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郎绍君艺术品鉴

时间:2017-01-16 10:53:10 来源:《艺术品》2015年8月刊 作者:郎绍君   0
  

 
  郎绍君,1939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近百年美术兼及当代美术批评。著有《论现代中国美术》《齐白石》《齐白石的世界》《林风眠》《重建中国精英艺术》《现代中国画论集》《守护与拓进》《陶冷月》《城市梦魇》等。主编有《齐白石全集》《陆俨少全集》《中国名画家全集》(近现代部分)、《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等。出版有《郎绍君书画集》。曾主持首届批评家提名展、笔墨经验展等大型艺术展。

论艺两则
文/郎绍君
关于中国画的批评标准

  近两年,我在文章与学术会议上多次谈及当代中国画的分类问题,认为分类与批评标准有密切的关联。因此,谈论中国画的标准,还得重复这个“老”问题。
  我们面对的中国画现实,是结构模式与形式语言的多元化。这一现实意味着,我们已无法用同一标准对中国画进行评估。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革新,不断融入西画因素,其形态发生多种变异,甚至渐渐模糊了其作为画种的边界。这一趋势至今仍在发展中——如果边界消失,中国画也就名存实亡了。面对多元的中国画现实,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用不尽相同的标准衡量不同类型的中国画,否则我们就无法在中国画问题上形成对话。分类批评已具有迫切的方法论意义。

郎绍君 江山好 34cmx6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郎绍君 江山好 34cmx69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我尝试把中国画分为三大类型——传统型、泛传统型和非传统型。试分析如下:
  传统型。其特点是坚持传统绘画最基本的语言方式——笔墨方法。笔墨方法不仅包括写意画的笔法、墨法,也包括工笔画的“骨法用笔”以及相关的晕染法。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陆俨少、李可染、傅抱石以及晚近许多中青年画家,都属此类型。他们也有人适当吸收西画国因素(如李可染),但并不因此而改变其语言方式的民族特色。它是传统的、古典的,但又有新意,绝非对古人的重复。传统型在形态、性质上属于古典艺术——被现代中国人所广泛接受、有生命力的古典艺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它们高度成熟与完美,不存在“转型”和“现代化”的问题。书法、诗词、戏曲、曲艺、芭蕾舞、古典写实绘画、古典音乐,等等,也都具此性质与特色。要它们“转型”和“现代化”,无异于破坏和否弃它们的基本特色和完美。视世间一切“革新”必优于“守成”的观念,对这些艺术形式并不都具有真理性。如果有一天它们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地消亡,那就让它们完美着消亡。以破坏其完美性为代价的京剧现代戏式的“革新”,可以作为古典艺术的一种畸形异变存在,但不能视为它合理的“现代形态”,更不应当作它的替代物。

郎绍君 歇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郎绍君 歇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传统型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体现于它仍在流动和演进;但这种流动演进不采取突变、质变而采取渐进的方式。它的内容、情感、具体程式、画法与风格都不断新变,但不改变由其基本语言方式决定的传统(民族)风格。这一原则可借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的戏曲改革主张来表述。依照吴小如先生的解释,“移步”是有所前进,“不换形”是不改变它的基本特色。对中国画而言,不换形就是不改变它的笔墨语言方式——包括它的材料工具和相应的程式性,对力感、节奏、韵致的要求,以及对道与技、心与物、形与神、人格与风格和谐关系的追求等。以笔墨方法为主但又适当借鉴西法的“不变形”之作,如李可染的山水画、张大千晚年泼彩泼墨作品,仍可列入此类——古代中国画,也并不绝对的“纯”。
  迄今为止,传统型仍是最为完美的中国画型式,吴、齐、黄、潘等杰出大师都出自此型。但满足于成熟与完美,也会导致惰性、重复与衰微。如何使它不断地“移步”而又“不变形”,是它面对的常新课题。

郎绍君 行书杜甫诗《答李儋》《江村》 28cmx20cmx2 纸本 2013年
郎绍君 行书杜甫诗《答李儋》《江村》 28cmx20cmx2 纸本 2013年

 
  泛传统型。指古典中国画的变异形态,如高剑父、高奇峰的“调和中西”之作,徐悲鸿、蒋兆和融入了素描因素的人物画,林风眠以水墨为主的仕女与花鸟,陶冷月的月景山水,吴冠中的部分彩墨风景,及当下中青年画家同一倾向的作品。它们强调“现代性”与“转型”,广泛地借鉴西方绘画,移步换形,突破传统媒材与笔墨方法的限制,手段更加自由,面貌愈趋多样。 但它们仍立足于中国画这个根,在材料工具、技巧画法和风格情味上与传统风格保持着亲密的关联。他们已经创造了诸多世纪性的经典作品,赋予中国画以新鲜而旺盛的活力。
  泛传统型包容了丰富的风格样式,这些风格样式有很大的差异性,是中国画多元趋向的主要体现者,并在当代中国画格局中占居了主流位置。它们为个性表现与自由创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中国画的题材、主题和技巧发展开拓了更广泛的领域。但同时,它们也使中国画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中国画的特性。它们不断扩展的开放性对特定技巧的要求渐次放松,致使其形式语言的混杂、粗糙和浅陋日趋严重。经验表明,缺乏对中西两种艺术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没有扎实的传统功底与修养,很难有真的突破与成功。

郎绍君 行书杜甫诗《答李儋》《江村》 28cmx20cmx2 纸本 2013年
郎绍君 行书杜甫诗《答李儋》《江村》 28cmx20cmx2 纸本 2013年

  非传统型,指中国画变异的极端形式。它介于中国画与非中国画之间,是一种边缘形态。它们保留或部分保留着传统中国画的材料工具,但作画观念、技巧规则和风格面貌大都取借于西方,与传统中国画的联系已微乎其微。某些作品已跨出中国画边界,大略混同于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或综合材料画。它们大多抛弃了笔墨方法,或代之以其他画种(如油画)的技巧方法,或变为不拘一格的综合制作方法,或只把“水墨”媒材从笔墨传统中分离出来,将它“还原为单纯的材料”而随意用之。林风眠的彩墨风景与静物,赵无极、赵春翔、吴冠中、朱德群的抽象水墨与彩墨,刘国松的彩墨拓印与拼贴,以及当代被称作“实验水墨”的一些作品,大多属于此类型。它们总体上采取“西体中用”方式,在整个中国画范围中具有“前卫性”,最接近于西方近现代艺术,是移步换形欲出中国画边界或已出边界的类型。

郎绍君 园中古树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郎绍君 园中古树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非传统型中国画的意义,在于它融合中西艺术的极致性探索,它对新的样式、风格的综合与创造,对水墨材料新的可能性的实验,对新的视觉经验的求取。但探求者大都以西方现代艺术(如抽象艺术)的观念与图式为主要参照,对中国画传统的借鉴大体止于材料和象征性符号层面,他们的旗帜是“现代化”,因此愿以“现代水墨”命名而不愿称作“中国画”。作为当代中国画的一个类型,其危险性在于放弃传统绘画的基本特色,成为西方绘画的附庸藩属。

郎绍君 亭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郎绍君 亭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中国画的多元化,是百年来中国文化环境的产物。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但无法否认类型本身的存在。它们都属于中国画的当代形态。鉴于不同类型关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念形式,具有不尽相同的风格、功能与价值,用不尽相同的方法与标准衡量它们,是完全必要的。
  认可了这样的分类,并不意味着有了分类标准,更不意味着人们对中国画的标准有了统一的认知。分类只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它为中国画批评提供了一种对话的基础和前提,以避免“异元批评”——如全以现代构成理论批评传统型中国画,或全以传统笔墨论批评现代抽象水墨那样的现象。

郎绍君 行书竹深荷静五言联 69cmx12cmx2 纸本
郎绍君 行书竹深荷静五言联 69cmx12cmx2 纸本

 
  任何批评标准和对批评标准的把握都是相对的。对艺术作品的评估,总是包含着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个性的、偶然的、心理的因素,不可能像评判自然科学成果或体育运动成绩那样有清晰明确的标准。但它又决非无标准、无是非、无优劣,而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相对主义游戏。如何确立与把握标准,如何进行有标准的自由对话,始终是艺术批评的一个关键性课题和难题。对当代中国画来说, 要确立某种为大家都认同的标准是不可能的,我以为,讨论标准不如讨论对话前提与对话方法更有效,后者不是不要标准,而是含标准于其中,但着重点是对话与交流,在对话与交流中寻找共识。提出分类批评的原则,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关于格调

  1990年,我为周思聪画集作序,首次探讨风格与格调问题。文章的概括是:“如果说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把握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式,艺术格调便是对这种态度和把握方式的一种价值判断。人们可以勉强说风格无优劣(假设都是有个性的风格),却必须承认格调有高下。具体言之,格调是透过形式风格、语言和技巧运用折射出来的人格价值——寓于美中的真与善的程度,业已形式化、物质化的精神品位。在中国艺术里,格调是判定雅俗优劣和最终价值的主要尺度。”(《周思聪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



郎绍君 传家处世七言联 67cmx13cmx2 纸本

  这样说好像忽视了艺术性的因素。1992年,我在《水墨画:反省与展望》一文中,试图对上述观点作一补充:“格调的含义何在?一曰艺术本身的档次即艺术性的高低;二曰艺术内涵的深浅与价值;三曰与艺术形式、表现、内涵相联系的人格层次。概言之,格调是一种批评标准,它坚持艺术与画家人品、人格相一致的原则。”同一文章又借用康德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谈格调标准的演变:“艺术也像人类历史一样具有两重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前者是自然性的体现,后者是道德性的体现。艺术性和艺术所体现的道德性价值,随着人和历史环境的演变而演变,但两者的并存、相互制约会永远存在。水墨的批评标准——它的具体的艺术标准和价值标准,不断增减变异,但艺术与人格相一致的原则不会变,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效。这是人和艺术的本质决定的。”(《现代中国画论集》第434-435页,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这段话,是想强调格调不只是一个道德人格的问题,也包括艺术本身的问题。但把“艺术性的高低”和“艺术内涵的深浅”都拉进“格调”范畴,过于泛化,它自身是什么反而模糊了。格调不是布袋和尚的布袋,什么都可以包进来。1998年我写《笔墨论稿》时,试图再加修正。文章说:前一篇“强调了格调品评中的‘价值判断’,对艺术本身品位的内容有所忽视。”后一篇“补充”了“艺术本身品位的内容’,但这“艺术本身品位的内容”,应当是指“指相关于自然性的合规律性的程度,价值判断指相关于道德性的合目的性的程度。”——这一表述,是对第二篇文章提法的调整。我觉得,以相对模糊的“艺术本身的品位”即“合规律性的程度”取代“三曰”说,比较恰当。

郎绍君 古垣雪霁 46cmx6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郎绍君 古垣雪霁 46cmx68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我在《笔墨论稿》中,对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作了新的解释:“这里说的人品或人格,应作广义的解释,即人的气质、道德修养、精神追求综合塑造的品格。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及其熟练程度并无必然联系,但与笔墨风格特别是笔墨品质、气息一定相关。平庸的人格难免笔墨的平庸,飞扬跋扈的人品必有某种外张的笔态。这种必然的连带关系,决定了高格调笔墨的追求必然伴随着对完美人格与超越精神的追求,对庸俗、低劣、市侩、无灵魂和丑陋灵魂的拒斥。人性完美永远是一种理想,但不媚俗、不势力、不张狂、不萎靡、不虚伪、不贪婪、不猥琐,等等,总是体现着一种崇高而切实的人格追求。传统绘画对笔墨格调及其与人品一致性的强调,正体现着中国艺术对真与善尤其是美的极大关怀。应该说,这正是中国艺术传统的本质特色之一。 超越精神,是指中国艺术对世俗物欲(地位、金钱等)的超越,对真纯高尚精神理想的追求。它与西方观念中追求接近上帝的超验性、神性有一致之处,但又很不同,因为这种超越性始终不失人性的温暖与辉光。对笔墨格调的追求,是这种追求的特殊形式。”(《守护与拓进——20世纪中国画谈丛》第228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这段话,所论人品以及人品画品的区别与联系,似乎有一定新意,也有现实的针对性。


郎绍君 冬 34cm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当下的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画创作,在格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迎合市场,弱化乃至放弃精神追求和艺术品位追求。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些有天分和成就的画家,往往以风格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重复、复制已经定型的东西,不再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许多年轻画家则以他们为榜样,把精力用在打造风格上,一旦打造得差不多,也开始风格化的重复和复制。这种现象与市场的引导有密切的关联。因此,现在不是文化机关和理论家在引导潮流,而是市场、资本在引导潮流。美术出版物包括刊物、报纸以及网上的宣传,都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极尽打造、包装、吹抬之能事,而大家所追求的,是利益而不是艺术。如何处理艺术创造与市场、艺术批评与市场、艺术出版与市场等等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促进艺术的繁荣,但也会扼杀艺术。躲避是不可能的,惟一的办法是处理好它们的关系,这涉及市场的管理与自律、艺术家的社会、道德与艺术责任等各层面。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也遭遇这样的问题,总的来说,他们处理得并不理想,但总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西方艺术批评有精神性的追求,但没有“格调”理论,中国的“格调”理论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画家能够自觉的追求高格调,就能够较好地处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对于画家、批评家来说,格调首先是一个趣味和鉴赏力问题。我多次强调一个看法,即20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艺术家的鉴赏力大大降低了。画家、批评家应该有加强鉴赏力的自觉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如多读艺术史、多看博物馆、搞点收藏等等)提高自己的艺术趣味和艺术鉴赏力。我认识的一些年轻画家和史论家已经这样做了,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不是“短期作业”,而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文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文章摘自杭春晓《朝花夕拾——<郎绍君先生书画作品集>序》)
(期刊责编:周 宇)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8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