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再论『潘光禄』究竟何人 —兼论莫是龙与上海潘家的交往

时间:2017-03-30 09:38:30 来源:《荣宝斋》2016年05月刊 作者:张晴晴   0

  莫是龙(一五三七—一五八七),字云卿,后更字廷韩,号后朋、秋水,是明代著名的收藏家与书画家。莫是龙收藏甚富,友人范濂曾说:『廷韩生平鄙牙筹会计,惟畜图书数千卷及古名人字画数千幅。』①但在他去世之后,家藏四散,其中一个被称为『潘光禄』的人,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潘光禄』又多次出现在董其昌的题跋中,董其昌也不止一次从他手中获取大名头作品,如董源的《龙宿郊民图》、郭熙的《溪山秋霁图》等。由此可见,『潘光禄』是研究莫是龙、董其昌书画鉴藏过程中无法避开的人物。
  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董其昌从潘光禄手中获得了董源的《龙宿郊民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丁酉典试江右归,复得《龙秀郊民图》(现通称《龙宿郊民图》)于上海潘光禄,自此稍称满志……天启甲子九月晦日。思翁识。』②『至丁酉夏,同年林检讨传言长安李纳言家有《潇湘图卷》,余属其和会,复得之。而上海潘光禄有董源《龙秀郊民图》,其妇翁莫云卿所遗,并以售余,余意满矣。』③
  题跋揭示了三个事实:其一,潘光禄为上海人;其二,潘光禄是莫是龙的女婿;其三,《龙宿郊民图》为莫是龙的遗物,并传到其女婿潘光禄手中。

明 莫是龙 手札 嘉德2015年春拍
明 莫是龙 手札 嘉德2015年春拍
 
  同年,董其昌还从潘光禄手中获得了郭熙的《溪山秋霁图》、李成的《寒林归晚图》④和《烟岚萧寺图》⑤。其中郭熙的《溪山秋霁图》及董源的《龙宿郊民图》已明确指出是莫是龙的遗物。董其昌还在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四月二日夜,梦见莫是龙,次日在《溪山秋霁图》后,他题写道:『予友莫廷韩嗜画,画逼黄子久。此卷盖其所藏,以为珍赏。甲科后归,潘光禄流传入余手。每一展之,不胜人琴之叹。是日前一宿梦廷韩,及晓起题。万历己亥首夏三日,董其昌。』⑥
  值得注意的是『甲科后归潘光禄流传入余手』一句的断句问题,有些学者将这段话断句为『甲科后归潘光禄,流传入余手』,并猜测『甲科』一说是晚明人的客套话,董其昌在此随便使用罢了,或者『甲科』是指董其昌对自己十年仕途生涯的感慨⑦。而『甲科』一词具有科举考试的意思,此件作品又是董其昌在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十月,从江西主持完省试返回松江老家后,自潘光禄手中获得。那么,若将此句断为『甲科后归,潘光禄流传入余手』,恰巧符合了董其昌『典试江右归』后,从潘光禄手中获得此画的经历。
  『潘光禄』到底是谁?目前学界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共识,如郑威在《董其昌年谱》中指出:『按潘光禄,即潘允端,字仲履,恩子,上海人。嘉靖进士。性勤学好古,官四川右布政使。恩致仕,允端作乐寿堂以奉之。』⑧刘晞仪在《董其昌书画鉴藏题跋年表》中也直接列出董其昌『得董源《龙秀郊民图》轴于潘允端』⑨。两位学者都将潘光禄认定为潘恩的儿子—潘允端。而王安莉《『潘光禄』究为何人—兼论董其昌对莫是龙藏画的继承》一文则推断『潘光禄』可能是潘恩的第四个儿子,云骙是他的字或者号;魏小虎《『潘光禄』小考》⑩一文利用墓志、传记、日记等一手资料得出潘光禄是潘允端的三子潘云夔,但此文论述过于简单,且在文末谈论董其昌与潘云夔、潘云凤的递藏关系上显得含糊其辞。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详细考证潘光禄之名。

五代 董源(传) 夏山图 49.3cm×313.2cm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 董源(传) 夏山图 49.3cm×313.2cm 上海博物馆藏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莫云卿』条写道:『廷韩生平鄙牙筹会计,惟畜图书数千卷及古名人字画数千幅。年甫半百,倏焉长逝。肉未寒,妻女遘暴疾,一日以死。仅遗一孤,茕茕孑立。幸长女适潘方伯季子云骙,卜地海上葬之。著作多湮没不传。呜呼!何天下不仁于廷韩乃尔哉!』
  由范濂记载得知,莫是龙的女婿潘光禄应该是潘方伯的第四子潘云骙。王安莉一文更是据此指出此句中的『潘方伯』是潘恩,随后推断莫是龙的女婿可能是潘恩的第四个儿子,云骙是他的字或者号。而明何三畏《潘方伯充庵公传》中记载『潘允端(一五二六—一六○一),字仲履,号充庵,上海人,潘恭定公笠江恩之仲子,学宪公衡斋允哲之弟也。嘉靖壬戌(一五六二)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四川右布政使』。世人常以『潘方伯』称之,是潘恩的二子,上海豫园的主人。关于潘恩的儿子,今人已有共识,他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潘允哲,字伯明,号衡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一五六五)进士;次子潘允端;三子潘允亮,字寅叔,号樗庵。
  明黄体仁(上海人)为潘允端作《寿方伯充庵潘先生七十序》中也提到:『世庙时多名公卿亦多贤,子孙奕叶济美,共勷泰运,云间潘恭定少保公其一也。少保公次君为方伯公,方伯公先余登进士……作书空状时,从其季子光禄君讯公家居何以为乐,则又知公之萧然有出世之思。』
  其中特别提到潘方伯允端的季子是光禄君。由范濂与黄体仁的记载可知,莫是龙的女婿潘光禄为潘允端的季子云骙。此结论恰恰符合『中央研究院』之『明清档案工作室』中关于潘恩子孙的记载。其中所载潘恩之孙有:潘云骥、潘云枢、潘云龙、潘云夔、潘云凤、潘云献、潘云柯、潘云楚。潘云骙与潘云夔应指同一个人,也就是莫是龙的女婿。但魏小虎一文得出潘光禄是潘允端的三子潘云夔,那么,潘云夔到底是潘允端的三子还是四子,暂且保留这一疑问。先谈潘云夔为何被世人称为潘光禄?
  申时行《中奉大夫四川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潘公墓志铭》记载:『方伯充庵潘公盖与余同籍,而升朝又同志相得也。而公以杰才蒙妒,中蹶不复,竟以方伯终……子男五人,长云骥,内阁中书,先卒,娶孙;次云龙,武英殿中书,出为公季弟,后娶顾;次云夔,署丞,娶莫;次云凤,亦署丞,娶赵;次云献,太学生,娶吕。』

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 156cm×1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 156cm×1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此可知,潘允端共有五个儿子,依次是:潘云骥、潘云龙、潘云夔、潘云凤、潘云献,其中二子潘云龙过继给潘恩三子潘允亮,潘云夔官署丞,娶莫氏,潘云凤亦为署丞。
  『署丞』之职为何?在《同治上海县志》卷十八『潘恩』条中记载:『恩从子允达,字叔盈,号澄源,惠子也。少聪颖,由成均入仕,官光禄寺丞……子元升,字公旭,官光禄寺署丞,有父风。』潘允达为潘恩之弟潘惠的儿子,官光禄寺丞,其子潘元升,官光禄寺署丞。由此可知,潘云夔、潘云凤亦为光禄寺署丞,因而,两人常被世人称为潘光禄。虽然两人并称潘光禄,但莫是龙的女婿是潘云夔,而非潘云凤。董其昌在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十月,对所藏《宋元名家画册》题跋道:『李成小卷,得之光禄潘云凤。』魏小虎视这种现象为董其昌因笔误或两人未当面交易,而误将云夔写成云凤。而上海潘家本是收藏大家,潘允端又是著名的收藏家,其子潘云凤将所藏卖给董其昌也是合乎常理的现象,因而我们不能将潘云夔与潘云凤混为一谈。
  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五月二十一日,潘允端在日记中记载:『三儿与妇闻莫亲家母病亟,从陆急往。』此时是莫是龙去世后的第三年,莫是龙之孙莫秉清《傍秋庵文集•家传》中亦记载:『府君二水公讳后胤,字嗣宗,生万历甲申,四岁而王父秋水公卒,又三年丧顾孺人,已又丧生母殷孺人……年十四复依长姑居海上,长姑者顾孺人出,归上海潘氏。』《玉华堂日记》所提到的『莫亲家母』即为顾孺人,她恰在莫是龙去世后的第三年逝世。
  根据潘允端的日记确知『三儿与莫家结为姻亲』,再结合上文申时行所载『潘允端三子云夔,署丞,娶莫』,即可得知潘云夔是潘允端的三子,并娶莫是龙之女,即为他人眼中的潘光禄。相较于范濂《云间据目抄》与黄体仁《寿方伯充庵潘先生七十序》中的记载,潘允端日记中的记载更为可信。
  莫秉清《傍秋庵文集》中亦有《潘铭庵表兄墓志铭》:『铭庵兄为余王父秋水公外孙,君再从姑即余母氏,而得庵伯父又君外舅也,故中表戚谊,与君尤亲。君父光禄足庵公,光禄父方伯,方伯父即都御史恭定公也……君名焕,字立仲,后更焕宜,字散生。』由此可知,潘云夔号足庵,目前可知他有两个二子:一位名为潘焕宜,字散生,号铭庵;另一位则是潘焕宸,字明廷。
  张所敬为莫是龙所撰《小传》中提到:『先生婿潘光禄虞则瘗玉而卜佳城,光禄子太学焕宸捐金而寿遗绚。』可见,潘光禄云夔字虞则,潘光禄之子焕宸则为莫是龙的外孙,他于万历三十二年(一六○四)将《石秀斋集》刊行于世,此时莫是龙已去世十七年。但在这十七年中,其婿潘云夔并未将莫是龙遗稿寿诸梨枣,却在散播莫是龙收藏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张所敬字长兴,上海人,与莫是龙、潘允端均有交谊。在中国嘉德二○一五春季拍卖会上,拍卖了一通莫是龙《手札》,移录如下:
  『夜来作潘长公书,更得一帖,写贱名同封,仆方行促示及耳。过海上一访张长兴,大凡海上诸君,除潘氏外极难相处,须简默从时,又要委曲留心为妙。携书卷可备《史记》《晋书》详节及《唐诗品汇》《世说新语》《古文苑》《汉文选》皆不可少。惟读书可以动人,馀不足恃也。云卿顿首。』
  此通书札极有可能作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原因是莫是龙曾为张所敬作《雪航漫稿引》,其中提到万历五年(一五七七)十二月底,张所敬从海上访莫,言及自己对王世贞敬仰有加,希望得到莫的引荐。随后张如愿以偿见到王世贞,王世贞深爱其才,留其信宿弇山堂,并赠诗若干首。此稿中莫是龙还提到『余首春过海上索长兴新诗』,也就是万历六年(一五七八)春,莫是龙过海上访张所敬。与此通书札中的『过海上一访张长兴』恰巧相符,极有可能是这一次。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 55.88cm×111.76cm 埃金斯博物藏
北宋 李成 晴峦萧寺 55.88cm×111.76cm 埃金斯博物藏
 
  此札中还提到『大凡海上诸君,除潘氏外极难相处,须简默从时,又要委曲留心为妙』。莫是龙笔下的『潘氏』必然是指潘允端,话语间透漏出两人关系颇深,情同手足。莫是龙还在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十二月作《笔麈》,提到当时『善召乩仙者术甚奇』,自己偶过上海潘方伯家,『方伯公以他事召仙,并强余叩之,因焚香稽首,甫毕而仙至』之事,可见两人交往甚为密切。莫潘两人的交往还体现在法书鉴赏方面。
  万历十年(一五八二)六月二十四日,莫是龙为潘允端收藏的《宋人墨拓绛帖》题跋:『此帖为豫园主人潘方伯以重价得之于松陵陶氏。《绛帖》世传极少,昔人以《绛》为《淳化》嫡子,《太清》为介弟,欧阳公《集古跋尾》谓:近时有尚书郎潘师旦窃取官法帖,别自刻石以遗世,世谓为《潘驸马帖》,又称《绛帖》,岂潘氏家于绛耶?第其石刻之精,与纸墨之古,不在生平所见《淳化阁本》下,真可作河阳氏世守之物,不当以区区法书视也。壬午夏六月廿又四日。莫是龙识。』
  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二月二十九日,莫是龙在长安为詹景凤所藏《兰亭帖》题跋时又言及:『郭山人及王元美长公所见三四本,皆余平生所赏鉴题识者也。又见余外大父副宪公所藏本,似在潘方伯本上,又尝得云间沈氏本,可称第一。而无旧人跋,与此本可伯仲间耳。盖观古人墨拓,以墨拓爱,不以跋重,重帖贵目,重跋贵耳,有识者能辨之矣。詹先生出此帖见示,余于长安风尘中摩挲良久,觉神气爽然,诸君之题已似为赘笔,余何敢复云。第记所见,为东图丈一质之也。时丙戌春仲廿九日,友人莫云卿。』
  可见,莫是龙与潘允端在书画鉴赏方面多有交往,而潘允端又是上海著名的收藏家,他还收藏过北宋米芾的《官奴帖》、南宋马和之的《如来像》一轴、元代王蒙的《茅屋讽经图》、元代赵孟的《兰亭十三跋》《千字文》,元代王孤云的《历代圣母贤妃图》以及明代沈周的《天台石梁图》等等。在这些作品上,虽未有莫是龙的题跋,但从两人的关系来看,莫是龙极有可能见过这些作品。
  综上所述,潘光禄名潘云夔(亦作云骙),字虞则,号足庵,上海人。他是莫是龙的女婿,潘允端的三子,潘恩的孙子。莫是龙与潘允端关系密切,不仅有姻亲关系,而且在书画鉴赏方面多有交往。

(本文作者供职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期刊责编:李向阳)
(网站责编:简 琼)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6年05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