说明了观世音信仰在万佛寺石刻造像占有特殊的地位。
此尊唐观音菩萨头像,代表了这一时期万佛寺造像的最高艺术成就。此像红砂石质,立体圆雕。观音菩萨头梳高髻,头戴宝冠,宝冠由左、中、右三个“卷云捧月”式圆形宝饰组成,正面宝饰上饰忍冬草纹中镌刻一龛坐佛;冠饰靠耳部装饰宝缯,两鬓发丝遮耳绕向头后。观音菩萨面部丰满,鼻梁直挺,鼻翼圆润,双眉弯曲似柳叶,双眼丹凤而微合,上嘴唇略厚于下嘴唇且微微上翘,微笑的感觉似有若无,从不同的角度看其表情,或菀尔、或嫣然、或颦蹙,容貌慈祥、端庄,被称为“东方美神”,是万佛寺遗址中唐代造像的精品。
(文/何先红、孙艺)
唐“石涧敲冰”七弦琴
通长122.7厘米 额宽17.5厘米 肩宽15厘米
古琴(俗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在《诗经》中已有记载,它的音乐历程,几乎贯穿于华夏历史全程。
唐代“石涧敲冰”七弦琴,是四川博物院传世唐琴之珍品。琴为神农式,桐木面,呈紫粟壳色,通体均呈小蛇腹断并有梅花圈纹,鹿角灰漆胎。底为梓木,岳山、承露、龙龈、焦尾均用檀木镶嵌而成。嵌螺钿十三徽。龙池、凤沼为长方形,两枚雁足呈柱础形。琴底颈部阴刻行草“石涧敲冰”四字,喻其有金石之声。龙池下方阴刻篆书大印“玉泉”二字。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郑珉中考证该琴曾为耶律楚材所收藏。
此琴形制浑厚古朴凝重,有典型的唐琴风韵,声音纯正圆润。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唐琴提供了重要史料。1991年曾被选送新加坡参加“丝绸之路——唐代文物精华展”。1996年经国家鉴定委员会专家定为一级文物。
(文/陈静)
五代 前蜀王建墓云龙纹玉大带
玉銙(七方)7.4厘米×8.2厘米 尾长19.5厘米 宽6.9厘米 高约0.9厘米 1942年出土于成都抚琴小区
此龙纹玉大带,为国宝级文物。是迄今所知唐五代时期唯一的一件完整的能够确定为帝王本人所使用的玉大带,由玉扣、玉銙、玉铊尾、鞓等组成。为我们了解、研究唐、五代玉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玉大带由铊尾,玉銙七方,镀银铜扣两枚及鞓(皮革带)两段(原件已腐,此系复制品)组成,系王建本人所用。王建起于唐末,前蜀立国时间很短,此玉带沿唐制,反映了唐代的风格。
玉大带雕刻工艺精巧,有唐代遗风,既注重整体造型的准确,又在细部雕刻上下功夫,大中显精神,细中见灵气,具有丰满健壮、雍容大度、浪漫豪放的时代气息。带銙上均浮雕团龙戏珠图案,背面四角处有象鼻小孔,用线或银丝将銙附于鞓上;铊尾阴阳凹凸浮雕龙戏火球图案,背面首部也有小孔多处,以将铊尾系固于鞓上。所雕之龙均生动活泼,矫健灵动,线条流畅。龙颈后有须,下唇留须,龙身满饰方格形鳞纹,背生火焰状鳍,四肢作腾飞状。这看似简单的玉板雕龙,其实却有着难以想象的制作难度,体现了当时玉器工艺制作的水准。
铊尾阴刻铭文:“永平五年,乙亥,孟冬下旬之七日,荧惑次尾宿。尾主后宫,是夜火作,翌日于烈焰中得所宝玉一团。工人皆曰:‘此经大火不堪矣。’上曰:‘天生神物,又安能损乎!’遂命解之,其温润洁白异常,虽良工目所未睹。制成大带,其銙方阔二寸,铊尾六寸有五分。夫火炎崑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
玉带的銙尾铭文除记载大火外,还载有制带之原因及铊尾和玉銙的尺寸,它为研究唐、五代的度量衡及玉带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佐证。
(文/陈静)
南宋 潭帖
纵33.8厘米 横17.9厘米
据马子云先生考证,四川博物院所藏潭帖刻于北宋庆历年间,乃南宋拓本,是“庆历二年壬午岁秋七月”与“三年癸未岁冬十月”由“慧照大师希白潭摹勒上石”,没有“重摹”字样,系原石拓本,为稀世之本,珍贵非常。
此帖十册,墨拓,精选各代名家墨迹所刻,后有但懋辛、黄子遂(黄遂生)、徐鸿宝等人跋。钤有“懋辛”“徐鸿宝印”“奇观”“南禺外史”“宝藏”等印鉴。没有宋、元、明、清之名人题跋与印章,可见此帖在漫长岁月中藏于普通人家这种情况与山东发现《群玉堂帖》宋拓本、保定发现《太清楼书谱》宋拓本相同,虽皆无跋无印,未曾经名人过眼,但只要真实而罕见,同样是一级之珍品。此帖刻法精湛,所刻字神采兼具,精气充沛;拓技亦高妙,其上字小或细浅者,字上墨淡、空间墨浓,能将各代书家书法精神一一表现无遗,好似墨迹,实为古代法帖中稀有之珍。
(文/胡蔚)
宋 蟠螭纹犀角杯
口径14.5厘米 短口径9.6厘米 高9.5厘米
此杯色泽光润呈褐红色,似喇叭花状,敞口,假圈足。口沿上饰回纹一圈,近口沿处内外壁各饰雷纹一周。杯身一侧镂雕两蟠螭为耳,其攀壁转头,张口相向,两尾相交。与耳相对的另一侧,有五个纵向排列的凸棱,叠压在云纹上,分别饰花瓣纹、三角形纹、回纹、点纹。杯身分上中下三部,均以浅浮雕为地,上部十二花瓣外壁各饰一侧身站立的独角虬龙纹。中部为鸟兽纹,叠压在小回纹上。下部四螭,跷足卷尾,两两相视。杯身两面又各镂雕三螭,内口沿近耳处也镂雕三螭,有攀壁两相逗玩的,也有单独嬉戏的。圈足饰蝉纹一周。
(文/成吟)
宋 赵佶 腊梅双禽图
纵25.8厘米 横26.1厘米
图中绘腊梅一枝穿插于郁郁常青的柏枝间,两只山雀一前一后顾盼有情地鸣于枝头。作者用笔工细入微,设色富丽典雅,造型生动。山雀用生漆点睛,晶莹凸显,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此幅《腊梅双禽图》右下角为宋徽宗赵佶题款,以瘦金体题“御笔”及“天下一人”,“御笔”二字上钤朱文“御书”印。左下角钤有清代成都知府、书画鉴赏家“于腾私印”朱文印。
(文/林玉、张玉丹)
明 青花莲鹤纹素狮钮熏炉
高39.4厘米 腹围23厘米 1969年出土于成都市东郊胜利公社明墓
此炉胎质细坚洁白,画工笔致粗犷,线条有力。熏炉由炉盖和炉身两部分组成。炉盖为圆形,盖上满绘折枝莲花纹。盖顶一白色无釉雄狮脚踏绣球蹲坐其上。雄狮双目圆瞪,口衔绶带,颈套项圈,昂首回望,雕琢精细入微。炉身为直口,束颈,圆腹下收,其上绘有锦地纹和凤穿缠枝莲纹。炉颈两侧各有一翅式长耳,犹如凤凰展翅,富有张力。底部三足采用兽首为足,额上有青料书写的“王”字,颇有王者之风,同时也反映出该墓主人地位显赫,身份尊贵。
这件熏炉沉稳庄重,古朴典雅,纹饰疏密有致,生动古朴,釉色滋润,光亮莹澈。青花采用回青料作色,色泽明亮清新,蓝中泛紫,应是明代中期的器物。以无釉动物造型为钮,亦是明代瓷器的一大特征。
(文/殷红)
明 铜鎏金金刚萨埵像
高21.4厘米 底径11厘米×15厘米 1956年征集
此尊金刚萨埵造像为菩萨装。铜质鎏金,高髻,头戴宝冠。面相丰满端正,脸型呈方形,五官位置匀停,眼睑略俯视,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上身祖露,胸前饰丰富繁缛的缨络项饰,帔帛搭于双肩,于肩部曲卷而下,双臂有戴臂钏、手肘。腰部细瘦,腰部以上呈扇形。下着裙装,衣纹生动,转折自如,飘逸潇洒。其右手当胸执金刚杵,表示能摧破一切烦恼;左手于腰侧持金刚铃,表示以清净法音警觉一切有情。结跏趺坐于双层束腰仰覆莲台上。莲台上下均各刻一圈连珠纹,上层莲瓣较短,下层莲瓣较长,莲瓣尖端上卷成三颗圆珠状。莲台正中镌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佛像底部为包底,线刻十字金刚杵图案。此尊造像具有典型的大明永乐年铜佛像特征。
在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中,明代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尤为引人注目。由于明代宫廷造像的制作主要集中于永乐和宣德两朝,所以又通称“永宣风格造像”或“永宣造像”。永宣造像不仅做工精细,风格成熟、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明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汉藏友谊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文/江佳英)
近代 银扣彩绘鹰爪足漆杯
口径10.4厘米 高20.5厘米 1959年征集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此对鹰爪足漆杯用木材刳成,杯口扣银,杯内髹黄漆,杯身用彝族人民喜爱的红、黄、黑三色彩绘花瓣纹四组,一组红、黄、黑彩条纹,足为鹰爪髹红漆。此鹰爪杯取材奇异,造型独特,红、黄、黑三色图案透露出古朴、典雅,其造型和色彩表现了彝族人热烈的性格、庄重的仪态和尚黑的思想 。
鹰爪杯的传统使用惯俗,与该民族社会封层中的等级制度有关。由于鹰爪难得而倍显名贵,过去鹰爪杯只能为贵族黑彝使用,而百姓不能妄为,否则被视为僭越特权而受处置。现在只有当贵客临门时,彝家人才用鹰爪杯盛情款待。在彝族人心中,鹰是凶猛、力量的化身,借用其爪为胎骨制作酒杯,既反映了凉山彝族先民的鹰图腾观念和动物崇拜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彝人尚武好勇的民族气质。
(文/江佳英)
张大千临摹初唐敦煌壁画《南无观世音菩萨》
横84.8厘米 纵189.5厘米
这幅观音图是张大千所绘观音中的杰作之一,画底为黄色,重彩设色,着色鲜艳,观音头戴化佛冠,身着蓝、红等色天衣,戴项圈、臂钏,下穿红色罗裙,手持银莲一枝,双脚立于红、蓝两色莲花上。此画难得的是画上有大千先生题款,纵观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中,有张大千题款的作品并不多见,由此这幅《观音图》更显得弥足珍贵。张大千画观音像带有较深的宗教情感。青年时的张大千曾在松江禅林寺出家,后虽还俗,但法名“大千”一直沿用。他画观音像,着重从“庄严”二字上去下功夫。他自己亦常说,画佛像须画出他的端庄肃穆、慈祥可亲来。这个艺术主张一直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此作品便是他佛像题材的典型体现。
(文/林玉、张玉丹)
(本文作者均供职于四川博物院典藏部)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4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