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尤无曲的人生艺路

时间:2016-12-21 17:01:42 来源:《荣宝斋》2015年3月刊 作者:朱京生   0

  早岁(一九一○—一九二九):

  家庭与文化环境南通建城一千多年来,众多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痕迹,如宋代开理学先河的胡瑗、戏剧家李渔、琵琶演奏家白碧双、说书艺人柳敬亭、明末才子冒辟疆、画家李方膺、抗倭名将曹顶、清末状元张謇、刺绣艺术家沈寿等。
  近代以来,南通的一切似乎又都与张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他的存在,清末民初的南通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张謇将南通作为一个小的『国家』来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以他的眼光、勇气、魄力敢为天下先,在实业、教育、城市建设、农垦、渔业、水利、交通、文化、社会福利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开拓,他致力于『综合的社会改良』,坚持『建设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之理念,开全国风气之先,发展了地区生产力,推进了一方文化,泽惠后世,影响深远。
尤无曲像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最早的育婴堂、最早的聋哑学校、最早的伶工学校、最早的养老院、最早的师范学校、最早的天文台、最早的农业学校等等,所以,南通又有『近代第一城』的美誉。尤无曲出生和成长在这样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自然良性过渡的大环境之中,他的绘画之路与家族的影响和南通的人文环境不无关联。
  尤无曲,名其侃,别号志陶、企陶、陶风、钝翁、钝老人,以字行,一九一○年八月十六日(农历七月十二日)生于南通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尤金镛(亚笙)时年四十三岁,母亲顾芷佳四十二岁。父亲是清末秀才,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博学多才,精于词章,曾任职于由张謇创办的南通中学、南通女子师范和翰墨林书局。叔父尤慎铭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教于张謇创办的南通师范。姑母尤璞君是南通女子师范的舍监,她与校长范姚夫人(陈师曾的岳母)是至交。舅父顾桓讬为前清教育部官员,书画俱佳。长兄其伟十二岁,能书善文,精于刻砚,后来成为著名昆虫学家,对无曲有提携教诲之恩。二兄其倜十岁,长姐其娴十九岁,二姐其姝早殇。
  尤家在南通是一个文化世家,『抱残守缺霉书裹,养晦遵时老布衣』尤家祖训,到无曲父亲尤金镛时又增加了『守文游艺,格物致知』的内容。七十年前范伯子夫人姚倚云曾有诗赞尤无曲的祖父尤彦青,曰:『诵经礼佛日参禅,花灿清溪月满天。隐德不名为至善,故教寿考子孙贤。白发斑斓舞彩衣,期颐定卜驻春辉。孙曾绕膝峥头角,色养雍容志不违。』由此颇能见尤家优美的门风。

齐白石为尤无曲订的润例

    尤无曲出生那年,陈师曾应张謇之邀来南通师范任教,居城东一村墅,通明宫。陈师曾与翰墨林书局经理李苦李交往最为密切,授课之余常来翰墨林西园品茗论艺,大凡诗文、金石书画无所不及。尝同往上海问道于吴昌硕。南通时期的陈师曾曾应李叔同之邀为《太平洋画报》副刊创作漫画,被视为中国近代漫画的奠基之作。这一时期陈师曾不仅为南通留下了大量书画作品,还在《南通师范校友杂志》上发表《欧西画界最近之现状》一文,体现出一位未来的『京派』领袖的世界性眼光。这些,一直成为南通这座城市的一段美好记忆。
    时任翰墨林编辑的父亲尤金镛,与陈师曾也有较多接触,二叔尤月三、三叔尤慎铭是陈师曾在南通师范的同事,姑母尤璞君通过范姚夫人请陈师曾画过册页和若干作品,整个尤家先后收藏陈师曾作品有几十幅。家中这些作品,见证了陈师曾与尤家的一段渊缘,无曲耳濡目染其间,不知不觉精神也追随而去了。因此,无曲自幼尤喜陈师曾其人其画,渐生崇敬之心,一生视陈师曾为精神和艺术导师。
    尤无曲幼时身体不好,其对绘画的兴趣源于天性。五岁无曲开始在地上、墙上涂鸦,最喜画家养的猫、狗、鸡等常见的动物,虽遭呵斥而其志不改。某日,随父参观南通博物苑,第一次见到孔雀,甚感新奇,来便用毛笔凭记忆画出所见孔雀、山石。后来,长兄其伟在其作品上题曰:『画固幼稚,然用笔间往往古拙可喜,图一物便能形似……』五岁儿童凭记忆的涂抹竟能形似,其绘画天分可见一斑。族中长辈见无曲一心向画,也常予以鼓励和指点。
    六岁,始从舅父顾桓讬习画。七岁,家中请艺人剪扎盆景时在旁观看,试插黄杨,遂成终生爱好。八岁进入南通私立第二幼稚园,接触唱歌、游戏、谈话、手技、识字、识数及图画等知识,成为二十世纪最早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的一代幸运儿。九岁,入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读书,这时他的绘画才能开始显露,很得美术老师的夸奖。十四五岁时尤无曲尤喜画马,于季自求丈处见到影印本郎世宁《百骏图》卷,爱不忍释,遂借归以日本皮纸通临一过。一九二五年为祖父祝寿所画《龙马精神》,也以郎世宁之作为蓝本。一九二八年中学毕业以后,因体弱在家休养,以研习山水画度日,用功甚勤,母病陪侍期间仍作画不辍。一九二九年,母亲顾芷佳病故。

尤无曲 设色山水32.8cm×128.5cm 1933

    尤无曲的早岁,深受家族和南通文化影响。从他最初上的幼稚园到后来的小学和南通师范都是由张謇创办的,张謇『爱日、爱群、爱亲、爱己』,『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对尤无曲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尤无曲最初喜画动物,中学以后开始学习书法。大约从一九二五年开始研习文徵明山水,反复临摹其细笔山水,工整严谨,中规中矩;一九二七年的《画桥碧阴图》虽然技法简单,但深得朴厚苍浑之致;又曾师法陈师曾笔意作设色山水,笔笔中锋,爽健灵动颇为神似;一九二九年所作的一幅山水,其伟兄谓之『淡远沉静,神似戴本孝,心爱好之。而侃弟则谓,皴擦点染拘于法度,未能脱去蹊径,学与年进,所云自学尔尔……』自谦的性格和高远之志能见一斑。平素经常观摹族中所藏文徵明、仇十洲、陈老莲、陈白阳等明人及近代陈师曾、李苦李、张小斋等人的作品,这些成为他山水画最初的法乳。
青年(一九二九—一九五一):求学与游历
    一九二九年八月,无曲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一九三○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因绘画水平高、基础好,直接插入二年级就读,受教于黄宾虹、郑午昌二先生,又与杜小甫、潘君诺结交。冬,郑午昌等人『提倡发展研究中国美术』,并组织蜜蜂画社,无曲作为艺专优秀的学生被吸收为画社成员,有幸参加每年二月十二日举办的花朝日社社友作品展及学术研讨。
   一九三○年二月,无曲追随黄宾虹、郑午昌诸先生,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转入设在法租界的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在原美专画学系基础上成立的山水画学科就读,得黄宾虹、郑午昌、楼辛壶、许徵白四位山水名师亲授,其他任课老师还有郑曼青、马孟容、张红薇、商笙伯、王师子、马公愚、方介堪等名流,无曲得以欣赏他们的佳作,聆听他们的高论,广通声气,博采众长。


尤无曲 《四明揽胜》册十二开选一 23.5cm x16cm 1935

    在上海艺专和艺术专科学校,诸师既传绘画知识,又示范演示具体画法,使学生可以看清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边画边讲,然后张贴出来,供学生临摹,纯粹是中国的教学方法,无曲从中获益匪浅。其中最大的收获,一是看到了黄宾虹老师如何用笔、如何设色,直接学到了最上乘的技法,从此走上了中国画的正途;二是由于黄宾虹的教导,尤无曲在青少年时代就认识到了书法的重要性,从此一生习书不辍。尤无曲后来称这两点是他早年的一大福缘,对他的绘画有重大影响。黄宾虹上课的时候,会带一些古画来供学生观赏临摹,让学生体会真迹中的笔墨。这期间,无曲既临摹了老师的范画,又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了历代山水大家的作品,于北苑、李营丘、郭熙、王蒙、石涛等着力较多,尤喜龚贤和石谿,为中国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一九三○年的《仿北苑溪山行旅图》,笔法虽不老到,但绵润简朴,温和浑厚,气息静穆。《课稼图》是根据《秋影楼集》中田家乐诗意而作,说明其临古之外已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颇具鉴赏能力的大哥尤其伟,欣然在画中题道:『余爱其有逸致,且与余曩日涉笔,时神游于高隐之风趣,恰相印照……』《早春寒林图》对传统功力的掌握已到相当程度,树石笔墨大有倪云林的意味,临古受惠之深可见一斑。同年,领赵丹到上海艺专就学。
此间,尤无曲参加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在宁波同乡会举行的书画展览会,参展作品为用八尺整纸临摹的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展出后大受好评。尤无曲曾与同学潘然、顾永、杜小甫、黄幼松结社,名为『思美人室』(又称『思微妙室』),经常一起雅集作画,互赠作品,杜小甫曾秉烛为尤无曲画像,尤无曲也曾为顾永作《顾子骑驴图》。同学中的杜小甫是河南中州人,在美专时比尤无曲高一届,很富绘画天赋,精于各家笔法,用笔遒劲,取意高古,尤无曲求学期间曾得其指教,称杜小甫为半个老师。
    无曲非天资绝顶之人,他走的是勤悟渐进之路。一九三一年秋,无曲从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居家专心读书作画,也同父亲学一点诗,博物馆、裱画店是他常去的地方。这期间主要是临古,临过『四王』和明人的作品。他临画非常认真,尽可能把古人的笔法学好。一九三二年,他请顾永持其临本《新罗山人山水册》请教于潘天寿,潘先生对无曲临作赞赏有加,欣然为其《新罗山人山水册》题签,并赠七绝一首,以资鼓励。同年,获顾永赠黄宾虹《西行记游》画册,堂弟尤其彬将其所画山水赠送丰子恺。
    一九三二年《拟石涛上人法》是学大涤子画作中的一种面貌,得其三昧。从一九三三年尤无曲创作的一幅作品看,笔墨更加松秀从容,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空间感更强,更富诗情和意境,与此前的作品大有不同。一九三四年,无曲的大哥尤其伟率南通农学院学生赴西湖、四明山、奉化、宁波地区采集昆虫标本,无曲随往各地游历,白天出去写生,晚上回到住所再根据写生稿进行创作,如此历时一月,画成两部册页,一为《四明揽胜》,一为《西湖纪游》。后来大哥为其《西湖纪游》一一题记,一画一文,相映成辉,留下一段艺坛佳话。
    除去出游和写生,乡居的数年生活,恬淡而闲适,读书、写字、作画、画、泛舟、饮酒、对诗、弹琴等在尤无曲的生活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大体上过着一种近于古代文人隐士的闲散生活。尤无曲自中学时代即号志陶、企陶,在上海求学期间又号陶风居士,与其说这是对五柳先生的向往,不如说其根性上与渊明一派就有点宿缘。然而,这并非对国家民族命运毫不关心的玩物丧志。早在一九三五年,日寇攻陷东北,直逼内蒙古、华北,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尤无曲在赠友人诗中便有『泽鸿方夜集,胡马近秋肥』之句,诗中『胡马』即指侵华日军,『近秋肥』比喻日寇侵占国土的行径,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一九三五年经人介绍,与女师学生黄慕玉(韫辉)相识,遂一见钟情,无曲曾多次为黄慕玉作画表达爱慕之情,在其中的一幅画上他题诗道:『新月知我意,与我共徘徊。行行尽闹市,举足桥之隈。隔水暮烟起,岸头迷古槐。古沙风景好,取作画中材。当时无究心,遇眼如走马。久而偶念之,萦情弗能舍。闷雨空客窗,泼墨云烟写。拈毫拂素时,恍是重游者。画里鬅鬙人,前度刘郎也。』景写『月明林下美人逢』的惊喜以及与意中人隔水相望不得一见的怅然,表达了对女友的爱慕思念之情。
    一九三七年,二十八岁的尤无曲与二十五岁的已任金沙北川门小学校长的黄慕玉,在通城西濠之滨的俱乐部订婚。黄慕玉为当地才女,也擅丹青,订婚后两人常联笔作画,曾经为人合作花卉扇面,尤无曲题『书味夜灯知,丁丑六月写辛全方家正。侃记。韫辉写牡丹』。画面上,书砚牡丹,相映成趣。黄慕玉所画牡丹,色彩典雅,花朵生动,画面洋溢着一种宁静幸福的生活气息。然而,这种红袖添香的美好生活很快被日寇的铁蹄踏碎。


尤无曲《四明揽胜》册十二开选二

    一九三八年南通沦陷,长兄尤其伟任教的南通农学院迁至上海,无曲携妻一同前往,并在迁往上海的南通中学教务处工作。其时兄其伟与时任南通农学院常务董事的爱国实业家严惠宇都雅好书画,成为挚交,其伟将无曲介绍给严惠宇,严先生看过无曲的画作,大为赞赏,尽出所藏供其学习临摹。严惠宇常对无曲给予指点,并将海上名家汤定之、秦曼青、黄蔼农、吴仲等一一介绍给无曲。还告知『画需写,不可描,运书法于画法之中』的金玉良言。上海期间结识王个簃和前辈费凡九等人。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尤无曲一生中唯一的孩子世璜在上海出生,因诞生于战乱之中,故小名望平,取意渴望和平。产后半月,妻黄慕玉病逝于上海寓所。喜得贵子而又忽丧爱妻,人生悲喜的无常,方及而立之年的尤无曲已有切身感受。这是尤无曲人生的第一个大的打击,他所能做的只是寄情笔墨,以排解无尽的哀思。


尤无曲 古沙风景 23.5cm×63.5cm  1936

    陈半丁是北方画坛的领袖,他与严惠宇早在一九二八年就结拜为兄弟,他的大名尤无曲早就知道。一天严惠宇告诉无曲,他已约请陈半丁来沪作画游览,尤无曲听后欣悦不已。后来的情况尤无曲在《忆恩师陈半丁先生》一文中有详细的记述,文曰:『不久,当在舅父(严惠宇)家见到半丁先生时,他那儒雅、纯朴、和蔼可亲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半丁先生在沪两个多月就住在舅父家,作画时我侍奉左右,观赏学习,我立刻被半丁老师高超的画艺和不凡的谈吐所征服,半丁老师画艺博而精湛,见识更是高人一筹。惊叹之余我萌生了要拜半丁先生为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画艺的想法,那时我正值而立之年,十年前已加入蜜蜂画社,见识了「海派」诸家的技法,总感觉我在画艺、见识和功力上都远远不够,如能从半丁先生学艺,那将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舅父严惠宇看出了我的心事,一天,他把我叫到书房问我有什么理想,我脱口而出:「艺术成功!」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很郑重地点点头,手指背一敲桌子,说声:「好!这事就这么定了。」原来舅父也有心让我拜半丁先生为师深造,而他见我更有此心,就下决心成全我。』
    于是,严惠宇正式将无曲推荐至陈半丁门下。并在严家为尤无曲举行了拜师礼,同时安排无曲去北京随陈半丁学画。


尤无曲 临黄遵古本 51cm×19cm 1940

    为了能专心学艺,尤无曲将襁褓中的儿子世璜送回南通老家,托付给父兄及二嫂。十月,他只身乘火车冒着不时飞过的流弹来到北平。陈半丁原本让无曲住在米粮库的家中,以便于教学,但无曲怕对老师一家有太多打扰,严惠宇便安排他挂职于金城银行,居住在银行的公寓,拿一份薪水,以维持生活,得以专心作画。
    在京的三年时间里,陈半丁先生尽心传授山水、花卉、篆刻的创作技艺,还讲授画理、画法,鼓励无曲画出自己的风格。在陈半丁家,尤无曲有幸看到了老师收藏的上自北齐下至近代名人的大量书画精品,其中大部分也都曾带回住处进行过仔细研究和临摹。尤无曲平日在寓所临古,体会古人笔墨精神,每周不少于一次去老师家,一方面带上所临画作与创作画稿,请陈半丁指点;另一方面是观摩老师的作品和看老师挥毫作画,聆听老师积数十年绘画经验之作画诀窍,这些都成为后来尤无曲艺术创作上的营养。


尤无曲拟陈老莲本56.5cm×136.5cm  20世纪40年代

    陈半丁为人厚道,开朗豁达,随和热情,对无曲的画总是认真指点过目,不足之处,加以润色,还常与无曲联笔作画。每逢画坛聚会,常带弟子前往,让弟子看那些京派名家当场作画,听他们谈艺论道,使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京期间所临半丁先生藏《六如居士山水册》,扎实严谨一丝不苟;所临《大涤子山水册》,是依照陈半丁临本所画,陈半丁山水一生学习石涛,故陈临本非常接近原作,因此尤无曲也间接学到了石涛的笔墨和章法程式,很快便能以石涛笔意进行创作。总之,由于陈半丁的细心培养和尤无曲个人的努力,三年间画艺大进。
    一九四一年,陈半丁送给无曲一刀上好的宣纸,嘱其创作一批山水画,准备为无曲举办一个展览,将他的艺术推向社会。无曲遵照老师的嘱咐,埋头创作,用半年多的时间创作了近两百幅山水作品。陈半丁精选了其中一百二十幅,并亲自为作品题诗落款,还特意为无曲刻印数枚。陈半丁还精心张罗尤无曲个人画展,展览从请柬的印制分发、作品的装裱、镜框的制作、场地的选择和落实,均由陈半丁一手操办,费用也由他承担。王雪涛也亲自过来,帮助布展、安装镜框。
    尤无曲画展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行,齐白石、蒋兆和、王雪涛及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前往观看,并给予很高评价。白石老人还深情地对无曲说:『你有个好老师,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为鼓励无曲学画,一向勤俭的白石老人以一百四十块大洋认购了展品中标价最高的一幅《纤夫图》。


尤无曲 临宋人《虎溪三笑》 45cmx107cm 20世纪40年代

    展览十分成功,当时北平《艺术》杂志对尤无曲的艺术功力与画展予以极高评价:『无曲作画如一游龙若蟠虎倏行倏止而笔力如椽,直可曲铁透纸……』『举凡「董巨」「荆关」、王翚、石涛、南田、新罗、宋元而下靡不穷研极讨,其时作画气概雄远,墨晕神奇,已能规抚各家而时出新意,以变化于其间矣。』『苍润稳厚,天然秀逸,凝睇久之,觉山树云岚,皆隐约欲动,生万壑灵烟之感,观者直如置身画中矣……』今天,从仅能见到的几件当年展览中的作品看,笔墨雄秀,以气胜得之,精神灿烂,风格在石涛与半丁之间,不同凡响,所评并非虚誉。
    展览后荣宝斋开始挂售尤无曲的作品。白石老人后来亲自为无曲定下了润例曰:『南通尤君无曲,吾友半丁陈先生弟子也。工画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又擅金石,取汉印为归依。近以求索者众,不暇应接,深恐顾此失彼,有辜雅意,爰为代订润例如左:条幅三尺贰佰元,四尺贰佰捌拾元,五尺肆佰元,六尺伍佰元,整张视条幅加倍,扇面册页壹佰贰拾元,手卷视扇册加贰成,刻印每字伍拾元。癸未中秋齐白石。』


尤无曲 秋水共长天一色 34.5cm×68.5cm  1981

    至此,除去早年学过古琴和围棋之外,年方三十二岁的尤无曲,不仅对于传统文人的必备修养诗、书、画、印等,有较为系统、长期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而且以绘画在古都北平扬名立腕。
    一九四二年春,尤无曲从北平回到上海,严惠宇安排他在云起楼任一份闲职。云起楼是严惠宇开设的一家收藏古玩字画的店铺,也是海上部分画家聚会的场所,位于上海西摩路大东烟厂俱乐部的一层。沦陷期间,上海很多旧家出售文物字画,严惠宇乃委人设云起楼收购,为上海地区文物、字画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云起楼设于抗战期间,约终于一九五二年公私合营以后。来云起楼最为频繁的,主要是曾得名师真传且已卓然成家的三位艺术家:刘伯年、潘君诺、尤无曲,人称『云起楼三客』。
    刘伯年、潘然(即潘君诺)、尤无曲三人虽未正式拜严惠宇为师,但在书画艺术上、经济上和生活上都受到严惠宇恩惠。云起楼的楼上放置一张大画案,供书画家挥毫作书作画,共同品鉴所收藏的名家书画。三人意气相投而画艺各有所长,常在云起楼相聚谈诗论画,相互切磋,相互激发。一次,尤无曲用十天时间临摹了一张尺幅较大的龚半千的山水,汤定之见后欣然题道:『野遗先生画不易模拟,无曲此帧,其沉着苍郁处与原作几无差别,且用笔举重若轻,无貌合神离之病,造诣若是,佩服!佩服!甲申冬拜题。』这一时期无曲以『陶风居士』为号,长于写真的潘然曾为尤无曲作《陶风居士小像》。因有严惠宇这样的大实业家、大收藏家在后面资助,尤无曲生活安定,专心艺事,又可向海上诸多前辈名宿请益诗文书画。
    同年九月,尤无曲与严惠宇外甥女李昌佩结婚,徐静仁证婚,陆小波、秦曼青为媒,岳父李剑池赠《南画大成》一套。严惠宇赠两万股大东烟厂的股票作为外甥女的陪嫁。陈半丁闻讯,特托程砚秋带来一对他亲自为两人刻的青田石章为贺。婚礼在上海举行,父尤金镛寄去家长在婚礼上读的训词。


尤无曲 一览众山小 31cm×34.5cm  1987
婚后二人入住李昌佩家。因日军占领上海后,在银行工作的岳父李剑池随银行迁往重庆,尤无曲在这里独撑门户。不久,李昌佩因心脏病去世。尤无曲遭受了他人生的第二次打击。伤心之余他做了两件事,一是将严惠宇所赠大东烟厂股票退还回去,因为他认为这是严给外甥女的;二是把李昌佩灵柩运回南通尤家祖茔安葬。事后尤无曲仍住李家,埋首故纸堆,开始全面临习严惠宇所藏的历代绘画作品,还经常去云起楼,与汤定之、秦曼青、潘然、刘伯年等雅集。
    一九四四年,无曲刻『上下千年』为自用印。『上下千年』一印原为老师陈半丁的闲章,也为尤无曲所喜爱。他刻这方印用来表达自己承继千年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并经得起后人检验且能流传千年的志向,即『不与时人争名,要与古人争雄』的志向。三月份进中南银行任文书,不再拿云起楼薪水,遂搬出李家,住中南银行模范村宿舍。这段时间在上海从尤无曲学画的程培玉,对与老师的这段交往有如下回忆:『记得首次到模范村之日,先生居室中有新作《山间狐狸图》一幅,狐之神情,栩栩如生,其毛茸感极丰厚,崖壁有浮云,仅是留白一块。全不敷粉而云弥白而厚,狐与浮云相映成趣,神乎其技矣。』
『是日,吾师曾指壁上秦曼老折枝花卉云:「于此折枝花卉,亦可见图画之妙,以能发人遐思而为洋画所无。」』
    『服务中南银行,移居渔光村内银行宿舍六七年之久,公余每晚于灯下作画不息。培玉亦于晚饭后赴渔光村观先生作画,而宿舍一西向斗室耳,夏季室内热气蒸人,先生公后归宿舍,辄先开窗通风,再去屋顶晒台上纳凉片刻,即回斗室作画。』……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期刊责编:范雨萌)
(网站责编:简  琼)


未完,欢迎订阅《荣宝斋》2015年3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