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像(1896—1994)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刘海粟(一八九六——一九九四),名槃,字季方,号海翁,江苏常州人。自幼喜好书画。一九一二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一九五二年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一九七九年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海粟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研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刚劲。后潜心于泼墨法,笔墨酣畅,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一 刘海粟与中国美术馆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为庆祝刘海粟从事艺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七十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和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刘海粟绘画近作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至三月十七日,为纪念刘海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由中国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主办的“沧海一粟——刘海粟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四、六号展厅展出,首次在北京展出以前深藏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刘氏早期作品。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三日至十月二十六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沧海一粟——刘海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笔者作为展览统筹,下面略作解析。本次展览展出久未面世的一百零一件刘海粟书画作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我欲腾云上天都”,展出刘海粟二十八幅黄山作品,以十七幅泼墨泼彩与十一幅油画展现了其艺术与思想的跃进。他将其眼中黄山、笔下黄山以及胸中黄山融为一体,呈现出正大雄浑的中国气派,有力拓展了黄山绘画的视觉空间与表现境地。第二单元为“今日荷花别样红”,展出刘海粟三十四幅中国画与二幅书法,其中国画题材主要为花鸟、山水,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水墨、浅绛、泼墨、泼彩等,堪称全面。其中一件巨幅手卷《清奇古怪舞天娇 风火雷霆劫不磨》已经久未面世,将为读者理解刘海粟奇崛圆劲、深厚酣畅、强悍矫健、苍莽浑朴的中国画笔墨带来新的认识。第三单元为“神州尽在彩雾中”,展出刘海粟三十七幅油画作品,主要描绘的是中国各地风景。“神州尽在彩雾中”,刘海粟一直倡导旅行写生,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创造精神也与各地自然风貌相契合,并成功地把西方现代美术的相关精华融注于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的探求之中,如黄钟大吕,不事雕琢,醇厚朴茂,值得一睹为快。
殊为难得的是,刘海粟子女还将刘海粟创作的油画《黄山云海》、中国画《满庭芳》(泼墨黄山)、书法《毕竟西郊八月中》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又为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完善增添了力作。
二 刘海粟泼彩山水画解析
邵晓峰编著《中国泼彩山水画史》
张大千之后,大力尝试泼彩山水画而声名显赫者首推刘海粟。他的不少泼彩山水与泼彩荷花一样,在色彩驾驭上粗放不羁,诸色泼施以率性豪情而彰显本性。刘海粟是中国现代画坛上一位十分独特的画家,早年他在积极兴办美术教育的同时也研习中西绘画的差异,同时又在书法上下过苦功。他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也拥有较多的是是非非。在其晚年,通过变法,创作了众多泼彩写意的山水画作品。他的泼彩山水以泼墨、积墨为基础,然后加以色彩的泼写叠加,气象万千。其泼彩山水画有时画得十分恣意,当意气到时,他甚至能将一碗水直接倒在画上,以形成冲色、冲墨的特殊效果。下面试以数例阐明。
刘海粟 青绿山水 65.5cm×133.5cm 1975 常州刘海粟美术馆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海粟曾在一位藏家处看到董其昌临摹张僧繇的四幅《没骨青绿山水》,设色古艳雄奇,给刘海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一临再临,如一九五六年曾临《没骨青绿山水》一次,一九六九年又背临一次。他为此还说:“五十年来,我多次临过董文敏的重彩没骨山水,那种色调的处理,引起我泼彩的幻想。”
这一经历对刘海粟晚年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他后来的泼彩山水画探索做了思想与实践上的准备。
刘海粟 黄山一线天奇观 134.1cm×69.3cm 1976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藏
刘海粟在总结泼彩画的创作经验时,曾具体说到了自己创作泼彩山水画的过程:“泼彩画法是先用焦墨线条画出几大块,分好色彩的区域,然后倒上重色,浅处可以等纸有几成干后,再用小盂调好色朝画上倒,另外破以清水,使色彩散开并吃进纸去,在健笔疏导的过程中让色块向山的自然形态靠拢。全干后用墨笔细心收拾。”
刘海粟 壁裂千仞 洞窥天光 68cm×136cm常州刘海粟美术馆藏 1981
刘海粟 石笋矼头看云松 52.3cm×97.5cm 1983
“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到了晚年,九十三岁高龄的刘海粟完成了十上黄山的梦想,并反复以画笔描写黄山,其中相当的一部分就是泼彩作品。在晚年,他还记录了自己在黄山的一次写生经历:“深秋,我来到光明顶气象站,想画天都(峰)与莲花(峰)的背影……突然一阵旋风把雾幕撕开,天都莲花雄姿矗立,英姿非凡,云间几缕残阳光照,把火一样红漆涂在山上,背阴处铁青的巨石出现紫绛色,树林的绿色块面上晕着鹅黄……我画了一张泼彩。”
刘海粟 黄山天下无 65.5cm×133.5cm 1988
刘海粟 黄山光明顶 137cm×105cm 1982
刘海粟 奇峰白云 172cm×93.5cm 1988
……
(本文作者系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期刊责编:李向阳)
(期刊责编:李向阳)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7年11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