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宏才自擅诗书画 —回忆孙荣彬先生

时间:2017-07-07 10:22:33 来源:《荣宝斋》2016年11月刊 作者:梁 鸿   0

  孙荣彬先生(一八八四—一九七二),字挚哉,晚号止叟,堂号止斋。河北遵化人,清末拔贡,擅诗词文赋,近代书画家。其人少有文献记载,几乎被历史尘封。早年为曹锟军事参谋,后得孙中山、蒋介石器重,任山西省财政厅厅长,参与编撰《山西府志》,后因得罪阎锡山而离职。孙荣彬心性豁达,广交天下,民国年间曾与政界的冯玉祥、林森、于右任等交好,艺林则与齐白石、张大千等往来。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山西省文史馆,常以诗书画印为娱,著有《挚哉吟稿》。传世作品不多,有一幅早期创作的四条屏流传于世,现收藏于石家庄古韵书画城,这是孙荣彬于一九三三年为李鸿章的外文翻译王省三所书,内容为郑板桥的两首诗词。从作品中可以得到两方面信息:一是孙荣彬从政时期的职位不低,往来者多为高层;二是他的行楷有何绍基的风神,富于变化且用笔老道,纵逸瘦劲之中又参以隶书笔法。

孙荣彬 行书自书诗
孙荣彬 行书自书诗
 
  解放后,孙荣彬赋闲在家,靠女儿奉养。『文革』期间,更是扫街挨斗,受尽苦难,晚境凄凉,门可罗雀。他谨慎小心,苟且过活。唯一令他欣慰的是与老友诗书画印的往来。他与秦仲文为同乡老友,『文革』时,秦家被抄,印章全无,之后常请孙荣彬治印。
  晚年的孙荣彬也非常器重喜好诗文书画的青年学子。一九七二年八十八岁高龄的孙荣彬经老友郭风惠介绍,结识了梁志斌(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尽管梁志斌当时三十六岁,二人年龄相差了半个世纪之多,但他对梁志斌的诗书才华颇为赏识,以诗为赠。据梁志斌回忆说,当年拜访孙先生时,八十八岁高龄的清癯老人,卧病在床,见青年学子来访,便借助绳拽起身,热情交谈。孙先生思维敏捷,谈吐风雅,见面不久便赋诗一首:『卧榻呻吟老病身,何期佳士惠然临。诗情敦厚张新意,书法端妍见匠心。已是贤豪多挚友,却将衰朽作通人。辄贪与子常攻错,争取残年过百春。风惠先生介绍,梁君志斌见访,以所书诗见示,钦佩之余,以诗为赠,即希吟坛郢政一九七二年夏八十八叟孙荣彬贡拙。』

徐之谦题册页名
徐之谦题册页名
 
  从记录这段忘年交的诗文中不难体味出孙荣彬既孤苦寂寥又昂扬达观的复杂心境。之后,梁志斌又步孙先生原韵奉和一首:『一代名家万里身,程门久望喜登临。襟怀磊落仙坡骨,走笔云烟佛素心。山水苍茫诗入画,龙蛇飞舞印惊人。青衿学子将何赠,祝与彭篯八百春。』
  在那个精神苦闷的特殊年代里,孙荣彬能得到一位青年后学的理解与赞扬,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的回馈方式只有作诗写字画画,于是特意让梁志斌买来宣纸,他抱病用心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墨迹,自己缝制成一本书画册,用牛皮纸做封面,请徐之谦先生题签,名为《止斋诗书画册》。郑诵先先生也题诗祝贺:『宏才自擅诗书画,健笔能回老病衰。喜见故人珍重意,他年湖海姓名垂。』

孙荣彬 行书之一
孙荣彬 行书之一
 
  孙先生自制尺方十幅,每幅一面山水,一面书法。书法隶楷交错,皆为孙荣彬的题画诗词。每画专以行书七绝题咏,所用印款均为自刻,可谓是诗书画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算是孙荣彬的心血之作。他在《后记》里说:『梁君志斌文学渊雅,工诗善书。以郭风惠先生之介,得亲风范,共谈文艺,颇多契合。余每于精神稍振,辄为奏笔,经历匝月,始成此十幅,每幅前面作画,后面则书旧作题画诗词,归之志斌。虽皆率意之作,亦可作为纪念。吾年八十有八,体力日衰,朝暮人也,渐已艰于执笔,后此恐不能复作,幸以罕得而见珍也。一笑,附成四韵,并望政之。』『诗词书画嗜平生,到老宗宗未有成。工部放翁难想象,石门芥子仅盲从。多从己意闲挥洒,不管他人任品评。聊与知交留纪念,待将翰墨共清风。一九七二年秋月孙荣彬识。』
  悉心品读这段文字和诗句,让人感受到的是孙荣彬的良苦用心。他既自谦一生成绩平平,同时也率性表现出我写我心,任他人评说的达观态度,更表达了愿与青年知交共同传承中华翰墨的夙愿。这无疑彰显出一位学养丰厚且能审时度势的大家襟怀。

孙荣彬 行书之二
孙荣彬 行书之二
 
  据梁志斌说,每每翻开孙先生自制的诗书画册,看到先生的墨迹,仿佛那位清癯的老人即在眼前。一生荣辱,一腔热情都熔铸在先生晚年的诗书画印之中。孙老曾告诉梁志斌说:『我就想吃口红烧肉!』听来着实令人心酸与慨叹。梁志斌说每次看望孙先生时都会买些点心和水果,以慰藉孤苦的孙老,孙老竟问『您这是送给我的吗?』……我们怎能想象这位曾经沧海的耄耋老人的晚境会如此之凄凉与窘迫?如今过去了四十多年,梁志斌说,如果孙老的作品得见天日的话,也不枉先生寄予自己的深情与厚望了。

孙荣彬 行书之三、四
孙荣彬 行书之三、四
 
  孙荣彬曾在梁志斌的诗稿《盛世新声》的扉页上写下了一首《七言古风》:『梁子才长复勤奋,品德文华俱孟晋。春风烂漫敞胸怀,对人处事诚而信。垂柳中学执教鞭,热心教育历经年。政府号召立响应,奔走事事皆争先。人民公社助耕种,几度下乡登高山。即景生情自难抑,信心信笔成诗篇。眼中所见皆美政,写真正确为歌颂。抢收送粪与采棉,虽遭雷雨仍劳动。新诗字字露天真,爱国明民掬热心。典章满纸皆融化,不作迷词苦闷人。素学诵之佩学艺,青年诵之喜风趣。换铁成金出耐劳,豪情真夺书生气。国家政策迈金针,锻炼精神旧换新。诗中写透锻炼意,字字句句明人群。读诗尝到村社味,能使愚氓皆领会。我虽年老未能参,我也仿佛在其内。腰腿坚强出野营,行军乐趣此种生。杀敌致国保家国,敌我界限极分明。国家实力工农兵,中华国势日蒸蒸。日蒸蒸,正进步,共产光明在前路。正进步,日蒸蒸,且看盛世此新声。一九七二年夏八十八叟孙荣彬题。』
  洋洋洒洒,饱蘸激情,把梁志斌《公社杂咏》《野营诗草》诗句中的重要情形都提炼出来,趣味生动且紧跟形势。一位耄耋老者,已至残年,蛰居斗室,却有如此『与时俱进』的敏锐思想,足见其有过不凡的经风雨见世面的人生阅历,才会修炼至此。他对后学的赞赏之词,也显示出宽厚包容的长者风范。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孙荣彬十分钦佩郭风惠先生的诗书画艺术,认为郭风惠为此册题字甚为增色,文字记录如下:『郭风惠先生于册后所题诗字皆为此册生色,风惠是四十余年老友,诗文书画都已名重于时,诗尤特长,吴北江谓为五百年来未有,我亦云然。书法行楷隶皆活脱何道州,小楷则合欧赵褚为一炉而冶之,不似出一人手,其价值与诗可比肩矣。止斋又识。』
  孙荣彬擅长诗书画印,属于郑诵先先生所说的全面型的『宏才』,但不同于隐逸超脱的清高文人,他在宦海沉浮之中,难免不随波逐流。即使在暮年谨小慎微之下,仍然难逃『文革』的『洗礼』。他的诗尊崇杜甫,加之自己的人生遭际,愈加显得沉郁顿挫,思深意苦,甚至是催人泪下。一句『已是贤豪多挚友,却将衰朽作通人』曾令秦仲文先生感慨不已,击节叹赏。『文革』抄家时,秦仲文的印章被封存。作画需要,就请孙荣彬治两枚印章,『秦裕』『仲文』,秦仲文让梁志斌传递并说:『孙先生与是我老乡,我们都是河北遵化人。』此举可以看出两位落难老者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说明孙荣彬的治印水平不凡,因为秦仲文的艺术眼光和要求是相当高的。

孙荣彬 行书之五
孙荣彬 行书之五
 
  作为传统文人,孙荣彬以诗文为主,以书画印为余事。他的隶书取法汉碑,纵逸似《石门颂》,瘦劲似《礼器碑》,苍劲而灵活。他的楷书宗柳公权,行书参以黄庭坚、何绍基笔意,追求遗貌取神的境界。『文革』前后,有毛主席诗笺发行。『文革』前为墨迹,有书家姓名;『文革』后是红边墨字,无书家姓名。据梁志斌说,见过前后两组诗笺都有孙先生的手迹。孙荣彬的山水属于文人画,从《芥子园画谱》到清代文人画,从临写到创作,当然他的创作实则是意临,墨彩生动,笔力遒劲,疏密精当,力求变化,但气象稍显不足。他的亮点是题画诗,诗词能紧扣画意,提升内涵。这里要强调的是,诗画结合所达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乃是传统文人书画家之能事。承载他们深厚学养和才华的往往是题画诗,诗的点睛之用恰恰提升了书画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思想,孙荣彬同样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而当下画家所缺乏的恐怕就是书画中的文化气息。黄庭坚评苏东坡书法时有过一句千古名言:『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内涵做底蕴,才会使作品摆脱匠气,才会深入人心,这一点需要我们潜心地向前辈们借鉴和学习。可以说一人兼擅诗、书、画、印且有相当造诣者,孙荣彬当之无愧。
  以下附录梁志斌诗十五首,以便对应理解文中孙荣彬先生之《七言古风》的来龙去脉,这些诗作创作于『突出政治』的特殊时期,因此颇具那个时代的语言特色。
  梁志斌《盛世新声》之《公社杂咏》(一九五八)如下:
  《山村白日》:『山村白日静幽然,喇叭花开篱落间。若问声音何处去?都随人马到梯田。』
  《耕地》:『赤背牵犁汗满颜,歌声动地劲冲天。豪情夺却书生气,一日能耕百亩田。』
  《打药》:『茫茫果树蔽云天,打药朝朝到半山。山里红花白似雪,碧丛丛里雨如烟。』
  《大秋》:『十里金风稻谷香,乡村八月大秋忙。管它霪雨连天降,也把新粮打到仓。』
  《抢收》:『张灯夜战抢收割,一片丰收笑语和。天上星星何足数,人间灯火比星多。』
  《采棉》:『棉田一片望无涯,碧叶红枝绽白花。飞去飞来邢燕子,采棉都是女儿家。』(邢燕子是知识青年,劳动模范)
  《送粪》:『白发秋风意气豪,鞭儿抽得马儿骄。满天风雨难遮住,一串铃声过小桥。』
  《开荒遇雷雨不辍》:『纵横原上草芊绵,唾手掘来波浪翻。不怕风雷不怕雨,定教荒地变良田。』
  《盛世新声》之《野营诗草》(一九七○)如下:
  《入密云》:『渔阳形胜若金汤,自古兵家作战场。我亦行军练腰脚,野营处处战歌扬。』
  《塞上行》:『塞上愚公斗志坚,豪情唾手喜开山。今朝装点关山好,放眼层层大寨田。』
  《古北口》:『不辞艰险喜登攀,一水飞来天地间。万里长城古北口,红旗浩荡过雄关。』
  《听那书记讲抗日故事》:『歌颂人民子弟兵,腥风血雨气如虹。长城内外山河壮,都是英雄血染红。』
  《过鳌鱼沟》:『傍水依山迤逦行,绝崖险壑使人惊。鳌鱼沟里羊肠道,充满阶级友爱情。』
  《过朝岭子》:『半日行军劳顿生,忽闻远上有歌声。眼前一曲清流水,岭上人家次第迎。』
  《宿墙子路》『墙子路连万里城,群山环抱水流清。山河壮丽人慷慨,贫下中农最热情。』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期刊责编:张 颖)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6年11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