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管峻艺术品鉴

时间:2017-02-04 10:39:43 来源:《艺术品》2015年10月刊 作者:吴国平   0

  管峻,1964年出生,江苏滨海县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兼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中华文化十大人物”。


给管峻画个像

 
文/吴国平

  不是一幅漫画,也不是一幅肖像画。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印象的片段组合,透着绘画的质地,有光感、色彩和笔触。
  可以肯定地说,第一眼看到管峻的时候,让人感觉英俊和帅气。他身材中等偏上,头发稍长,模样儿干净利索,显得非常干练。那时候,通常情况下,他出门在外往往会穿一件铁锈红的西装或T恤衫,挎一个黑色的皮包。派头贴近休闲,但又显得整肃。你很难把他归类到艺术家的行列,因为他没有长胡子和披肩发,也没有某些画家的邋遢和刻意为之的潇洒。总之,怎么看都特别的阳光。阳光男孩,是个时髦的概念,可他已不是男孩了,但又忍不住想象他的过去,会在内心寻找那个与这个新潮名词相对应的模子。看到他,就像看到一个好天气一样,这类人容易让我们有个好情绪。

管俊 楷书《文心雕龙》 纸本 2014年
管俊 楷书《文心雕龙》 纸本 2014年

  很难想像,有着那样干练模样的管峻,说起话来居然是一口浓浓的苏北口音。老母鸡的“鸡”念成“之”,吃饭的“吃”念成“七”……显然,这人的性格因素里,有一种难以扭转的固执,或者说,他对语言天生不敏感。但这似乎也不怎么影响他的形象。除了个别字需要抽出来解释外,大多数情况下,与他的交流还是比较顺畅的,毕竟他在大都市里生活了二十余年,所谓的乡音也未必是原汁原味的了。这样一来倒好,不土不洋,特别的腔调、特殊的韵味。不过,我总觉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语言表达。一般来说,北京人长于话语表达,越往南走,似乎表达能力越弱,比如香港、台湾人讲话,往往辞不达意,从港台歌星中就可见一斑。好不容易在台湾找到一个能说会道的李敖,结果一听,原来也是一口的京腔。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人,往往动手能力强,这是一个悖论,不知道管峻是不是这样。
  以上的描述,管峻会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呢?书生?现代青年?或南方的书生?南方的现代青年?是也,非也。熟悉了以后,你会觉得他其实是一个容纳了许多因素的人。他像一个书生,但他没有书生的靡弱和某种学究气,或者说一种神经质的东西;他像一个现代青年,但他又没有特别标新立异的作派,目光里透露出来的也不是那种不可一世、藐视一切的东西;他像一个艺术家,但又与我们在媒体和小说中看到的艺术家形象相距甚远,既没有前面我们说过的潇洒,也没有他们通常都有的那种咄咄逼人。尽管他的内心是强大的,在判断事物时也会表现出爱憎分明,甚至在私下的交谈中也会直率地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对不欣赏的东西大加挞伐。但更多的情况下,他的目光是温和的、善解人意的、谦逊的、带着笑意的。不了解他的人,可能将此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和蔼,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管峻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和人去争高低的,没有人说他是个争强好胜的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得益于他气质里的儒雅成分。我想,他是那种很善于营造好环境的人。他把儒雅和随和两样东西加在一起,在生存的环境中往往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管俊 工笔蜻蜓并楷书齐白石诗三首 纸本设色 2011年
管俊 工笔蜻蜓并楷书齐白石诗三首 纸本设色 2011年

 
  仔细想想,管峻所在的环境并不是风平浪静的。但他却始终能获得多方的好评,除了天性的原因之外,与他有个明朗的心态有关。他不计较得失、不搬弄是非、不厚此薄彼、不言行不一,做到这些,与修养有关,也与生活阅历有关。管峻是从农村、从部队走出来的,这两样东西加起来,我想,有可能等于坚强和豁达了。不排除有些世故的因素,不排除有时候会刻意让自己变得狡黠起来。但我觉得那也是生存的一种技巧,一种智性的介入和解脱。他有18年的农村经历,有18年的军旅生涯。这就是一个人所能呈现的厚重历史。管峻今天的成绩,本质地说,是他的经历造就的。他是一个被经历改造得比较优秀的人。而相当多的人却变得不怎么好了,经历在他们那里往往是个负担,是滑向谷底的推进器。所以说,人是有差别的,管峻在向高度进发时,借助了强大的传统,也借助了自己的历史。他在这方面,是个极有天赋的人。

管俊 云过群峰 纸本水墨 2015年
管俊 云过群峰 纸本水墨 2015年

  说话间,与管峻相识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这二十多年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管峻也是如此,尤其是近六七年,其变化之大,可能让他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是啊,忽一日,当上江苏书法院院长了;再忽一日,中国书法院院长也干上了。什么概念?中国书法院原院长王镛先生是国内外大名鼎鼎的篆刻、书画大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当这个院长,很多人拍手称好,认为上级领导不拘一格,慧眼识英才,也是对他这些年不断努力取得累累成绩、获得较大影响及其综合能力的肯定;当然,也有很多的异议,你看,偌大的中国、偌大的北京强手如林,才高八斗者有之、背景不测者有之、名广声大者有之,怎么就是他呢?接下来就是看了,看他登上这个大舞台怎么演,看他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怎么扛得住,甚至看他“死”得怎么难看。如此,我们都为他捏一把汗。可管峻却看上去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峻。工作、学习,吃饭、睡觉,交友、会客,该干啥就干啥,只是要北京、南京两头跑,只是摊子大了各种活动多了。回到南京照例抽空与各路朋友聚聚,有时间照例联系球友,痛痛快快打一场篮球。哈哈,你们不要小看,管峻有管峻的招数,他仍然温文尔雅没有半点强势,没有什么权利欲望,不搞一言堂,要的是调动好大家的积极性;他仍然没有领导惯有的那种官腔做派,以权、以势压人,站在你面前的他永远都是一个普通平和的、交流起来没有心理负担的朋友或曰同事。不善理论,并不等于他没有见地;自然随和,并不等于他没有高度和标准;不夸夸其谈,并不等于他没有能力与办法。春风化雨,水到渠成。这不,几年下来,成绩看得见,许多东西都化解了,部下同事也习惯了他的方式,各项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所以我说,管峻身上的能量真是不可预测。单从讲话来说,你就得对他刮目相看,许多大场面,我看他都是不拿稿子,滔滔不绝,不带重复,而且也有高度深度,面面俱到,分寸拿捏恰到好处。与从前的那个他大相径庭。是啊,他也在努力地适应,对自己的位置,对人们的期待。

管俊 悠仙美地公园一景 纸本水墨 2011年
管俊 悠仙美地公园一景 纸本水墨 2011年

  关于管峻,还可以用更多的文字来描述。但无论怎么描述都是外在的、轮廓式的。当某些印象式的描画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幅精致漂亮的楷书、高古典雅的隶书、酣畅淋漓的草书、意趣清新的画作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意义便出现了,并且越来越清晰。

(本文作者为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编导室主任)
 
齐玉新与管峻对话

  齐玉新(书法家、理论家,中国书法家网站首席执行,以下简称齐):作为一个当代以楷书见长且在楷书上非常有建树的书法家,你觉得楷书创作比其他书体技术难度大吗?
  管峻(以下简称管):就书体而言,很难用谁难谁易来形容。因为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技巧,要想使它们都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就需要长时间进行练习。每个人的感悟不同,对书体的领悟能力也会不同。我始终认为书法讲究技巧的全面性,有可能的情况下不妨去多接触几种书体和风格,因为字体与字体之间也会有必然的联系产生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书写者来说也有不同的乐趣和魅力。

管俊 工笔草虫并楷书《桃花源记》 纸本设色 2011年
管俊 工笔草虫并楷书《桃花源记》 纸本设色 2011年

  齐:对于唐楷,颜、柳、欧体似乎很难突破,你怎么看?
  管:自从颜、柳、欧之后便没有人突破过他们,我们为什么要去突破?学习他们的是方法、是精神,而不是躯壳。如果“宋四家”、赵孟、董其昌、徐青藤、王觉斯等都一心想着去突破颜体、柳体、欧体那还会有他们自己吗?
  齐:是否褚遂良的楷书更适合突破呢?你最初学书法学的什么书体?也是楷书吗?
  管:褚遂良是初唐时的书家,其笔法仍有魏晋和隋代人的遗意,总体还处于自然、俊逸的状态,比较容易变通。而后来的颜、柳则趋于森严、雄浑、峻峭,要想完全摆脱他们的束缚很难。
  我最初学书法是从草书开始的,是毛主席诗词手写体。我出生在穷乡僻壤的古黄河岸边,没有老师指点,看不到任何字帖,能够见的只有毛主席诗词手写体,因为年龄很小,能从头到尾惟妙惟肖地背写下来,却不认识其中的字。但它启发了我对书法永远的兴趣。那是在“文革”后期,我成了年龄最小的大字报抄手。

  齐:你的楷书以褚为基调,行草书宗明清王铎一脉,隶书走的似乎是清隶,小楷是倪瓒一路,你是怎么调和这几种书体的呢?
  管:前面我说过,我非常讲究书法技巧的全面性。但要做好这一点相当困难,因为铺的面广,需要投入的时间更多。这里就需要进行合理地安排。我把这种学习比作马拉松长跑,应学会分配体能,使其能够始终协调、共同前进,不能顾此失彼。在不断地轮回学习中,书体丰富了、风格丰富了、兴趣丰富了,在应用方面自然更加丰富了。另外我作为一个专业画院的画家,还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去搞绘画创作,书画一体,以书入画、以画养书产生了非常好的互补。你说我的楷书以褚为基调、行草宗王铎一脉、隶书走的清隶,小楷是倪瓒一路,其实不尽然。楷书我最初是学的柳、颜、欧,后来又涉猎魏碑、墓志,褚遂良是我最后才接触到的;同样草书毛体除外,我学张芝、大王、怀素、徐渭,后学王铎;隶书我则用大量的时间临习汉碑,因为汉碑是刻出来的,缺少笔意,故我吸收了一些清代人的用笔方法;小楷我更是对历代名家诸帖皆进行悉心临习。目前的各书体风格只代表着当前,学书是一生的事,要做的功课很多,科学发展、合理调整,尽管是社会发展的时尚用语,但用在我现在的书法学习中也非常合适。

管俊 修竹草虫并楷书《秋声赋》 纸本设色 2010年
管俊 修竹草虫并楷书《秋声赋》 纸本设色 2010年

  齐:面对这些年国展中几乎都是行草书的现象,你是否觉得对于当代的展览,楷书创作很难有所成绩和突破?
  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讲这几年,应该是所有展览,只要不是专题展,都是行草书在唱主角。其原因主要是行草书作者的队伍庞大,行草书更容易呈风格多样化,可变性强,也更能够反应书写者的性情。而楷书则对书写者要求很高,相反它的欣赏难度则小,往往有什么缺点一眼就能看出。因为它比较严谨、工致,束缚很多,情性就会减弱。而既能把字写得精到又有个人风格,再讲究格调、韵味、意趣等实在很难。更何况现在人心浮躁,真正能够静下来进行深入研究的书家太少了!往往是想朝拿毛笔暮成家的人太多。好在还是有一批很不错的致力于楷书创作和研究的书家在努力着,而每届大展也都会有楷书作品获得大奖,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齐:据悉,你每周都坚持打篮球,而且已经非常专业了,运动对于书法创作有好处吗?
  管:打篮球是我的业余爱好,它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书法一样,至小它就一直在陪伴着我。我坚信一个人除了他的本职工作和所从事的专业外,一定还会有一种强烈的兴趣爱好,而这种爱好有时甚至会超过其本身从事的专业。我每周坚持打篮球,和那些年轻人甚至中学生在一起冲撞,内心会感到年轻和健康。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对书法创作当然非常有益。

  齐:有人说,小楷创作的生命力会随着书家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衰退,你怎么看?
  管:我不这么认为。文徵明八十岁后写的蝇头小楷非常精准,瓦翁九十岁还能用小楷给人写序。我相信只要身体好、眼睛亮、坚持写,小楷创作的生命力是不会衰退的。

  齐:有人认为,很多当代的书法家技术不过硬,这一点你怎么看?
  管:不用讲当代书家,就是古代书家也有许多技术是不过硬的。反过来讲,当代书家中也是有一些技术过硬的,更可贵的是这些技术过硬的大多是中青年书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书法热的掀起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经过拨乱反正,
  逐渐对传统经典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技术的追求愈来愈迫切,去粗存精是大势所趋。

管俊 楷书苏轼《前赤壁赋》 纸本
管俊 楷书苏轼《前赤壁赋》 纸本


  齐:好多人其实都忽略了你曾经有南京艺术学院的专业背景,你觉得专业的学院教育对一个书法家重要吗?
  管:我并不认为学院教育就是最好的模式。过去没有专门的书法学校或专业,同样会出许多大家,如今每年全国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书法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生涌入社会,但不一定都是精英。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的是中国画专业,四年的绘画学习,对我从事书法创作非常有益。

  齐:对正在学习和进行楷书创作的书法家,给一点建设性的意见如何?我想这也正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管: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楷书的魅力》,列举了楷书的许多特点和优势,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书家能投入到楷书的学习和创作之中。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似乎也曾经展开过有关楷书的系列探讨,甚至还推出了所谓的“今楷”之类的新的称谓来。我认为讨论总是好事,但切莫标新立异,那样反而更加离心离德,违背了楷书的健康发展轨道。我的体会是学习书法要有明确的思想和目的,甚至应该有针对性的计划,尤其学习楷书更需要有长期练习的准备。因为楷书比较工整、森严,它非常讲究用笔精到、结构准确,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非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往往很多对书法有相当兴趣的人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大的兴趣也会被一笔一画慢慢消耗殆尽。更何况学楷书方法要得当,材料的选择也非常讲究,最好再有一流的示范高手做点适当的示范性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大楷和小楷、魏碑和晋唐以后的楷书学习方法都各不相同,各种风格要以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材料来为之。对一个相对成熟的书写者,我建议不要对楷书进行单一的学习,哪怕你有志于成为优秀的楷书书家,也应选择一些其他书体进行学习,这样对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楷体,对以后写活楷书会大有好处。楷书最怕写僵,楷书要想写得有灵性就必须要借助于它体,这又牵涉到融会贯通的问题。怎样融和通?袁子才续诗品曰:“明理人学技与不明理人学技,其难易判若天渊。”总之,书法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皆有开门之锁匙,只待我们去寻找。


(期刊责编:杨元元)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艺术品》2015年10月刊,订购电话:(010)63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