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末代王孙溥儒的艺术特色与市场行情

时间:2016-12-16 11:11:19 来源:《荣宝斋》2015年3月刊 作者:吕友者   0

  在二○一四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溥儒一九六○年作的《骏马图》,经过几轮激烈的争夺之后,最终以六百三十点三万元成交,引发了全场拍卖会的高潮。
  溥儒,字心畬,又号旧王孙、羲皇上人、西山逸士,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的次孙,姓爱新觉罗。曾以画名与蜀人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那么,他不同类型和题材作品在当今艺术市场上的价值到底如何呢?

  一民国时期声名鹊起

  作为末代王孙的溥儒,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严格而正统的文化教育背景,同时还拥有丰富的古书画收藏品,期间他临习了大量的宋元名迹,再加上其特有的天分以及诗词文赋的修养和造诣,使其成为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名师。
  溥儒山水、花鸟兼能,工笔写意均能得心应手,山水画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底。溥氏是以『北宗』山水画驰誉画坛的,因此从他大多数山水画的构图中,可明显看出是从南宋的边角之景变化而出,尤其注重线条的勾勒,结构也极其严谨;其笔法也多用斧劈、钉头。然而其画中大块的侧锋斧劈较为少见,画面所体现出的是一股和谐宁静之气,设色淡雅,意境悠远而耐人回味,正是历代文人画家所致力追求的境界。


溥儒 碧山秀水四景屏 成交价:1069万元 2012年上海天衡拍卖

  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且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早在民国时期,其画价就很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溥儒就订下如下润格:『堂幅六尺一百二十元,五尺八十元,四尺六十元,三尺四十元,三尺以下三十元,屏幅减半,以四尺为一堂,单条照常幅例,册页每方尺二十元,手卷每方尺二十元,成扇每面十元,细画题诗加倍,先润后墨。』可见市场价位不低。溥氏的画通过南纸店及画铺进行销售。据说恭王府溥宅后门大街有小书画店,经常有溥宅门子仆役拿着成捆的溥儒山水书法等作品在书画店出售,全不顾他的画价在琉璃厂是标价最高的。故北京画贩子常到后门大街来捡漏淘换。有好友告诉溥儒,他也不甚追究,仍然我行我素,吟风弄月,乐此不疲。
  『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儒,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张大千的这番评论无疑是对溥儒艺术和人生的最好注脚。文人画中,清气、秀气、纯正之气最为高尚。在『渡海三家』中,书法功底、诗文格调及画中的清秀之气,皆以溥儒为第一。所以,有人说溥氏是文人画家中品格最纯正的一位。这也是其画早在民国时期就大受欢迎的原因。
    
  二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市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溥儒南渡定居台湾,因而作品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较多。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拍卖行的中国书画专场中,溥儒的作品就经常在上面亮相。一九八六年以后其上拍的作品逐年增多,且上升很快。但是,其不同装裱形式的书画作品,市场价值也不一样。
  (一)册页
  早在二○○○年十一月,溥儒的《西游记》手卷就在中国嘉德拍出一百三十二万元。此册构思之巧妙、笔墨之精湛、人物场景之生动均属一流,并勇夺该专场成交榜第一。同场另一件溥氏的《灵龟图》十二开册页,也以三十点八万元成交。
  另外,作于丙申(一九五六)的《金刚经寿母册》曾在二○○七年北京诚轩春拍中以一百三十二万元拍出,全文五千二百一十二个字,一丝不苟地用楷书抄录了《金刚经》全文。
  同年秋拍中,其《鸟兽小册》(十四开)也以一百二十三点二万元成交,画中描绘了龙、虎、马、猿、鹫、白鹭、鹄、黄鹂、鹿、羚羊、鼬、刺猬、蝙蝠、龟等动物,其创作水平之高毫不逊色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水墨本十六开册页。
  至二○一一年,诚轩春季拍卖会上的溥儒《钟奇蕴古册》(八开)更是曾以二百八十七点五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一册是溥儒少见的以熟宣绘制的册页作品,风格一变南宋院体风貌,更接近文徵明等『吴门画派』的风貌,绘有历代奇闻佚事,有龟报樵夫、黠鹰毙猴、大龟导路、熊大类象、蜘蛛困龙、狗仙山巨蛇等,故事多出自《太平广记》《子不语》《里乘》等笔记小说,溥儒选取其中有趣的部分或场景入画,题识配以最擅长的行书,堪称溥氏晚年的精品力作。
  (二)手卷
  从形式上,溥儒最为藏家追捧的是手卷。手卷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保管、延长书画的寿命。溥儒不同用色形式的手卷,在市场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如一九九三年,《楚王宫》手卷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被拍至十三点八万港元。二○一○年六月,溥儒手卷《江山无尽》在香港苏富比成交价就已达到一千三百四十四万元,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这也是迄今其拍卖最高价。
  二○一一年,溥氏的《千岁盘老龙卷》在北京保利,以高出估价一倍多的价格五百七十五万元成交。同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溥儒的一九三七年作《山水清晖》手卷,最终以一千一百五十点五六万元成交。其《吟松图卷》在上海天衡也拍出了四百七十一点五万元。所有这些记录,均说明手卷类型的作品深受市场的青睐。
  二○一三年五月十二日,北京诚轩推出了五件溥心畬手卷作品,成交率堪比白手套专场。这五张作品的尺寸均不足一平方尺,却拍出了过百万元的高价,可谓是典型的以小而精取胜的范例。目前,此类型作品的市场价位精品在每平方尺为五十万元,普通作品亦可达到三十万元。


溥儒 碧山遥浦 1958 成交价:605万元 2005年7月中贸圣佳拍卖

  (三)立轴
  立轴是溥儒书画的主要形式。综观溥儒历年十大高价拍品,可以发现,只有二○○五年七月中贸圣佳拍出的一九五八年作立轴《碧山遥浦》,以六百零五万元挤进榜中,其他进榜立轴作品都集中在二○一○年至二○一三年这四年中。其中,二○一○年,溥儒的《秋山泛舟》以七百八十四万元成交。二○一二年上海天衡拍卖会上,溥儒《碧山秀水四景屏》以一千零六十九万元成交。此屏便是其山水画的代表作。画作扑面而来一股萧疏高逸、古雅清寂中平添了一层韵味。他的画面上经常出现的亭台楼阁、高古人物,虽然气派豪华,自有一股王家气势,但又总要加上寒林、淡雪、孤帆,以至一番景致如静水映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得。
  至二○一三年,其临宋元体作品《双鸽》,从五十万元起拍,最终以五百一十万元落槌,超预估价十倍有余,创造了溥儒的新高。二○一四年,北京匡时,一幅尺幅并不大的溥儒《钟馗戏婴图》最终也以一百五十五点二五万元成交。
  据雅昌艺术网统计数据显示,二○○○年至二○一四年,溥儒作品共上拍六千二百五十一件,总成交额为九点一八亿元,平均每平方尺十四点五万元。相关统计显示,从一九九五年至二○○三年之间,溥儒作品拍卖成交价超过二十万元的仅二十余件,二○○四年,行情突然有所拔高,上拍作品大幅度增加,平均单幅作品价格达到三点四万元,自二○○九年开始呈直线上涨趋势,至二○一一年春拍达到最高峰,均价每平方尺十六万元,而过百万元的拍品也达到五十一件。
    
  三书法的价格

  溥儒的书法习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有晋唐风骨,行草学王羲之、王献之,酣畅淋漓,俊秀雅逸,格调高古。市场价位表现不错。
  他作于壬午(一九四二)的水墨洒金团花笺《十二月令联》镜心曾以三百零二点四万元的高价拍出。溥心畬的楷书尤其得力于唐代的《圭峰定慧禅师碑》和《道因法师碑》,作品完美地体现了溥氏深厚的书学功力,作品达到每平方尺二十万元。
  水墨落霞笺《行书十二月令联》十二帧镜心曾以一百一十二万元元成交,每平尺达到四十万元;水墨团花洒金笺《楷书四季联》八帧镜心曾以一百三十二点二五万元拍出,每平尺达到二十四万元;作于丁酉(一九五七)的《楷书七言联》镜心也以六十九万元拍出,每平尺达到近五十万元。


溥儒 钟馗婴戏图 成交价:155.25 万元 2014年北京匡时春季拍卖

  对于溥氏的书法作品价格,各种式样的价位存在一定的差距。溥儒喜欢用『团花笺』,用这种材料书写的多条幅联对和洒金笺类对联的价位最高,普通作品达到每平方尺二十至三十万元,精品可达到每平尺四十至五十万元。而普通宣纸的立轴、信札等作品均价仅在每平尺二至五万元,精品在每平尺十万元左右。溥儒曾自制一种名为『落霞笺』的上等纸张,这种纸是按照溥儒的心境而制成,颇有些行云流水的意味,用这种质地考究的材料书写成的作品,价格不低。他曾用这种自制纸张书写过杜牧的《阿房宫赋》,更是其至精之作。
    
  四为何如此被低估
    
  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如火如荼,大量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然而,溥心畬作品的市场价格却始终不高。二○一一年,张大千拍卖成交最高价为香港苏富比春拍一点六亿元拍出的《嘉耦图》。然而,『南张北溥』中的溥儒,二○一一年,全年总成交额仅为一点六七亿元,单幅作品成交最高价仅为一千一百五十万元。
  时间再回到二○○八年,在中国嘉德一次拍卖会上,溥儒五十多件作品拍出去四十多件,成交率接近百分之八十。这个比例不算低。但从成交额来看,价格最高的却是他于一九四一年所作的《楷书八言联》,成交价为二十二点四万元。而同场中,张大千的《红叶猿戏图》以一百二十三万元落槌;齐白石的《草虫花卉》拍得一百二十二万元;吴昌硕的《乾坤硕果》、傅抱石的《赤壁夜游载酒荡舟图》也均以接近百万元的价格成交。由此可见,溥儒与其他近现代书画名家相比,市场表现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另据雅昌艺术网数据显示,在二○○○年一月至二○○八年五月期间,溥儒作品成交价格指数,每平方尺均价也多在一万元到五万元。但自二○一○年春季开始,溥儒的书画作品的市场表现开始火热起来,价格指数连连攀升,但是最高也没有超过每平方尺十六万元。
  其中原因有多种:首先,溥儒画风传统,素以宋元为宗,加以发展,绝少张狂放纵之叛逆之气,更无西法中用之大胆创新,所谓『继承有余而创造不足』。其次也是收藏家的取舍,溥儒的画注重用笔,用墨较少,而有的藏家可能更喜欢用墨的画;再次,他传世的作品较多,作品的层次也比较复杂,有特别好的精品,但也不乏一般性作品。 
  同时,溥儒的画师承传统,题材相对单一,缺乏新意和现代感也是导致低价的原因。溥儒画风传统,素以宋元为宗,格调高雅。即便溥氏早年曾有留学欧洲研习西学的背景,他也没有像徐悲鸿一样,将中西文化相结合,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家庭出身的缘故,溥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和认同感。同时溥儒作品侧重山水,题材相对固定,且诗、书、画同行,对欣赏者和收藏者的要求极高。目前溥心畬作品市场行情不够高涨的原因。
  总之,溥儒的市场价格还有待提升,纵观近几年的艺术市场表现,虽然没有太高的价格产生,但是总的行情是呈上涨趋势。溥儒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这时期的作品以摹仿南宋为主,作品节奏感强。但其价值仍偏低。当年与张大千并驾齐驱的溥儒,目前的作品价位落差太大,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大多数精品价格也仅在百万元左右。齐名而不同价,溥儒作品在受到冷落的同时,也为今后的价位上升,留出不小的空间!
  

2014年溥儒部分拍卖作品的成交记录
 
(本文作者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二○○八级美术学硕士研究生)
(期刊责编:陈 辉)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5年3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