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君子之风 —广东省博物馆藏传统梅兰竹菊绘画精粹

时间:2017-08-03 10:35:16 来源:《荣宝斋》2017年01月刊 作者:陈 曦   0

  梅、兰、竹、菊作为『四君子』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经典题材,虽然『四君子』入画时间不尽一致,但至迟到宋元时期,梅、兰、竹、菊就已经分别以『主角』姿态出现于画家的作品中。明万历年间,新安黄凤池等辑《梅竹兰菊四谱》,陈继儒在该书引言中称『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自此,梅、兰、竹、菊始称『四君子』。清代《芥子园画传》亦专列兰、竹、梅、菊四谱,随着该书广为流布,『四君子』之说更为深入人心。
  『四君子』题材备受历代文人画家喜爱,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广东省博物馆藏有元代至民国『四君子』题材颇富,其中既有明代陈录、陈淳、徐渭、陈洪绶等人的经典之作,也有清初『四僧』和恽寿平、清中期『扬州八怪』以及清末民初『海派』『岭南画派』等代表画家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时期『四君子』题材绘画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将依据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四君子』题材绘画精品进行简要梳理与介绍。

一 梅:高洁傲岸

  广东省博物馆藏年代最早的梅画作品,当为明早期陈录《推篷春意图》卷。陈录,生卒年不详,字宪章,号静斋、如隐居士等,浙江会稽人,主要活动于明正统、景泰年间。善墨梅、松、竹、兰蕙,尤以画梅知名于世,受王冕影响极大。《推篷春意图》卷,纸本墨笔,画心纵二十九厘米、横九百零二点五厘米,以横截式取景法表现一株大梅树烂漫怒放的景象。引首有明代程南云题写篆书『推篷春意』四字,拖尾有明清两代共十一家题跋,历经明代项璁、清代周右和牛鉴以及近代徐世昌等递藏,可谓流传有序,弥足珍贵。

明 陈洪绶 寒香幽鸟图 30.3cm×64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陈洪绶 寒香幽鸟图 30.3cm×64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肖云从(一五九六—一六七三)《梅石水仙图》轴,纸本墨笔,纵九十七厘米,横四十二厘米。肖氏为『姑孰画派』创始人,善画山水,体备众法,从学者甚多。此图作于一六六八年,构图别致,富有深意,用笔放逸而细秀,简率而清雅,寥寥数笔,便将梅花的高傲脱俗与水仙的淡雅清秀展现出来,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笔墨情趣与品格气质。
  陈洪绶(一五九九—一六五二)《寒香幽鸟图》轴,绢本设色,纵六十四厘米,横三十点三厘米。此图上承宋元写实画法,从画家对梅花形态的勾勒与渲染、对梅干与石头的皴擦,以及描绘小鸟时所用的丝毛、分染技法中,都无疑可以看出这一点。不过,相比于宋元时期的作品,此图的写意成分增加了不少,画家在描绘时亦更注重个人感受,具有明显的陈氏风格和特色。

明 李因 梅花喜鹊图30.6cm×107.8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李因 梅花喜鹊图30.6cm×107.8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金俊明(一六○二—一六七五)《梅花图册》(十四开),纸本墨笔,纵二十一厘米,横三十厘米。金氏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工诗文、擅画,最善墨梅,山水、竹石亦佳。此套《梅画图册》或仅写墨梅,或杂以竹、松、藤蔓等,既有老干蟠曲之姿,又有新枝突出之奇,可谓仪态万千,风貌各异,堪为其墨梅精品。
  李因(一六一○—一六八五)《梅花喜鹊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零七点八厘米,横三十点六厘米。李因早年为江浙名妓,后嫁光禄卿葛征奇为妾,工花卉禽鸟,画多水墨,精于写生,点染生动,疏爽隽逸,毫无女子纤弱之气。此图作于一六六三年,构图疏朗,笔墨简洁,画面空明洁静,营造出一种恬淡喜悦的氛围。
  弘仁(一六一○—一六六四)《梅花图》扇面(两开)、《梅竹图》扇面,均为纸本墨笔,纵十六点五厘米,横五十厘米。弘仁这几件作品或仅绘梅花一枝,花蕊数朵,或配以竹石,虽构图不同,画法稍异,但画面均能做到淡雅、素洁,表现出一种纤尘不染、潇洒虚幻的超凡境界。
  石涛(一六四二—一七○八)《梅花图》册页,纸本墨笔,纵一十八厘米,横一十点五厘米。此图所写梅花枝干横斜,凌空屈曲,花朵疏落有致,墨色变化微妙,署款有作者自题诗一首:『年来无事得清修,爱写寒枝尚早秋。梦到白云最深处,万株香雪对高楼。』可谓诗画互补,意境颇为深远。

清 肖云从 梅石水仙图 42cm×97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肖云从 梅石水仙图 42cm×97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金农(一六八六—一七六四)《墨梅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一十七厘米,横五十九厘米。此图以湿润的淡墨写枝干,以细笔勾画花蕊,整幅画面悠然淡雅,生气盎然,是金农晚年的精心之作。
  罗聘(一七三三—一七九九)《梅花图》屏(四条),纸本设色,纵一百一十六厘米,横各七十四点五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罗聘梅画多件,其中以《梅花图》屏最为气势磅礴,署款有作者自题诗:『霹雳一声鸣太虚,五丁六甲总驰驱。老龙掣断黄金锁,吐出红珠与白珠。』可谓诗中含画意,画中带诗情,诗画互补,相得益彰。
  宋光宝《梅花图》册页(十二开),纸本设色,纵二十七点五厘米,横四十一点五厘米。宋氏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后流寓广西桂林,善花卉、翎毛、草虫,对居廉、居巢影响极大。此套《梅花图》册页,为宋光宝分别仿边鸾、徐熙、江贯道、林椿、柯九思、文徵明、唐寅、恽寿平、华喦、金农、汪士慎、陈书等人笔意而作,展示了宋光宝高超的笔墨功夫,令人赞叹。
  居廉(一八二八—一九○四)《梅花册》(十二开),纸本墨笔,纵二十二点一厘米,横二十八点一厘米。此套《梅花册》作于一八八五年,以没骨之法写梅干,浓墨点苔,花朵多以淡墨圈瓣,作品尺幅虽小,但枝干虬曲苍劲嶙峋,颇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厚重之感。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一 30cm×21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一 30cm×21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墨梅图》轴,纵一百零九点五厘米,横五十七厘米。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所绘梅画甚多,仅广东省博物馆收藏就有八件之多。此图作于一九一七年,以篆笔写梅,笔力老辣,纵横恣肆,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局,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高剑父(一八七九—一九五一)《红梅图》轴,纵四十七点五厘米,横三十四厘米。此图作于一九三六年,虽寥寥数笔,但却意境深远,老干的虬曲万状、苍藓鳞皴,以及新枝的欹侧蟠曲,均跃然纸上,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二 兰:幽雅空灵

  周天球(一五一四—一五九五)《兰花图》卷,纸本墨笔,纵三十二厘米,横三百八十一厘米。周氏字公暇,号幼海,江苏苏州人,少从文徵明习书法,明朱谋垔《画史会要》载『写兰草法,自赵文敏后失传,复于公暇仅见。』此《兰花图》卷作于一五八五年,共写兰十簇,颇有郑思肖风神韵致。引首有陈半丁所题『公暇余兴』四字,并注『幼海先生墨兰传世不多,得于古都。』
  顾时启《兰花图》轴,纸本设色,纵六十四点五厘米,横三十点三厘米。顾氏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工画人物、花草。此图作于一六二六年,描绘作者所见之『鱼魫兰』,并附有长题记录创作缘由,甚为难得。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二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二
 
  蓝瑛(一五八五—一六六六)《兰花图册》(十开),纸本墨笔,纵三十三厘米,横四十七厘米。此套《兰花图册》作于一六三四年,或仅仅画兰,或配以竹、石,虽意笔草草,未加雕饰,但却能够将花叶的翻转变化,以及俊秀飘逸的姿致自然地表现出来,使人仿佛能观其态而闻其香。
  杨文骢(一五九七—一六四五)《兰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九十七厘米,横三十七点五厘米。此图作于一六四二年,将兰花植于竹石之间,笔飞墨舞,任意纵横,不为形迹所拘而又神韵盎然。
  白丁《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二百一十厘米,横八十一点五厘米。他字过峰,明楚王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游于云南,善画兰,尝用水暝法。郑燮评其曰:『闻其作画,不令人见。画毕微干,用水喷暝,其细如雾,笔墨之痕,因兹化去。彼恐贻讥,故闭户自为,不知吾正以此服其妙才妙想也。』
  汪士慎(一六八六—一七五九)《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二十五厘米,横三十一点五厘米。此图作于一六三一年,以双钩白描手法勾叶,飘逸自然,花朵则以淡墨稍加晕染,颇有意趣。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零二厘米,横四十五厘米。郑燮擅绘兰竹,写兰甚多,此图写墨兰两丛,以浓墨画兰叶,浓淡墨点花心,构图虽然简洁,但两丛兰花错落有致,兰叶相互呼应,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
  潘恭寿(一七四一—一七九四)《临项圣谟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七十厘米,横二十三点五厘米。此图作于一七八九年,以淡墨点写,浓墨点蕊,清雅恬淡,作者虽自题拟项圣谟笔意,但却重在抒发自身的情感和意趣,别具一格,富有韵致。
  改琦(一七七三—一八二八)《兰花图》轴,绢本墨笔,纵一百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四十三厘米。此图构图甚奇,改琦自题『湘兰有此本,戏拟其意』,『湘兰』应指晚明女画家马守真(一五四八—一六○四),一生钟爱绘兰,最擅绘坡地上随势而生的野生兰。改琦此图将兰竹置于峭壁山石之间,所绘兰竹或昂扬向上,或错综斜出,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整幅作品虽不着一点色彩,却充分体现了传统绘画『墨分五色』的特点。
  招子庸(一七九三—一八四六)《兰花图》横,绢本墨笔,纵七十四点八厘米,横一百三十一点五厘米。此图绘于一八四三年,为招氏应友人所请而作。画家以浓墨写兰蕙,以淡墨晕染山石轮廓,通过描绘在悬岩溪涧边顽强生长的兰蕙,譬喻二人的品格及交往。署款的长题,详细记录了此图的创作背景与缘由,从而赋予作品珍贵的史料价值,殊为难得。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三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三
 
  罗清(一八二一—一八九九)《指画兰花图》扇面,纸本墨笔,纵十八厘米,横五十一厘米。罗氏字雪谷,广东番禺人,工指头画,传世画迹以花卉、兰竹居多。此图作于一八八五年,以浓墨写兰叶,淡墨点花,粗粗几笔,便已勾勒出兰花婀娜多姿、不染尘埃的意态。
  张敬修(一八二四—一八六四)《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二十一点二厘米,横三十五点七厘米。张氏字德甫,诗、书、画皆精,喜写梅兰,曾建造岭南名园『可园』,并邀居巢长期客居园中。此图作于一八五七年,虽写盆中之兰,但所绘兰叶瘦劲,多以重墨为之,且融入了书法的笔意,花之墨色虽稍淡,却不失婀娜之姿态。
任薰(一八三五—一八九三)《兰花图》团扇,绢本设色,直径二十五点五厘米。任氏此图以勾勒填彩法绘就,设色素雅,无论花姿花色,均得一种天然清新之韵。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兰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三十五厘米,横三十四点五厘米。此图作于一九一九年,以淡墨晕染山石为背景,兰草自山石之间横斜而出,颇有气势。所绘之兰用笔老辣,纵横恣肆,富有金石味。

三 竹:虚心有节

  元代佚名《竹石图》轴,绢本墨笔,纵一百五十二厘米,横四十八厘米。此图画风颇类元代画竹名家顾安,绘修竹数竿立于石后,地面新篁丛生,布局疏密有致,结构紧密严谨。以淡墨写竹竿,竹叶则浓淡相间,顿挫扭旋,生机勃勃。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四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四
 
  夏昶(一三八八—一四七○)《凤池春意图》轴,绢本墨笔,纵一百八十三点五厘米,横八十四点五厘米。夏昶擅以楷书笔法画竹,徐沁《明画录》称其画竹『烟姿雨色,偃直浓疏,各合矩度,盖行家也』。此图作于一四六一年,笔法潇洒,所绘墨竹风格挺秀,意气连贯,同时通过浓淡虚实相生的墨色,并配合客观的摹拟,将阴阳向背和前后参差的空间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淳(一四八四—一五四三)《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零二点六厘米,横三十四厘米。此图所绘竹石造型洗练,布局疏爽,笔墨放纵率意,体现了陈淳晚年『草草水墨』所形成的『疏斜历乱、淡墨欹豪』的花鸟画风格。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五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五
 
  徐渭(一五二一—一五九三)《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二十二厘米,横三十八厘米。此图描绘雨中竹石,作者以墨加胶矾尽情挥洒,行笔豪迈而不肆野,整幅作品墨气酣畅淋漓,将竹石的湿润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产生一种玲珑剔透的视觉效果,显示出了作者驾驭水墨的高超技艺。 
  朱鹭(一五五三—一六三二)《墨竹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四十四点二厘米,横三十六点四厘米。朱鹭初名家栋,字白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工古文词,兼写墨竹,深得文同、吴镇之旨。此图特意截取老竹的主干部分来构图,枯笔疾行,从画面右下角顺势弯曲而上,将竹子挺拔向上的丰姿刻画得淋漓尽致,使画面散发出一种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阳刚之气。
  冯起震(一五五三—一六四二)《湘江新雨图》轴,绢本墨笔,纵一百九十六厘米,横四十九点五厘米。冯氏擅画墨竹,此图作于一六二四年,所绘雨中之竹,相依而生,密处不繁,疏处不陋,竹叶则浓淡相间,可谓笔笔有生意,富有层次感,使全图产生墨彩缤纷的效果。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六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六
 
  戴明说(?—一六六○)《墨竹图》轴,绫本墨笔,纵一百零八点八厘米,横四十七点四厘米。戴氏墨竹深得吴镇法,此图作于一六三九年,
  十八年后戴氏在介姓友人处再次见到,『抚然有今昔之感』,遂再题以记。
  赵焞夫《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二百零五厘米,横八十三厘米。赵氏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明末清初时期,为广东番禺人,工花卉、山水,尤擅牡丹,其水墨花卉对当时的广东画坛影响甚大。此图作于一六六五年,此时赵氏虽已八十八岁,但依然笔力遒劲,整幅作品点画交待得清清楚楚,无一懈笔,足可见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笔墨驾驭能力。
  朱耷(一六二六—一七○五)《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六十六厘米,横七十二点五厘米。此图构图奇崛,整幅作品只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和几片竹叶,竹叶嵌在石中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互相呼应,物象并不复杂,但笔墨之中却蕴含着充实、厚重的意境。
  石涛《墨竹图》轴,纸本墨笔,纵七十八点三厘米,横三十点二厘米。石涛擅画花卉、兰竹,多用水墨写意之法,激情挥洒,以追求意趣为上。此图以干湿浓淡之笔,横涂竖抹,极富纵横宕逸的意韵。右下角有张大千题跋:古人云,『喜气画兰,怒气画竹。』涤有何怒?槎槎枒枒如在万马军中矣!
  温汝遂《墨竹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三十三厘米,横二十七点四厘米。温氏为广东顺德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擅画竹,精心模拟苏轼、吴镇、李珩等,颇得吴镇形神。此图作于一八二六年,立意与构图颇为独特,布局疏密有致,几棵竹笋自左下角斜出,两丛竹叶一上一下遥相呼应,繁而不乱,生机勃勃,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七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七
 
  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兰花竹石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五十四点五厘米,横九十二点五厘米。此图是郑燮赠予友人之作,将兰、竹置于岩石之间,三者纵横交错,相得益彰,竹之劲挺、兰之清雅、石之坚韧顿时跃然纸上,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招子庸《墨竹图》屏(六条),纸本墨笔,各纵八十二点九厘米,横二十七点七厘米。招氏绘画以画竹之精湛与传神最为人称道,此套《墨竹图》屏作于一八四一年,当时作者绘兰竹各六帧,以答谢友人之前的『书屏之劳』。所绘墨竹或雪干霜筠,或纤条弱绦,近于写实而不失意趣,竹叶繁密而层次分明,给人清爽脱俗之感。
高剑父《竹外飞花图》轴,纸本设色,纵八十七点九厘米,横四十一点七厘米。此图作于一九二三年,是高氏典型的大写意代表作品,体现了他勇于开拓的艺术胆魄和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
  陈树人(一八八四—一九四八)《墨竹图》轴,纸本墨笔,纵五十六点五厘米,横三十九厘米。此图作于一九四七年,构图上采用黄金分割法,以一段粗大的竹干将画面分割为两部分,然后以竹叶与鸣蝉点缀其上,典雅清丽,极富文人情趣。

四 菊:淡雅清贞

  陈淳(一四八四—一五四三)《菊花图》扇面,纸本墨笔,纵十七点六厘米,横五十一点五厘米。此图作于一五四一年,为陈氏晚年典型作品,以勾染结合的率意笔墨塑造物象,看似信笔挥洒,却处处神韵兼到,表达出一种高洁孤傲、清新秀逸的情调。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八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八
 
  法若真(一六一三—一六九一)《菊花图》卷,纸本墨笔,纵五十一厘米,横三百八十七厘米。此图作于一六九四年,与一般作品中只注重描摹主体物象不同,法若真对衬景和环境的布置亦着力甚多,除前景的菊花外,坡石、溪流和远处的菊花鲜明可辨,呈现出一派金菊盛开、秋意盎然的景象,从而使作品非常饱满,极富气势。此外,卷后还附有题诗数首,诗画对读,别有一番意味。
  恽寿平(一六三三—一六九○)《菊花图》,绢本设色,纵一百一十三厘米,横五十厘米。此图作于一六八六年,作者运用典型的『没骨法』,用笔工整,设色秀雅,清隽妍丽,花枝造型优美,富有生机,显得晶莹剔透,别有神韵。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九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九
 
  石涛《菊花图》册页,纸本墨笔,纵一十八厘米,横一十点五厘米。此图以水墨写意画法作菊花,运笔灵活,笔简墨淡,笔情恣肆,淋漓洒脱,展现出菊花在飒飒风霜中绽放的景象,并配以诗文题跋,表达了菊花耐寒高洁的品性。
  李鱓(一六八六—一七五六)《菊石图》轴,纸本设色,纵一百九十四点三厘米,横五十一点二厘米。此图以峭石衬秀菊,设色淡雅而明快,菊干以飞动之笔出之,花叶则纵横交错,富有立体效果,充分地表现出菊花盛开时的生动情态,抒发了恬闲幽淡的文人情趣。
  曹榜《菊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六十三厘米,横四十二点九厘米。曹氏为安徽休宁人,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擅花鸟,苍逸似八大山人。此图作于一七五五年,仿陈淳写意笔法,构图简洁,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实则神韵已在其中。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十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十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十一
清 金俊明 梅花图册之十一
 
  张问陶(一七六四—一八一四)《菊花扇面》,纸本设色,纵十五点八厘米,横五十一厘米。张氏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后寓居苏州,工诗文书画,擅花卉,纵逸近于徐渭。此图作于一八○三年,以淡墨勾花、晕染山石,赋色清雅秀丽,于淡薄中见清新,极富文人意趣。
  李秉绶(一七八三—一八四二)《菊花图》横,纸本墨笔,纵三十六厘米,横九十二厘米。此图作于一八一四年,为李秉绶仿扬州画派著名画家李方膺笔法而作,以淡墨勾勒菊花、晕染岩石,以浓墨点叶,笔法纵逸,简括传神,生动地写出了菊花凌霜傲寒、隐逸高雅的气质与品格。
  吴昌硕《菊花图》轴,纸本墨笔,纵一百四十厘米,横三十四厘米。此图作于一九二一年,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墨菊菊自上而下,风姿绰约,中间之岩石以渴笔擦染而成,极尽穿插之妙,生出奇趣之景。整幅作品笔、墨、水相渗相融,不仅体现了菊花勃然生机和顽强生命力,更传达了菊花高洁傲岸、不愿寄人篱下的品格精神。


(本文作者供职于广东省博物馆)
(期刊责编:唐 昆)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7年01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