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您好,欢迎来到荣宝斋官网!

非遗传承|荣宝斋木版水印

时间:2018-07-20 10:09:10 来源:木版水印工艺坊 作者:   0
  题记:为了更好地让民众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欣赏到中国书画艺术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在经营活动的同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相继在2006年、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装裱修复技艺”申遗十周年,荣宝斋将在8月推出相关展览,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微信,梳理非遗,弘扬传统。

 
 

 源起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是在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源于隋唐,后经过明代的“饾版”套色,在木刻画彩色套印的基础上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叠印、套印,这种印刷技术被称为“饾版”,使木版水印发展到新的阶段。
  1896年荣宝斋在其东侧的井院胡同2号设立了“帖套作”,开始以木版水印技艺自刻、自印笺纸,产品质量高,不久便名声鹊起。因荣宝斋所印笺纸风格新、品位高,被鲁迅先生誉为“诸笺肆之白眉”。 



北京笺谱、十竹斋笺谱

 
  1933年鲁迅、郑振铎搜集、编辑了《北平笺谱》委托荣宝斋出版,翌年又委托荣宝斋翻刻重印明代的《十竹斋笺谱》,在荣宝斋多方努力配合下,完美地印制完成。使得两位先生的愿望最终实现,更使中华民族这一文化遗产得以留世相传。
 
1945年,荣宝斋成功试印了张大千的《敦煌供养人》
1945年,荣宝斋成功试印了张大千的《敦煌供养人》

 
  张大千先生带学生去敦煌石窟临摹上百幅作品,1943年拿到荣宝斋和经理协商,以木版水印形式出版了部分临摹作品,有:飞天、藻井、生活壁画、敦煌供养人等。当时的水印技术只能印制一些简单的诗笺、信笺,版套以七八套版为例。当时组织勾、刻和印制人员,研究并印制了著名工笔画《敦煌供养人》。由于《敦煌供养人》的人物线条工细,色彩丰富,印制过程中需要印制的技师用毛笔在版上呈现出来,以达到木版水印由浅入深的变化。印制成功后,张大千先生对比了自己的原作,非常满意。
 
发展
 

徐悲鸿和木版水印作品《奔马图》

  1952年荣宝斋正式转为国营单位,同时与北京及全国的书画家建立了联系,发扬了木版水印这一特点,发展了木版水印这一传统技艺。当时有一天,徐悲鸿带着他的《奔马》来到荣宝斋,他说,有位英国朋友想要他的这匹马,但是他有些舍不得,询问荣宝斋能否用木版水印复制一张这幅画,送给友人…… 半个多月后,木版水印《奔马》印制成功,徐悲鸿来到荣宝斋,看完复制的《奔马》作品后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之后,荣宝斋又先后印制了徐悲鸿的《芋叶双鸡》、《鱼鹰》、《漓江春雨》等多幅作品,均用与原作相似甚至同样的纸张、笔触、色彩印刷完成,几乎可以逼真原作。

20世纪50年代初齐白石与荣宝斋经理侯恺及职工亲切交谈
20世纪50年代初齐白石与荣宝斋经理侯恺及职工亲切交谈


齐白石《虾》和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虾》

 
  木版水印不但可以印制工笔画,也可以印制写意风格的作品,发挥传统水墨作品的韵味。50年代,印制了齐白石大师的《虾》作品。齐白石的作品以大写意著称,想要呈现出原作水墨淋漓的效果,非常之不易。印制完成后,把一幅水印作品和老人的原作放在一起,齐白石也难辨哪一幅是自己的作品。


20世纪50年代荣宝斋水印车间场景
 
  正是由于荣宝斋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及荣宝斋几代人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才使得荣宝斋在历史的各个阶段得到了不断发展,有了更好的传承。
 

20世纪50年代荣宝斋水印车间场景


印刷工人正在印制作品

  “木版水印”名称是在新中国初期,荣宝斋的艺人们根据这门技艺的印制方法和使用颜料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这种印刷通常采用“梨木”雕刻木版,所用的各种颜料以水调兑印制,这一传统技艺不同于现代印刷技术中用各种色彩的“油墨”印刷,而是经过“勾描”“刻版”“印刷”再对照原作由浅入深依次叠印,通过三个步骤共同印制而成。“木版水印”最初主要应用于印刷复制中国书画作品,是在中国传统雕版技艺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得来的一套完整复杂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技艺的崭新艺术形式。

1954年荣宝斋成功印制了清代王云的绢本山水《月夜楼阁》
 
  荣宝斋并不满足于在当代画家名作的印制上取得的累累硕果,开始把目光转移到著名的古画精品上来。1954年,荣宝斋成功印制了清代王云的绢本山水《月夜楼阁》,填补了1400年来雕版绢本印刷的空白。之后,荣宝斋对古代名画的木版水印由小而大,由单幅到巨幅,由单帧到成套系的册页,步步迭进。在单幅精品中有宋代马远的《踏歌图》、宋代佚名的《出水芙蓉》、宋代刘松年的《秋窗读易图》等。

经典作品
 
  在木版水印的创作题材上,荣宝斋精心选择历代书画和当代名家作品,先后复制推出了一大批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明代文徵明的《兰亭修稧图卷》,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复制中克服了工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材料要求特殊等条件。可以说,荣宝斋每一幅木版水印作品的问世,都把木版水印的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临摹、作旧难度最大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提名奖
 
  在这些画中,临摹、作旧难度最大的要属《虢国夫人游春图》。因为,画中有许多妇女形象,她们都是云鬓高堆,面白如粉,并且,经过上千年岁月的磨砺,这些乌黑的云鬓上有的泛着白霜,有的则闪着淡淡的蓝光,而她们粉白的面颊则有着石质的感觉,而非铅粉所能表现出来。

老技师冯忠莲在勾描
 
  当时聘请到临摹室的画家有于非闇、陈林斋、冯忠莲、金振之、孙天牧、郭慕熙、侯培显。这些画家虽然都师承名家,并且有深厚的绘画功底,但是,对于面对真品临摹这样巨幅的古代绢本画却都是第一次,因此缺乏相应的经验。
  原画所用颜料都是天然物质,经过上千年的岁月,画面上的色彩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具有受岁月磨砺后独有的色彩和光泽,如何才能生动地再现这样的色彩和光泽?诸多问题摆在这些画家面前,使他们有些束手无策,而荣宝斋临摹室的金振之先生由于有过多年临摹古画的经历,并潜心研究作旧技艺,积累了许多“独家”诀窍。面对于这些问题,金振之先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解决办法。
  金先生巧妙地用古墨、墨里加上香烟灰、蛤粉等方法解决了云鬓上的“贼光”、“白霜”、有着石质感觉的“粉面”等众多问题。他毫无保留地将其“独家”诀窍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正因如此,复制古代巨幅绢本名画的计划才得以快速地进行下去。
 
巅峰之作《韩熙载夜宴图》

木版水印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木版水印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在荣宝斋复制的众多木版水印作品中水平最高,被后世公认为木版水印的巅峰之作。它是我国古代工笔人物画中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生活。全画共分五部分,即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部分,是五代南唐人物画家顾闳中唯一传世之作。此次复制从1959年开始筹化,到1979年完成,前后长达20年之久,除去文革耽误的时间,实际用时也有8年之巨。

老画家陈林斋在勾描《韩熙载夜宴图》
老画家陈林斋在勾描《韩熙载夜宴图》
 
  老画家陈林斋早年曾是湖社画会会员,擅长传统人物画,功力极深。担任木版水印《韩熙载夜宴图》的勾描分色过程中,面对这幅画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尤其对于顾闳中的绘画技法,韩熙载的历史本末和思想面貌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分析而后落笔,所以能够出色的完成。并且在勾描分色之前,陈林斋先对《韩熙载夜宴图》临摹一遍,现在这幅临摹版收藏在故宫,曾有人将摹本误认为原作,这足可说明陈林斋对《韩熙载夜宴图》临摹的精湛程度。

老技师张延洲在刻版
老技师张延洲在刻版
 
  雕版技师张延洲,从30年代开始,雕版四十多年,平时寡言鲜语,对于名家手笔,却能心会手随,无论多么繁密或极其疏朗的笔墨,无不以刀代笔再现千变万化的神韵,考之历代雕版能手都难以与之伦比。
 

老技师孙连旺在印刷
 
  顾闳中创作《韩熙载夜宴图》,在敷色方面是非常讲究的,画面所用颜色,如石青,石绿,朱砂,赤金,蛤粉等等,历来都是珍贵的颜色,在使用上也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木版水印在印刷过程中,不了解这些颜色的使用方法不行,甚至不了解它的性能和调制方法也不行。《韩熙载夜宴图》印刷者孙连旺,积四十多年的印刷经验,深得木版水印技艺的精华,在印刷中,往往拿着烟斗,面对院中花草锁眉凝神,由此得到绝妙的领悟。
  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复制过程中,由老画家陈林斋亲笔勾描分色,雕版技师张延洲镌刻制版,印刷技师孙连旺妙手精印,勾描、刻版一共1667套,复制仅三十五幅,每幅需要印刷8千余次,共计印刷近30万次,这些作品复制完成后,便直接被故宫博物院定为次真品,其意指这些作品的珍贵程度仅次于真品。
 
《百花齐放》

木版水印作品《百花齐放》
木版水印作品《百花齐放》
 
  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撰作并亲书咏花诗一百零一首,由近现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贞配图,是一部图文并茂的诗画合璧。木版精印,两册线装,函以锦套,独具一格,隽永耐赏。
 
非遗保护

 
 
  荣宝斋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这项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创新发展,并创造出了一定的成就,使之发扬光大。2006年5月,荣宝斋木版水印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技艺。

木版水印工艺坊


木版水印工艺坊
 
  荣宝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不但全面保留了木版水印的技艺,保护了一批身怀绝技的木版水印艺人,还在如何传承如何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及探索,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彻底解决了木版水印后继无人的忧虑,为木版水印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荣宝斋在木版水印如何传承和发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设立了木版水印工艺坊,用于展示和销售木版水印作品,并专门建设了符合木版水印工艺要求的恒温恒湿车间等。

木版水印制品《簪花仕女图》获得国际艺术展览会特殊金质奖
 
  荣宝斋在保证木版水印作品国内市场需求并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还对木版水印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保护,从勾描分版、雕版、调色、印刷、装裱等几个方面对木版水印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这对它的长久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传承,有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荣宝斋木版水印,是一项串连起编、印、发全链条的特殊出版形态,而不仅仅是一项传统印刷技艺。从我们策划出版的吴冠中先生、黄永玉先生、范曾先生的木版水印册页屡获国家级政府出版奖——印刷复制大奖来看,它是具有广阔驰骋天地的新的出版创新领域,今后仍将大有作为。

国礼
 
  荣宝斋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橱窗,它的门市部和陈列近现代书画的“东斋”堪称“亚洲第一画廊”,有人誉称它是东方艺术的殿堂。荣宝斋在文化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有神奇的木版水印技艺,有传统的装裱修复绝活儿,有非常丰富的古代字画收藏,还有珍贵的文房四宝。它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美术家和美术爱好者,历来是中外文化人士荟集的场所。

50年代,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将木版水印《簪花仕女图》作为国礼赠送给缅甸总理吴努。


丹麦女王及亲王阁下参观木版水印《簪花仕女图》


2017年12月1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亲自体验木版水印印刷环节,印制了齐白石《牵牛花》
 
展览展演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木版水印,弘扬民族传统工艺,促进技艺发展、继承,创造市场环境,荣宝斋多次举办展览展示,参加非遗展演活动,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了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

2006年荣宝斋设立贴套作100周年木版水印展


2011年7月12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会”上到荣宝斋展台体验木版水印技艺


2016年6月3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申遗十周年作品展在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开
幕。
 
薪火相传

  荣宝斋木版水印薪火相传,目前已经有了第七代传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四位:王丽菊,崇德福,高文英,肖刚。
  为在人才机制上保证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荣宝斋建立健全了师徒传授学习责任机制。师徒双方签订责任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同时增加带徒津贴。目前,正在完善一套技术人员培养的保障制度。木版水印中心和装裱修复中心分别于2010年4月27日和8月17日首次成功举行了拜师会,拜师会上,13位国家级、北京市级以及高级技师等技术骨干分别接受了31位徒弟的鞠躬大礼。荣宝斋领导在拜师会上向大家提出殷切希望:作为师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不保守,不教条,德艺双馨,才能成为徒弟的楷模。作为徒弟,学艺的同时更要学习做人,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勤看、勤问、勤学,广泛学习师傅和同事的长处,全面提高技艺水平和艺术修养。师傅徒弟都是荣宝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力源泉,都有义务和责任将这两项技艺传承下去。
  荣宝斋木版水印是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艺术追求的最佳传播方式。经济上富足之后,人们更追求生活的美化,这是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繁荣的深层原因。木版水印以颇具“画性”,最大程度地保存原作品水墨效果的神韵的再创作方式,把难得一见的、价不可攀的名家名作呈现在普通消费者面前。“昔日宫廷珍藏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荣宝斋木版水印在当代的重大贡献。


 
部分文字选编自

《荣宝斋(新记)六十周年纪念特辑》

《三百年老字号的文化传承》

《木版水印》文/王宗光

《荣宝瑰梦》文/米景扬

编辑:简琼


 
木版水印工艺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3号、19-4号
电话:010-63039098
邮编:100052
营业时间:9:00-17:30

木版水印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号
电话:010-63032943、010-63033631
邮编:100052
电子邮箱:rbz_pawn@163.com
办公时间:8:30-17: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