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墨堂随笔
文/杨华山
写意之提及,吾未考证。但写意画的出现是和草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明代徐渭说:“迨草书盛行,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青藤书屋文集》)草书冲破工整的方块字形的束缚,以自由流动的笔线变化,更能抒发人的性灵,正如张怀瓘所言:“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文字论》)唐代草书盛行自然影响到绘画,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讲到,“上古之画质略”“迹简而意淡”“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他主张“妙悟自然”,要悟出大自然之真意,做到“境与性会”“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才是所谓“画之道也”。他强调了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主观与客观的同意,即“意”与“象”的统一。杨华山 书蕉图 团扇 2015年
齐白石乃当代大家,究竟高明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乃在“写意”的“意”字上。齐白石最知道此中的要点了。我的同事作家莫言曾说:“写你最熟悉的题材。”齐白石幼年贫寒,对于农村生活自生一种亲切的情感。两只小雏鸡争夺一条蚯蚓,题曰《他日相呼》,意指爱传闲话、搬弄是非的人。画的是鹦鹉,喻的却是人。齐白石的人物画《宰相归田》《人骂我我也骂人》等,形象诙谐,手法简练,近似现代漫画。玩具《不倒翁》,题曰:“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忽然将汝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借画玩具不倒翁,讥讽没心没肝的贪官污吏。齐白石虽然画的是花、鸟、鱼、虫,表现的却不是题材本身,而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现实的感悟和评价。
吴悦石 杨华山合作 杯中何物 144cmx367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写意画的形成与发展和诗词中讲究“比、兴”大体上是一致的。从古今优秀文人写意画作中不难看出,写意画中的“意”,就是诗词中的“兴”。所谓“兴”,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的写诗方法之一,有时也称为“兴寄”“兴托”等。“兴寄”要求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充实,还要有深刻意义的思想内容。因此“兴寄”逐渐形成了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这和绘画中的“写意”和“工笔”的相对概念,有类似之处。“写意”就是画中的“兴寄”。末学不合时宜,恋古诗文喜腐朽之境,深知“兴寄”乃诗歌之灵魂矣。清朝冯班在《钝吟杂诗录》中说:“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没有比兴就不称其为诗了,画之无意,也就不成画了。触物起情、借物抒情、托物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物色尽而情有余。”“物色”就是指事物的形象,“情有余”就是意在象外,要有象外之意。写意画的是形象,就应是具有“兴寄”意义的形象,是有象外之意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画写意画和作诗一样,形象是客观的存在,只有你能触物起情、托物寄情、览物得意或写意创物,有自己的感受,有画外之意,才能成为写意画家。以形象逼真或齐白石称的“不似为欺世”的抽象为追求目标,没有任何画外之意,难称为写意画了。绘画中写意画的发展和诗词中将求比兴的发展过程是大致吻合的。
杨华山 人文渊薮 180cmx97cm 纸本水墨 2012年
画魂是诗,其实应该是诗里的“兴”,即“意”。欧阳修批评的“无隐情”的诗,就是无“兴”之诗,无“意”之诗。这种诗,恐怕也成不了“写意画”的“魂”。这里说的“魂”和“意”就是画家的主观意识、主观感受、托物寓情的创意。人无灵魂则为行尸走肉,画无灵魂岂不成了废纸一张。当今文化浮躁,中国画发展的最大障碍乃单纯技术观点,美术院校像培养工匠一样只重视技巧。华中求意乃艺术之本,授学皆不重视,前景堪忧。
文人中写意画家历来主张提高人品修养、丰富学识、认识社会、体会人生真谛。有人看见大白菜感悟到的是“清白”,齐白石联想到的是“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称大白菜为菜之王,何也?”有人画麻雀题“竹雀图”,白石老人画麻雀却题“人呼吾为家贼,冤哉”。同样到生活中去,有人觉得有很多东西可以画,有人觉得没东西可画,由此可见,创作一件艺术品,写意画家的悟性和灵感是不可或缺的。悟性和灵感并不都是先天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重要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断难成为艺术家,艺术学子从年轻时就应该明白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画外功夫”。
齐白石说他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书法家、篆刻家、画家。以前认为是谦逊,现在才真正明白,正是他为自己规定如此人生之追求,方成就了这位写意画大师。
杨华山 月眀抚掌归 纸本设色 2014年
前几日,老师生日聚会,即兴两首打油诗,敬求剀正。
裂笔涂抹目昏花,璜不昆虫意写虾。
画外功夫来得晚,五十方知四十差。
今朝苦吟前贤句,兼古澄怀修心涯。
醉里自传神仙话,终当不老看荣华。
意犹未尽,再为赞曰:
青檀求异风貌多,徒将取巧苦琢磨。
劝君休倚他门户,归真返璞有秋波。
读杨华山的画
文/张仁芝
画友杨华山曾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文学院。从他早年的人体素描、油画人像和静物等可以看出他在大学阶段便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而且自幼酷爱书法、这几年又痴迷古文诗词,近展百余幅自作诗文、篆隶书法作品另人眼前一亮,书法自由挥洒,超越了法度的层面而进入了自由抒发个人情志意趣的创作阶段。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和著名诗人雷抒雁、汪国真等先生为他诗文集写的序言看华山确实在文学方面也下了大功夫。杨华山 老子出关 139cmx69cm 纸本设色 2011年
在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中,他兼融中西。在书画这么大的领域中,他几乎各个行当都干了,也都干出了成绩。这些作品中有油画、壁画(众多人物、长幅大构图),还有装饰画、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古衣冠人物画等,在20多年的时间内,涉猎了这么多艺术门类,足见华山在书画上具备了一定的天分和超乎常人的勤奋。在绘画方面,我最欣赏的是他近期的水墨写意古衣冠人物组画“魏晋风度”竹林七贤系列、“人文渊薮”诸子素描系列,又如《傲气与傲骨》《圣君贤臣》《陋室铭笔意》《爱莲说》《幽居图》《琴鹤相随》《踏雪寻梅》《徐渭造像》等作品。这些作品用笔果断、贯气,布局得当,墨气淋漓酣畅,层次节奏感强,真有一气呵成之感。这些画中人物虽寥寥数笔,即把古代文人悠然自得的神态刻画得很到位。华山的写意花卉作品中题有自作诗句的白梅系列也很好,元书纸的底色白色染梅提白、画面层次丰富、有自己的风貌。
杨华山 东坡仿梅图 139cmx69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华山在诗文和书法上取得的成绩和心得体会,在他的中国画创作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体现和外化,书法入画、金石用线、用笔古朴、拙壮、力透纸背。画面上诗书画印相得益彰,造型上,突破了学院派的写实造型,但结构依然到位,似与不似区别于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处理,恰到好处,这在戏剧百媚图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百花齐放戏剧人物系列: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张君秋、周信芳、谭元寿、裘胜绒,杜近芳、李胜素、王蓉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京剧人物,形象具体、华山在抓住神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书法的骨法用笔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概括取舍、形神兼备,有别于关良、叶浅予等前辈戏画风格而有了自己的面貌。2011年的作品《春华秋实》是纪念毛泽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辞暨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60周年书画展览的主题创作且获得了好评。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华山今天的作品,吸收中国传统人物画精髓、书画用笔统一、中西结合。正如他所讲:而立之后,受董寿平先生衣钵相授,力追先贤、苦研传统,终深切感悟。杨华山学养全面、厚积薄发、塔之高取于基之广,期待杨华山在书画艺术探索上继续努力,走向更高的境界。
(本文作者任职于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期刊责编:周 宇)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7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