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中遗风
以苏州为中心的吴中地区,山明水秀、物产丰富,自三国始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苏州城自元代开始逐渐成了江南知识分子集中的城市。而元蒙政权的“南人”政策,造就了苏州文人孤傲清高的气质和隐逸淡泊的群体形象。
随着明初苛政的进一步推行,苏州地区的经济逐渐萧条,文化随之衰落。尽管元末“玉山草堂”“清阁”式的文人雅集已成过眼云烟,但是,吴地那种离尘去俗的士风像溪水一样依旧潺潺不止。受到重创之后的江南士人竞相效仿元人隐居不仕,元末文人的淡泊生活方式在明初的苏州地区得以顽强地持续着。
唐寅 古木幽篁图 146cmx148cm 南京博物院藏
优游于太湖之滨的无锡画家倪瓒(1301—1374)俨然成为苏州文人心仪的对象。这位性洁的倪高士,在元末力拒张士诚再三邀请而得罪权贵,明初又为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而浪迹江南二十年有余。倪瓒的生活环境与阅历经验十分接近于明初苏州士人的生活,其孤洁清高的山水画风自然能引起以隐逸为尚的苏州文人的共鸣,沈周(1427—1509)于弘治十七年(1504)题倪瓒《松亭山色图》所云:“云林先生笔墨在江东人家以有无论清浊”。①对于吴门画家而言,他们所想追摹的,不只是倪瓒画中所呈现的那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清净与幽寂,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倪瓒心中所拥有的那种平淡与宁静的精神境界。
或许,正是明初残酷的政治局面和粗暴的文化政策,铸就了江南士人依然与当权者的不合作态度,勾起了他们对为避乱而隐逸于此的前朝先贤之品行、才艺的崇敬与怀念,徜徉山水、乐志丘壑是他们理所当然的选择,并顺其自然地延续和推进了元代江南文人画的风格。如果说冷逸淡泊的文人画风已成为元代中后期绘画的主流,那么明初的江南士人画依然延续着元画的这一风貌,不但因为绘画的传统是一脉相承,而且因为心境的惨淡悲凉同样是如出一辙。
二、马夏风规
其实,明初山水画以沿袭元代的文人绘画为主,这一方面源自于历史的自然延续性,另一方面由于浙派、宫廷派还没有确立起真正的阵营。明初文人画家多由元末入明,如倪瓒、王蒙、陈汝言、徐贲、张羽等,但是,文人画领域已开始出现衰退气象。大多数的宫廷画家虽多宗法董巨、元四家等文人画风,如赵原、盛著、郭纯、朱芾、卓迪等,但对元人画风已作适当诠释、消解,开始主动淡化以主观情感为主的创作原则和“逸气”“遁世”的文人画思想,并加强了表现客观自然美的成分,这也可看作是元末文人画传统即将衰微消迹的先兆。1385年,随着硕果仅存的文人画耄宿王蒙的离世,江南持续百年的文人画最终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钱榖 停舟闲眺图 127cm×33cm 上海博物馆藏
虽然,一系列的屠戮事件,或多或少与朱元璋不满吴中文人支持过张士诚政权并与之对抗的旧怨有关,更重要的是由元末江南的隐逸文化与新王朝的各方面的建设需要格格不入所造成的。明初文臣宋濂(1310—1381)《文学篇序》以“天地”来论文:
天地之间,至大至刚,而吾藉之以生者,非气也耶?必能养之而后道明,道明而后气充,气充而后文雄,文雄而后追配乎圣经。不若是,不足谓之文也。②
宋濂在《汪右丞诗集序》还说:
山林之文其气枯以槁,台阁之文其气丽以雄。③
“山林之文其气枯以槁”,不足以“颂朝廷之光”,显然,元末以来在江南流行的隐逸淡雅思想在明朝开国之初是不得人心的。在绘画上,宋濂以功能论相始终,主张绘画为“成教化、助人伦”而服务:
古之善绘者,或画《诗》,或图《孝经》,或貌《尔雅》,或像《论语》暨《春秋》,或著《易》象,皆附经而行,犹未失其初也。下逮汉、魏、晋、梁之间,《讲学》之有图,《问礼》之有图,《列女》《仁智》之有图,致使图史并传,助名教而翼群伦,亦有可观者焉。④
文徵明 《水亭诗思图》73cmx28cm 南京博物院藏
当然,在宋濂绘画思想占主导位置时,其理论在绘画选择风格倾向时所起的作用当是显而易见的,也决定了信奉宋濂画论思想的明初画家绝对不会去选择“适趣”“自娱”“寄情”的元代文人画风。为适应迅速改变的新环境,而且随着元代文人一贯的高逸精神的突然失落,一种不同于宋元文人画的绘画图式开始酝酿。
事实上,除明朝开国时期的宫廷画家部分来于元代的文人画家以外,自洪武至嘉靖期间的大部分画家多来自于浙江一带(见表一),特别是宣德年间,几乎清一色的浙籍画家,只有少数几人来自广东和福建。这种现象固然与皇室的倾向爱好、政治政策有关,同时也与宫廷的用人机制颇有关联,明朝没有专设画院一类的画学机构,不能直接培养画学生,所以,宫廷画家的唯一来源只有落实于举荐一途,而各级官吏、皇亲国戚成为画家供奉宫廷的主要举荐力量,其作用比较关键。出于政治原因,吴门文人被排斥在外,浙江自然成了宫廷征召画家的主要区域。明末詹景凤(1520—1602)在万历三十二年《跋饶自然山水家法》云:“大都学画者,江南派宗董源、巨然,江北则宗李成、郭熙,浙中乃宗李唐、马远、夏圭,此风气之所习,千古不变者也。”⑤因而,浙江籍官僚的家乡观念和地域文化意识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宫廷绘画的审美趣味,不得不在考虑之列。
表一 明初宫廷画家一览表
画家 籍贯 宗法师承 宫中服务时间
赵原 山东莒城 董源、王蒙 洪武
盛著 浙江吴兴 盛懋 洪武
朱芾 上海松江 董源、巨然 洪武
卓迪 浙江奉化 董源 永乐
谢环 浙江永嘉 荆浩、关仝、米芾 永乐—宣德
郭纯 浙江永嘉 盛懋、马远、夏圭 永乐—宣德
石锐 浙江杭州 南宋院体、盛懋 宣德
李在 福建莆田 郭熙、马远、夏圭 宣德
倪端 浙江杭州 李唐、刘松年 宣德
周文靖 福建莆田 夏圭、吴镇 宣德
商喜 浙江绍兴 南宋院体 宣德
戴进 浙江杭州 马远、夏圭 宣德—正统
马轼 上海嘉定 郭熙 正统
钟钦礼 浙江上虞 戴进 成化
王谔 浙江奉化 马远、夏圭 弘治—正德
朱瑞 浙江海盐 郭熙 正德
文徵明 冰姿倩影图 77cmx25cm 南京博物院藏
当然,浙派的崛起更大程度上缘于皇帝的欣赏,风格代表了宫廷的审美趣味。因此,它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气,并不是人们真正理解了浙派风格中的艺术趣味,而是皇权的巨大辐射力。但是,这种辐射力多少掩埋了众多传统文人对浙派的怨恨和不满,也招致后来一致的讨伐声。
三、吴浙之易
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在数年的准备后迁都北京,江南士人与大明朝廷之间的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朝廷政策的松动,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子抱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通过科举这读书人唯一的途径走出吴门而奔向全国。
当然,吴门绘画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土地上兴起,首先得力于明中期江南经济的恢复和长足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决定意义,使吴门绘画风尚乘势北上,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取得了画坛的统治地位。而大批文人、仕官投入商业界,改变了商人队伍的素质,加强了工商业经济的力量,扩大了商品发展的范畴,同时也为苏州书画交易市场孕育了土壤。
经济复兴,商业发达,不但是苏州文化繁荣的前提,而且也是当地士人蜂拥踏上科举仕宦之途的重要基础。社会对文人的这种价值的认同引发了“贾而好儒”的风习。⑥那些富有的商人家庭通常会想尽办法让他们的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下一代能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进入官僚体系,使其身份得以转化为当时社会所尊崇的士大夫。由于经济上的优渥条件,大部分的苏州文士在年轻时期都得到了当时优良的教育,并在文艺学术上有着非凡的表现。
其二,吴门绘画的崛起与吴中文化的复兴和仕宦力量的壮大也有极大关系。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意识的苏州官僚对吴门绘画的提携和推广明显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前所述,随着明朝廷对吴中文人政策的相对松动和显著改观,大批吴中士人通过科举逐渐走上了仕途。虽然,苏州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文化一度低靡。不过,这个低潮并没有持续太久,到宣德年间,况钟(1383—1442)出任苏州郡守,力荐苏州士人出仕,彻底打破明初朱元璋之“苏州文人不得任用”的成规戒律。成化以后,苏州文化重新获得活力,正如吴宽(1435—1504)所说:“延及宣德、正统间,士益向风,争相磨濯,攘袂以起。以至于今日,如星列云族,焕然以相辉。”⑦正统四年(1439),“一郡三传胪”传为佳话。⑧石守谦在《〈雨余春树〉与明代中期苏州之送别图》一文中根据明代王鏊《姑苏志》和清代李铭皖《苏州府志》详细统计了1370—1537年间54次科举考试中苏州乡贡及进士名录,指出1450年以后苏州士人中举数量激增的状况:
明 沈周 仿小米雲山圖卷 22cm X159cm 上海博物館藏
在1450年以前与以后的表现有极其明显的不同,数量之多寡有时竟相差几乎一倍之多。……这个成功人数的急剧增长一定给苏州人士一个文化复苏的强烈感觉。⑨
这一可喜现象的出现,令苏州文人激动万分。弘治庚戌(1490年)进士黄暐于1500年左右在《蓬轩吴记》中不无自豪地宣称:
近岁天下举人会试礼部者,数逾四千,前此未有也。自成化丙戌(1466)至弘治庚戌(1490)九科,而南畿会元七人,……七人中吾苏四人焉。盖当时文运莫盛南畿,而尤盛吾苏也。……其他几不由会元而状元及第者毛宪清(毛澄)、朱懋忠(朱希周)亦苏人,而济之(王鏊)与贺其荣又南畿乡试第一,原博(吴宽)与大理少卿陈玉汝……(共计13人)或魁一经于乡试,或刊其文春闱,其他由追士而海登都台,授任方面,拜官翰林,簪笔谏垣,列职郎曹,分将守今,与夫登名乡贡者,殆未可以数计。虽武弁之士,亦皆观感奋发?取科第以脐仕,……虽以之不肖,亦得厕名秋官之末,吁盛矣哉。⑩
黄暐以会元、状元的人数多寡来判定一地的文运兴盛与否,并非毫无道理。苏州地区在有明一代拥有此种头衔的文人共有13人,而其中八人即集中在1464至1505年这短短的40年间,占总数的60%以上。与其说这是—种巧合,倒不如承认它确实从一个角度,即人力资源方面,反映出苏州文化在15世纪后半叶的复兴。
文嘉 溪亭山色图 102cmx44cm 南京博物院藏
文化的复兴必然会连带地培养起苏州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意识的重新树立。这种地域意识的树立实际上应有两个阶段,首先是苏州人内在的自我意识的确立,然后是苏州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形象放在全国的范围内,以求得外界认可。15世纪后半叶,像黄暐那样的心态在苏州文人中应是—种普遍的写照。可见,苏州人自我意识得以完全确立。关键在第二阶段,即求得外界认可的过程并不简单。为此,苏州人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对外宣传本地文化的漫漫之路,重构他们辉煌的历史形象。苏州士人纷纷着手编撰苏州府及其所辖各县地方志。从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这类方志— 一得以完成,修纂成书共计20余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杜琼、沈周、文徵明等三代精英,“续历三十年,更六七郡守而卒成”的六十卷本巨制《姑苏志》于1506年终于完成了,正式标志着苏州人的苏州意识以及文化自信得以重新确立。同时,苏州文人辑录、校刊的古籍、诗文集等著作数以百计,无疑成为宣传苏州文化的一支助长剂。
经过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努力,吴风渐起并呈蔓延之势。多年之后,苏州的地域文化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终于建立,文徵明骄傲地宣称:
吾吴为东南望郡,而山川之秀,亦惟东南之望,其浑沦磅礴之声,钟而为人,形而为文章、为事业,而发之为物产,盖举天下莫之于京。故天下之言人伦、物产、文章、政业者,必首吾吴;而言山川之秀,亦必以吴为胜。
在苏州士人中,作为朝廷重臣的吏部尚书吴宽、户部尚书王鏊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也是关键性的。他们对吴中文化的提携和倡导,对吴中文人画风的流衍、传播和发扬,对沈周的奖掖、推崇和后来文徵明画风的誉满京师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再加上其他苏州文人官吏兵部尚书徐有贞(1407—1472)、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祝颢(1405—1484)、太仆寺少卿李应祯(1431—1493)等人的鼓噪和推广,苏州文人的喜好渐渐成了全国审美趣味的风向标,顾炎武(1613—1682)感叹:
明人有谓,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
经过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努力,吴风渐起并呈蔓延之势。多年之后,苏州的地域文化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终于建立,文徵明骄傲地宣称:
吾吴为东南望郡,而山川之秀,亦惟东南之望,其浑沦磅礴之声,钟而为人,形而为文章、为事业,而发之为物产,盖举天下莫之于京。故天下之言人伦、物产、文章、政业者,必首吾吴;而言山川之秀,亦必以吴为胜。
在苏州士人中,作为朝廷重臣的吏部尚书吴宽、户部尚书王鏊的作用是最为突出的,也是关键性的。他们对吴中文化的提携和倡导,对吴中文人画风的流衍、传播和发扬,对沈周的奖掖、推崇和后来文徵明画风的誉满京师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再加上其他苏州文人官吏兵部尚书徐有贞(1407—1472)、山西布政司右参政祝颢(1405—1484)、太仆寺少卿李应祯(1431—1493)等人的鼓噪和推广,苏州文人的喜好渐渐成了全国审美趣味的风向标,顾炎武(1613—1682)感叹:
明人有谓,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
张宏 溪山秋霁图 158cmx68cm 南京博物院藏
其实,当自明朝开国以来苏州历史上第一次值得炫耀的文化盛事《姑苏志》历经千辛万苦终得完稿之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陪都的金陵也正发生一场静悄悄的文化嬗变。虽然,这个变化并非因原居上层的达官贵胄、王公功勋的审美趣味有所改变,倒是文人士大夫跃升为金陵文化界的主流才是最具关键性的原因。钱谦益(1582—1664)《列朝诗集小传》记载:
海宇承平,陪京佳丽,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谈者指为乐土。弘(治)、正(德),顾华玉(璘)、王钦佩(韦)以文章立墠;徐子仁(霖)、陈大声(铎)以词曲擅场。……嘉靖中年,朱子价(白藩)、何元朗(良俊)为寓公,金在衡(銮)、盛仲交(时泰)为地主,皇甫子循(汸)、黄淳父(姬水)之流为旅人,相与授简分题,征歌选胜。秦淮一曲,烟水竞其风华,桃叶诸姬,梅柳滋其姘翠,此金陵之初盛也。
根据这段记载,南京成为明代文人的集结盛地,始于顾璘(1476—1545)、王韦(1505年进士)、徐霖(1462—1538)、陈铎等人活跃的时代。实际上,正德(1505—1521)时期,金陵的主要文化活动大多由较具权贵性质的人物主持,锦衣黄琳为此种人物之一。黄琳袭锦衣卫指挥,家资富饶,并富收藏;文人徐霖、陈铎皆与其相厚。徐霖与陈铎又是当时北曲名家,黄琳自亦为明初以来贵族所好之北曲的提倡者。正德中期,金陵文化界即承续了明初以来的情况,以具贵族品味的人物为主导。
随着顾璘、王韦等人相继主持南京词坛,由于他们与苏州文人沈周、文徵明等人密切联系,浙派在南京唯我独尊的地位发生动摇。嘉靖中期,即钱谦益称之为“金陵之初盛”的时候,金琮、盛时泰、宝应人朱曰藩、松江人何良俊(1506—1573)、苏州人皇甫汸(1503—1583)和黄姬水等文士活跃于南京文坛,使南京的文化风气和艺术品味上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即从崇尚刚劲豪纵放浪的品味转向清雅文秀的气格,其中自然与来自苏州的文化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对此,石守谦有独到分析:
这批金陵文化界的新贵,只有两位是本地人,其余皆来自外地……这几个金陵以外的地区,以苏州文化最盛,对金陵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以来自苏州者最重要。何良俊及盛时泰两人便都是文徵明的崇拜者,在他们参与的雅集里,苏州文人“清逸深秀”的风格自然是品评的标准……对于他们来说,蒋嵩及张路等人那种豪迈劲健的风格,自然无法入眼。
伴随着沈周、文徵明、唐寅(1470—1523)等经常往来于苏州、南京之间,吴门绘画的声誉日益在南京传播开来,无疑对浙派势力造成致命的冲击。综合地说,贵族势力的消退和文人势力的增长,使浙派失去了有力的艺术扶持者和赞助人,也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张路在北方颇得缙绅推重,而南游江浙等地,以图一展宏业,但终未引起南京、苏州等重要城市中上层文人阶层的重视,最后回归家乡开封终老。汪肇早年来到南京,也未获得立足发展的机会,只得返回休宁。出身南京的蒋嵩,在一度获到武宗携手的荣遇之后,再也不见其往来上层社会文化活动的踪迹。最后,蒋嵩之子蒋乾(1525—?)背弃家学,隐居苏州虹桥,彻底奔向吴门绘画的怀抱。历史轮回,先前金陵人李著师从沈周后改学吴伟般的戏剧性故实在浙派的后学者身上又一次发生了。叹哉!吴门画坛的魁首沈周、文徵明声名远播,更显示出吴门文人画风也的确所向披靡:
一时名人皆折节内交,自部使者、郡县大夫皆见宾礼,缙绅东西行过吴及后学、好事者日造其庐而请焉。……数年来,近自京师,远至闽浙川广,无不购求其迹以为珍玩。风流文翰照映一时,其亦盛矣。
徵明乞归益力,乃获致仕。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于道,而富贵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与王府及中人,曰此法所禁也。周徽诸王以宝玩,为赠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道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文笔遍天下,门下士赝作者颇多,徵明亦不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派逐渐受到讨伐,名声一落千丈,正如何良俊首先发难:
如南京之蒋三松 (嵩)、汪孟文(质),江南之郭清狂(诩),北方之张平山(路),此虽用以揩抹,犹惧辱吾之几榻也。余前谓国初人作画,亦有但率意游戏,不能精到者,然皆成章,若近年浙江人如沈青门(仕)、陈海樵(鹤)、姚江门(一贯),则初
无所师承,任意涂抹,然亦作大幅赠人,可笑!可笑!
张宏 金山胜概图
紧接着,屠隆(1542—1605)继续攻歼:
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辈,皆画家邪学,徒逞狂态者也,俱无足取。
从这种意义上讲,吴门绘画的兴起是基于对浙派的无情攻击方可实现,浙派的命运便预设着不祥。于是,浙派于一片责难声中在大本营南京,因为文人势力的高涨而偃旗息鼓了。在丧失枢纽中心的控制力之后,浙派画风在其他地区也相继销声匿迹。经过艰苦的拉锯战之后,吴门绘画完全统治明代中期的山水画坛……
(本文作者为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6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