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一座拥有2700余年悠久历史的伟大城市,也曾经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段永恒的记忆。相传在公元前753年,拉丁人罗慕洛在台伯河畔建立了罗马城。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历经王政时代(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27年),罗马人逐渐成为整个地中海乃至整个欧洲的主宰者,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就此建立。版图的扩张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罗马继承了古希腊在文学、艺术、哲学领域的成就,并且在城市建设、建筑、法律方面独树一帜,于西方文明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也赋予了罗马城内的文化遗产独一无二的珍贵价值。
“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共展出来自罗马斗兽场、帕拉蒂诺博物馆、黄金宫殿、罗马国家博物馆之戴克里先浴场、罗马国家博物馆之马西莫浴场宫、佛罗伦萨考古博物馆、锡耶纳考古博物馆的233件(组)珍贵文物,包含大理石雕像、建筑构件、钱币、首饰、陶器、玻璃器等多个类别。“所有展品旨在还原罗马人民在500年历史中的所有生活场景:从第一位罗马居民、罗马帝王到学者,再到繁华大街的普通寻常人家。”
展览以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群为背景,以建筑、历史和社会三条平行的叙事线索贯穿始终,共分为“帝国议事广场、黄金宫殿、和平祭坛、罗马斗兽场、万神庙、戴克里先浴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七个部分。通过罗马帝国巅峰时期辉煌的文化与艺术成就,可以深入了解罗马帝国发展历程中的精彩故事,对古罗马社会背景下的地域历史、人物及相关事件的认知加以升华。
一、公共场所·帝国议事广场
在城市中修建广场,是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广场成为了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标志着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帝国议事广场最初由恺撒在公元前46年下令兴建。此后的150年间,历经罗马帝国四位重要皇帝的新建与扩建,规模宏大,形制逐渐由开放变为封闭,皇帝的庙宇成为广场的中心,体现出皇权的力量与象征。帝国议事广场最终成为了罗马城市乃至整个帝国的行政及司法中心。
朱庇特神庙之狼祭坛
这座祭坛前部装饰一圈浮雕花边,花边上方屹立一只展翅的雄鹰。下方中部为哺育罗慕洛和雷姆斯的母狼,据说他们是战神玛尔斯与女祭司西尔维娅结合生下的儿子,被扔在木盆里顺着台伯河漂走,一只母狼救下他们并哺育长大。祭坛下方的两角分别刻有一个狮身人面像。
奥古斯都金币
金币正面刻奥古斯都的侧面头像,背面刻摩羯座符号。奥古斯都,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于公元前27年1月26日称帝,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也是帝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创立了由他亲自监督的中央集权制度,严格赋税制度,整顿军队以保证对他效忠,促进罗马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确保了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二、皇家宫邸·黄金宫殿
公元64年,罗马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城区大部分被烧毁。火灾之后,当时在位的尼禄皇帝命令对罗马城进行重建,计划将城市中心改造成庞大奢华的皇家宫邸,在规划设计时开始建造黄金宫殿。黄金宫殿俗称“金宫”,其灵感来自于希腊君主的豪华行宫。宫殿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据记载其外墙由黄金建造,内部屋顶以半宝石堆砌而成,地面铺满马赛克,墙面覆盖有色大理石,天花板布满壁画,建筑中庭还有一尊尼禄的巨型雕像。目前仅有部分为世人所知。
马赛克残件(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这两件彩色马赛克可能是同一座乡间庄园中的装饰。其中一个方格内画着两名女性面对面说着悄悄话,右边是一位姿态轻松、裸露身体的男性,反映出宁静祥和的乡间生活。另一个方格中描绘的可能是妇女分娩时的紧张情景,一位妇女蓬头散发地躺在轿椅上,旁边有两位服侍的老妇人。左边的男子凝视远方,似乎在等待孩子的降临。
爱神厄洛斯与狮鹫雕刻瓶
爱神厄洛斯与狮鹫雕刻瓶(公元1世纪)
这件大理石瓶身上刻着爱神厄洛斯与站在莨艻花簇中的狮鹫。厄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代表肉体和精神的爱,也代表对美的渴望。狮鹫是源于公元前3000年东方神话中的一种动物,是狮子和鹰的混合体,代表了人性的多面性,在古希腊艺术作品中被广泛运用。
三、文化场所·和平祭坛
公元71年,韦斯帕芗下令修建和平祭坛,后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重新修建。和平祭坛由纪念和平女神的神庙、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礼堂构成,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和平图书馆可以提供给学者从事研究工作,专门设有演讲与教育的场所。和平祭坛中还藏有韦斯帕芗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珍宝,大量艺术珍品在这里首次对公众开放。这座纪念性建筑不仅是韦斯帕芗皇帝对世界和平理念的建筑学表达,同时还表明了其对文化的渴求以及对艺术日益增长的兴趣。
哲学家及缪斯女神雕刻石棺(公元3世纪末期—公元4世纪)
这件箱型石棺在中央面板上以高浮雕手法刻有一位左手拿羊皮纸书卷的哲学家与穿斗篷的缪斯女神波吕许漠尼亚交谈的画面,在两人之间的背景中有一个位于圆柱基座上的日晷。左右两端分别雕刻有一名戴着面纱、右手上举的女性,以及一位肩扛干粮袋,靠在棍子上休息的年轻牧羊人。这件展品重约1500公斤,是本展中最重的一件文物。
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小型雕像
医神埃斯科拉庇俄斯小型雕像(公元138—161年)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人开始在提伯岛上供奉古希腊神话中的医药和健康之神埃斯科拉庇俄斯。这尊大理石雕像刻画了他的传统形象:手拿一柄缠绕着蛇的权杖。和平祭坛的图书馆中专门辟有一块有关医药的区域,收藏着古代最杰出的医生——克劳迪·加莱诺的著作,以及大约400部古希腊语作品,但大多数书籍在祭坛被毁时也随之消失。
四、娱乐场所·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至今仍是罗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古罗马人酷爱娱乐,观看公共表演成为一项公民权利。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们通过举办角斗等活动满足民众对娱乐的需求,同时收买民心以获得政治支持。角斗场逐渐兴起并遍布各城市,在古罗马的众多角斗场中,以公元72年韦斯帕芗下令修建的罗马斗兽场最具代表性,斗兽场在提图斯在位期间最终建成,其形态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堪称建筑史上的典范和奇迹。
提图斯铜币
提图斯铜币(公元80年—81 年)
这枚铜币是公元80年罗马斗兽场揭幕落成时发行。正面图像为提图斯侧面头像,背面图像是罗马斗兽场:第二层拱门上刻有一辆四马两轮战车;在顶层的围墙上还有青铜盾牌。最高层的木梁头用于操控天篷,梯形座位上挤满了观众。下层中央拱门处的洞穴座位是为提图斯皇帝预留的包厢。
角斗士对决图灯(公元1世纪上半叶)
这盏灯的灯盘上刻画了一对角斗士,正面对着的人可能为色雷斯角斗士, 左手持一个小的矩形盾牌,右手挥舞一把短剑。左腿戴高护胫套,头戴有顶饰的头盔。背对着的人似乎手持小圆盾,右手持一把短剑,头戴头盔。两人都系着腰布条,短裤塞在博斗皮带里。
五、宗教祭祀场所·万神庙
古罗马信奉多神教,其部分宗教源自伊特鲁里亚或希腊时代,同时又不断将其他文化中的神明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如展览中展出有众神之王朱庇特头像、旅者之神赫尔墨斯头像方碑、太阳神阿波罗头像方碑、酒神巴克斯雕像、爱神维纳斯雕像、古埃及神塞拉皮斯雕像等。万神庙最初由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巴建造,后经哈德良皇帝重建,成为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外表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庙宇,平面为圆型,半圆形穹顶象征天体。穹顶中央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洞,仿佛联系起诸神与众人的世界。从圆洞中散发出柔和的漫射光,照亮神庙内宽大的神龛,营造出静谧而神圣的宗教气息。
森林之神西尔瓦努斯小型雕像
森林之神西尔瓦努斯小型雕像(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森林之神、田野之神、牧人之神西尔瓦努斯来自于伊特鲁里亚神话,但在古罗马时代却极受农民的敬畏,并被奴隶和下层人士普遍地供奉在家庭神龛中。通常在开垦荒地之前,农民会用三重纪念仪式来祭拜西尔瓦努斯,祈求他保护牧场、田地和房屋。
狄安娜雕像
狄安娜雕像(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狄安娜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是贞洁的狩猎女神、森林女神和动物女神,也是女性的保护神,她帮助女性在分娩时减轻痛苦。狄安娜常被描绘成一位四肢修长、身姿矫健、背负弓箭的年轻少女,她常常孤身一人在森林里出没,只有一只鹿和一条猎犬做伴。这尊大理石雕像刻画的是拥有精致面孔的少女狄安娜,左手上举,背着弓箭袋,身穿改短的希腊长袍以便在森林中无拘无束地奔跑。
六、休闲场所·戴克里先浴场
浴场是古罗马十分重要的公共建筑物,面向所有社会阶层的自由公民开放。它不仅是大众洗浴的地方,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早在共和国时期,罗马城市里就开始建造公共浴场。至公元4世纪初,罗马城内共有大小浴场近1000座,其中戴克里先浴场规模最大,可同时容纳约3000人。这些精心建造的公共浴室除了提供热水浴、温水浴和冷水浴外,还设有运动场所、休息室、花园、图书馆、餐厅等,为大众放松身心,较好的度过闲暇时间提供了条件。展览中展出的与沐浴有关的珍贵文物有各式油瓶、取用化妆品的刮勺、搅拌棒、刮身板、耳勺、拔毛钳、齿状镜、梳子等。
油瓶
油瓶(公元1世纪)
玻璃油瓶是罗马妇女化妆用具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被用来储存香水以及软化皮肤的精油。这些油瓶形状各异,有梨形、近乎球形及锥形等,材质为透明无色和彩色玻璃。
刮身板
刮身板(公元1世纪)
刮身板是希腊人和罗马人用来清洁身体尤其是四肢的青铜或铁制工具,由一个直手柄和用来在皮肤上刮擦的弯曲刮片组成,在洗浴时使用。运动员在比赛后用来刮去汗和灰尘,尤其是摔跤手会在比赛前用来除去皮肤上的多余油脂混合物,以让皮肤变得粗糙。刮身板还被女人用来除去涂在皮肤起软化作用的多余橄榄油。
七、纪念性建筑·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因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而得名,于公元315年建成,高21米,宽25米,是罗马雕塑中最宏伟的代表之一。君士坦丁在位期间统一了罗马全境,也是第一位公开信仰基督教的君王。这座凯旋门用大理石和石灰建造,其上雕塑多为浮雕,大部分的建筑构件都采自年代更早的纪念性建筑,并且在原有浮雕的基础上,加入了君士坦丁时期特色,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生动地呈现了罗马雕刻艺术水平。
手镯
手镯(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这只手镯两端均是蛇形,蛇头和蛇身上均饰有金属浮雕。其设计灵感应来源于在罗马帝国十分盛行的古希腊风格,但从其简洁装饰来看应制作于帝国晚期。当时人们相信蛇能驱邪去秽,因此蛇被当作神的化身受到尊崇。
女性头像(公元4世纪)
这尊头像是罗马帝国晚期肖像艺术中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其风格与若干世纪前的理想主义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帝国晚期的人物雕像更偏向于对面部特征和表情进行描绘,甚至可精细到老人脸上的缺陷和皱纹。从雕像深陷的眼睛、厚重的眼睑、松弛的面部皮肤、窄小的嘴唇和双下巴可以看出,被雕刻的这位女性已处于晚年。正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艺术的狂热追求,才使得作品能将人体的每一个细节特征都充分表现出来。
展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出罗马自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壮阔图景,从崭新的视角领略到古代丝绸之路终点——罗马帝国辉煌的古代文明,加深对于世界文明以及“丝路文化”的理解,完成对于“永恒之城——罗马”的一次时空文化之旅。
(本文作者为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副研究馆员)
(期刊责编:王可苡)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6年07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