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 《溯源问道·何应辉书法课徒集》作者公益讲座暨签售活动(重庆站)即将举行

时间:2020-01-03 15:30:05 来源: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   0


《溯源问道·何应辉书法课徒集》
作者公益讲座暨签售活动


时间
2020年元月5日
下午2:30--5:00

地点
重庆观堂阁艺术空间
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龙湖星悦荟1区4楼

主持
朱炳清
(观堂阁艺术空间董事长)

嘉宾讲座
何应辉(作者)
时间:2:30—3:20

嘉宾访谈
何应辉(作者)
崔伟(荣宝斋出版社社长)
漆钢(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吴云斌(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时间:3:20--4:00

签名售书
何应辉
4:00—5:00

 



 
  元月5日下午2:30,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溯源问道·何应辉书法课徒集》作者公益讲座暨签售活动将在重庆观堂阁艺术空间举行。
  何应辉先生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在长期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同时,又在近二十多年中潜心于书法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作者。该书集中反映出何应辉在优秀传统的研究学习、借鉴活用中引导从学者提高艺术水平的轨迹。
  届时,作者何应辉先生将与广大书法爱好者面对面探讨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面对前人浩繁的历史遗产,如何正确地解读、吐纳、继承、活用和成功地脱胎、创变?
  欢迎各界朋友届时前往!


作者介绍


何应辉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图书简介



书名:溯源问道 何应辉书法课徒集

ISBN:978-7-5003-2017-3
定价:298元
开本:8开
出版单位:荣宝斋出版社
作者:何应辉



编辑推荐



 
  此书收录了何应辉先生多年积累的课徒手稿200余幅,集中反映了作者在优秀传统的研究学习、借鉴活用与教学中认识和实践的轨迹。既有作品图片又有课徒附言。此书8开,四色印刷,图文并茂,编辑和信息含量较高,有助于广大专业及爱好者借鉴与学习。

内容欣赏

上 编

  中国书法的优秀传统博大精深,代有杰创,从古至今是一个环环相扣、并未中断的连贯运动的历史过程。史上精品无不渊源有自,风格特立,内涵丰富,格调高尚,技巧高超,为我们提供了继往开来、笃学新创的一系列典范例证,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面对前人浩繁的历史遗产,如何正确地解读、吐纳、继承、活用和成功地脱胎、创变?要之,对于古今,对于物我,对于艺术本体,须有真切而不虚妄的感悟和透彻而直入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进而融通天地万物、主体精神与艺术本体。只有对于“道”,对于内在规律的解悟与把握,才是最深入、最根本的把握,才能达于自觉与自由。


《书法用笔中的辩证规律》讲课提纲
尺寸:69cm×138cm
工具材料:
吴言笔庄长锋兼毫笔
安徽书画纸
红星墨液
课徒附言:
(1)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写汉字的前提——线的艺术)。
(2)线的物质成因。
(3)用笔的基本范畴(笔形、笔法、笔势、笔力、笔意)。
(4)书法艺术对线质的基本要求。
(5)用笔的历史发展。
(6)用笔中的辩证规律。
(7)水墨运用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结字——处理字内诸种关系
尺寸:80cm×50cm
工具材料:
叔祥特制飘兰兼毫笔
夹江毛边纸
中华墨汁
课徒附言:如课徒稿。

中 编

  以现有实物资料为据观照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大体可以将其能供今天研究与借鉴的史上遗存书迹划分为两大系统:以先秦两汉为源头的篆、隶、隶草、隶行、隶楷书和以“二王”为发端、文人为主体的草、行、楷书。这两大系统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先后相承互为衔接的,并在其后续的发展中交互影响。
  以先秦两汉为源头的篆、隶、隶草、隶行、隶楷书
  从先秦至汉魏,这是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原创期。在这一时期中,作为汉字字体(广义)的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相继产生,形成了古今文字两大体系。推动字体演变的根本动因是汉字实用性书写中草写与正写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以审美为追求的书法艺术正是伴随着汉字演变过程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体系的。当然,这一发展与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以及书写工具、载体材质的改进等也都有着相应的关系。
  ……



小篆与大篆用笔区别
尺寸:50cm×80cm
工具材料:
吴言笔庄长锋兼毫笔
夹江毛边纸
中华墨汁
课徒附言:如课徒稿。


临 东汉《袁安碑》 (之一)
尺寸:77cm×50cm
工具材料:
吴言笔庄长锋兼毫笔
夹江毛边纸
红星墨液
课徒附言:《东汉袁安、袁敞碑》,乃汉篆之精品,今人习小篆之入门最佳范本,远胜《峄山碑》无疑。小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中锋圆笔的质量:圆劲、浑凝、婉通,既要稳健,又要一笔有一笔的运动气势,而字法则在其次。

下 编

  以“二王”为发端的文人草、行、楷书
  魏晋是书法走向艺术自觉的重要转变时期。作为书体演进的一个环节和这一时期众多书家的突出代表,王羲之兼工诸体,并继往开来,裁成不同于汉魏的草、行、楷新体(今体);王献之书承羲之,交融草、行而宏逸过父。“二王”新体开宗立派,成为东晋、南朝的主流书风并启被其后,形成了新的系统。理解“二王”在书史上重要贡献的关键,在于王羲之的今草。
  从新书体体裁的层面看:
  其一,在从长期而大量的隶书草写中演化而出的张芝、卫瓘为代表的汉魏时人书法成果的基础上,王羲之完成对隶草的改制,形成了成熟的今草。今草完全消解了隶草遗存的隶意(笔势、字势的横张),以竖向下引、起伏流贯之笔势为主导,生发出纵横曲直、自由多变的单字及字群的空间形式。这就突出了笔势运动的合理连贯性及其导引空间形式营构的主动性,强化了书法的时间特征(所谓“字群”的创树实源于此),使线的意义更为纯粹。这对于形成今草“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情性”的体裁,对于沟通笔势运动与主体的内心律动,形成空间形式的有机整体,拓展书法通于音乐、舞蹈的艺术表现功能,至为关键。
  ……



临 王羲之尺牍(之一)
尺寸:80cm×50cm
工具材料:
吴言笔庄长锋兼毫笔
夹江毛边纸
红星墨液
课徒附言:牵带太多则损其简,去古亦远矣,此王之近今处。笔画相交勿太多。


临 王铎《南皮道上》(之八)
尺寸:247cm×62cm
工具材料:
吴言笔庄长锋兼毫笔
安徽长纤维纸
红星墨液
课徒附言:从临过渡到创:以王觉斯行书册页字选缀重组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