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不支持程序操作收藏命令,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荣宝斋出版社

《洛神赋十三行》善拓琐谈 —以上海图书馆藏品为例

时间:2017-04-27 10:12:21 来源:《荣宝斋》2016年07月刊 作者:仲 威   0
  《洛神赋》小楷,仅存残本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无书者姓名。相传真迹书于晋麻笺纸,绍兴年间(一一三一—一一六二)仅存残帖九行,帖后有米友仁鉴定题跋,定为王献之真迹,宋末贾似道又购得其后四行七十四字,始成十三行。元代真迹归赵孟收藏,之后不明下落。
  《洛神赋》墨迹久佚,仅有刻本流传,刻本又分两大系统:一为『玉版十三行』,另一种有相传为宋代贾似道刻柳公权题跋两行,跋文内容为『子敬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宝历元年正月廿四日起居郎柳公权记』,又称『柳公权跋本』。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
 
  『玉版十三行』帖石宋后一度失传,明代万历年间,又在杭州葛岭贾似道半闲堂旧址重新出土,初归泰和县令陆梦鹤,后经观桥叶氏、王氏递藏。清代康熙时期帖石转入京师,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翁嵩年(萝轩)以重价购归岭南,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秋刻杨宾、翁嵩年题跋于另一端石上(杨宾题刻十九行,翁嵩年题刻六行,四明厉大标镌刻)。康熙末年,帖石贡入内府,清末帖石再度失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玉版十三行》帖石重为王壮弘先生征集发现。今观帖石并非碧玉而是端石,故知,旧称『玉版』乃是美誉而已,帖石旋入藏首都博物馆。近年,更有学者推测此件『玉版十三行』之原石,可能就出自《宝晋斋法帖》(有传世宋拓孤本印行)之帖石,但具体的相关资料亟待学者研究考证。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宾题刻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宾题刻
 
  再看『唐人临本』,或称『柳公权跋本』,亦为残本十三行,与《玉版十三行》文字内容完全一致。如此奇异偶合现象,实不可解,因为据史料记载,宋绍兴年间《洛神赋》仅存九行,宋末经贾似道重新发现四行,乃得十三行真迹。唐人临本如何亦是十三行呢?从理论上讲,只有宋末才会出现『十三行』临本,莫非『唐人临本』本来就是宋后伪托,抑或唐代《洛神赋》真迹已为残本十三行,此间真伪是非已经无考,但『唐人临本』后缀有柳公权题刻,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宾、翁嵩年题刻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宾、翁嵩年题刻
 
  本文遴选上海图书馆馆藏《洛神赋十三行》善拓四种,介绍如下:

一 《玉版十三行两种合册》甘翰臣藏本

  此册《玉版十三行》拓片两张合装一册,整幅装裱,未经裁剪。其一为『未进内府本』,系康熙末年拓本,张照(天瓶斋)、郑文焯递藏本。其二为『晋字未损本』,系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拓本。杨守敬、陈三立、甘翰臣递藏本,杨守敬审定为『原石初拓本』并奉为『小楷墨皇本』。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恽寿平书张丑绝句、郑文焯题跋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恽寿平书张丑绝句、郑文焯题跋
 
  两种《玉版十三行》可能经甘翰臣手合装一册,两本皆有杨守敬题跋,其中『晋字未损本』,历经二十余年后杨守敬再度经眼并题跋,亦金石奇缘一段。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陆懋宗题跋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陆懋宗题跋
 
  此册楠木面板有郑文焯题签:『玉版十三行,齐玉堪藏。』
  (一)『未进内府本』,系康熙末年拓本。
  首行『采』字『采』部完好。
  二行『心振荡而不怡』之『不』字,横画上石花未与撇画上石花泐连。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守敬题跋《
《玉版十三行》(未进内府本)中杨守敬题跋
 
  后附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秋杨宾、翁嵩年题刻淡墨拓本。杨宾跋云:『陆水修先生云:「贾秋壑得子敬书十三行镌于阗碧玉,万历间或从葛岭斫地获之,归泰和陆梦鹤」。朱文盎云:「此非宋刻也,乃钱塘洪清远所刻,余从祖四桂老人亲见玉工镌字」。是二说者,向未知其孰是。甲申三月,于维扬吴禹声家见宋拓本,与此纤毫无异,但「我」字戈法尚细,「宣和」印「宣」字尚全耳,始信宋时已有此刻。若洪氏本亦于维扬杜氏见之,妍媸不啻霄壤,文盎徒闻四桂老人之言,遂误认为一,不知其又从此本翻刻也。陆说予亦未敢深信,盖此刻独有「宣和」印,而无悦生「长」字印,又无米友仁跋,与《容台集》所载秋壑家晋时麻笺不同,岂秋壑时所刻非麻笺耶,抑此玉不刻于秋壑而刻于宣和耶。』

《玉版十三行》(晋字未损本)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
 
  杨宾怀疑『贾刻说』,颇具慧眼,此石实乃端石而非碧玉,又无贾似道印章,故非贾刻已明矣,此帖可能刻于绍兴之前,宣和之后,此时《十三行》真迹尚未归贾似道手。
  『未进内府本』帖尾有恽寿平(南田翁)书张丑(青甫)绝句。后接光绪丙申(一八九六)八月郑文焯题跋:『右宋刻《玉版十三行》真本旧拓,咸丰初,先抚部公得之大梁,盖天瓶斋物也。……今年夏,过石碌徐君子静斋中,获见杨大瓢题此帖原石手拓一纸,合付装池。』

《玉版十三行》(晋字未损本)中杨守敬第一次题跋
《玉版十三行》(晋字未损本)中杨守敬第一次题跋
 
  后接陆懋宗题跋:『宋拓大令《十三行》,《销夏录》记载赵文敏跋云:二百五十字,绍兴间搜访仅得九行一百十六字,米友仁定为真迹,贾似道复得四行七十四字装于后,有「悦生」骑缝印,人间止有此本,后归文敏者也。又一本是《宣和书谱》所收,有七玺,是唐人临本,末有柳跋两行者也。此拓又是一本,相传明时得之湖心,有篙痕十余处,闻系碧玉版,为前人著录所未及,此为近之,笔势超逸,确是元刻,与世所传翻本相去霄壤,可宝也。』陆懋宗将碧玉版《十三行》定为元刻,若果如是,当有贾似道印章在焉,此处陆氏不能自圆其说,故将此碧玉版《十三行》定为又一本,以示区别于贾似道藏本和柳跋本。

《玉版十三行》(晋字未损本)中杨守敬第二次题跋
《玉版十三行》(晋字未损本)中杨守敬第二次题跋
 
  后接光绪丁酉年(一八九七)五月杨守敬题跋:『旧拓玉版十三行真本,神采焕发,山阴棐几如在目前,此石得名后,翻镌者无虑数十,以余三十年搜罗之勤,仅得原石初拓一纸,以重价归义宁陈伯严,今见此本如遇故物。』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
 
  后接光绪戊戌(一八九八)三月郑文焯题跋:『至翁氏端石二刻跋本,在叔未时已叹其流传甚罕,求之久而始得,今端溪片石为余目击而手摸,合之于阗碧珉珍装迭宝。』
  (二)『晋字未损本』,系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拓本。
  标题『晋中□令王献之书』之『晋』字中横完好。(注:后拓『晋』字中横与其下『日』部泐连。)
  首行『浒』字『口』部完好。
  二行『玄芝』之『芝』字捺笔完好,其下『悦其淑美』之『其』字左竖完好。
  二行『无良媒以接欢』之『以』字,左半完好。
  七行『神光离合』之『离』字『隹』部,首横完好。
  九行最末『兮』字,长横左侧完好。
  十行『侣』字单人旁完好,『侣』字上有三点石花(如芝麻大小)单独分离。(注:后拓左侧两点石花泐连,『侣』单人旁之竖笔已泐。)
  十一行『或』字钩笔完好。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中杨宾题刻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中杨宾题刻
 
  帖后有光绪甲午(一八九四)五月杨守敬题跋:『据《容台集》云子敬《洛神赋》之存十三行当自秋壑(贾似道)始,何以柳周跋本(唐临本)其文皆同,则知《十三行》已传之唐代,吴兴(赵孟)所云未足为典要。』杨氏此跋颇有见地,《十三行》墨迹旧传宋宣和以后流散,绍兴年间搜访仅得九行,贾似道复得四行,乃成今日所见之赫赫有名《洛神赋十三行》,然传世《洛神赋唐临本》(后有柳公权题跋)亦十三行,内容相同,若非此帖唐代即已残损,即是唐临本亦属宋代伪托之物,真所谓『孰为嫡嗣尚无佐证』。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中杨宾、翁嵩年题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中杨宾、翁嵩年题
 
  杨氏续题曰:『此本虽经翁杨(翁嵩年、杨宾)表彰,当时毡拓无多,原石复佚,故市上所有即旧本亦多重刻,余奔走三十年,所见原石本不过数通,光绪庚辰(一八八○),道出津沽见此本于骨董店,墨色沉古,精彩射目,其为葛岭未入土本耶,抑万历初拓本耶,不敢质言之也。旅囊羞涩,多方购之,为之担延者数日,自此藏之箧笥奉为「小楷墨皇」,及访书海外未尝以此相易。去年秋,伯严陈兄访余于邻苏园见之,爱不释手,以重值相偿,念此物为得所,乃割而舍之。大瓢称此刻如亲见古仙闻吹玉笛,今余则如李后主挥泪对宫娥云。』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之一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之一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之二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之二
 
  时隔廿一年后,杨守敬又重见此本,并再添一跋。民国三年(一九一四)春仲杨跋曰:『此本为光绪甲午(一八九四)义宁陈伯严三立以重值购去,距今廿有一年,为甘君翰臣所得,云杭州人持来求售者以视余,独念伯严今亦避居沪上,岂以经济困难隐其名求售耶,抑为窃去辗转至杭州耶。唯余则如同隔世如复见亡子,为之怃然。』
共十开,帖文两开,题刻两开,题跋六开。册高三十三点三厘米,宽十七点六厘米。第一种拓片高二十七点三厘米,宽二十六点一厘米。第二种拓片高二十七点三厘米,宽二十五点五厘米从帖后杨守敬多次鉴藏的题跋中,可得见此本的递藏情况。馆藏号:S二九七四。

二 《玉版十三行》谢伯鼎藏本

  此册属『晋字初损本』,考据除『晋』字外,与『晋字不损本』悉同。较康熙末年『未进内府本』少损五六字。此类拓本极少见,嘉禾谢伯鼎(东墅)旧藏。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中仇英绢绘《人物图》
《洛神赋十三行》(刘世珩藏本)中仇英绢绘《人物图》
 
  标题『晋中□令王献之书』之『晋』字,中横与其下『日』部泐连。
  首行『浒』字『口』部完好。(未与其下石花泐相连)
  二行『玄芝』之『芝』字捺笔完好(捺笔单独,未与其上笔画泐连)。
  二行 『悦其淑美』之『其』字,左竖完好。
  二行『无良媒以接欢』之『以』字完好。(再后『以』字左半泐去)
  七行『神光离合』之『离』字『隹』部,首横完好无损。
  九行最末『兮』字,长横左侧完好。
  十行『侣』字单人旁完好,『侣』字上有三点石花(如芝麻大小)单独分离。(按:后拓左侧两点石花泐连,『侣』单人旁之竖笔已泐。)
  帖后附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秋刻杨宾、翁嵩年题刻。题刻不知何时所拓,但杨宾题刻十四行『旧物』之『旧』字完好,『旧』字中间『佳』最末两横未泐连。
  首页有传雅主人(石云)题内签。无题跋。共三开半,册高三十点八厘米,宽十六点二厘米,帖心高二十七点五厘米,宽二十七点七厘米。馆藏号:S一二八二……



(本文作者系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
(期刊责编:唐昆)
(网站责编:简琼)

 
 未完, 欢迎订阅《荣宝斋》2016年07月刊,订购电话:(010)65128417